作者:新華每日電訊記者陳春園、郭遠明、範帆、熊家林
有這樣一群人,或是務工返鄉青年或是商界“跨界”人才或是“海歸”人員……卻相會在廣袤的田野,以種糧為事業,懷著“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豪情,關注著“一粒米、一碗飯”。
他們都有一個響亮的名字——“糧王”!
中國農民豐收節來臨之際,在全國糧食主產省份之一的江西,記者走近老中青三代10位“糧王”,傾聽他們的創業故事,聆聽故事背後的酸甜苦辣,思索著這個群體帶來的時代啟示。
“糧王”之“牛”:年產糧可滿足59萬城市成年人口糧需求
“有風自南,翼彼新苗”。
江西宜春市袁州區彬江鎮大浦村種糧大戶李春華行走田間,看著一片片晚稻秧苗,喜色漾於眉宇。今年,他種的早稻喜獲豐收,產量、價格均超過往年,今年晚稻也栽插完。
李春華是袁州區遠近聞名的“糧王”,他流轉了7200畝耕地自種自管,還託管了周邊1200畝耕地,去年晚稻和今年早稻總產量達1320萬斤。
“你一個人產這麼多糧食,算過一年能養活多少人嗎?”記者問道。
“種田這麼多年,這筆賬真還沒算過!”李春華若有所思地說。
根據江西省農科院水稻研究所所長尹建華提供的一份資料,目前一斤幹谷平均出米率為65%,每位城市成人每年消費口糧的均值約為300斤幹谷(195斤大米)。根據這一標準,李春華“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
“我一年生產的糧食竟然能養活4.4萬名城市成年人!”李春華臉上的喜悅變成自豪。
江西是全國糧食主產區之一。近年來,不少糧食主產區的糧食生產正加快向適度規模經營為主轉變。江西省農業農村廳統計,截至2021年初,江西全省土地流轉率已達50.3%。江西省農業農村廳種植業處四級調研員王晨深有感觸地說:“土地流轉情況表明,一些主產區的糧食生產已出現從‘散戶’種植為主逐步轉到‘大戶’種植為主的深刻變革!”
江西省高安市黃沙崗鎮獅子村“80後”女種糧大戶劉迎鋒在稻田裡操作無人機。新華每日電訊記者陳春園攝
記者採訪了來自鄱陽湖平原、贛撫平原、吉泰盆地等江西境內糧食主產區的10位“糧王”,他們種植或管理面積在3000畝到上萬畝不等。除了李春華,還有9位“糧王”進入我們的視野:安義縣“糧王”凌繼河、進賢縣“糧王”鄒良的承包自種農田面積都在1萬畝以上;高安市“糧王”丁旦和吉安市青原區“糧王”羅昭明的承包自種農田面積在1萬畝左右;豐城市“糧王”雷應國、新幹縣“糧王”魏仕連、餘干縣“糧王”朱木華和陳沖的承包自種農田面積均在3000畝以上;奉新縣“糧王”吳吉亮帶領周邊農戶“統產統銷”,組織耕種了5萬畝農田。
記者發現,從去年晚稻種植到今年早稻收割的一年時間裡,這十位“糧王”承包自種農田生產的原糧總量達到1.78億斤,其中年產糧量最高的“糧王”產糧7000多萬斤,最低的600多萬斤。這意味著10位“糧王”一年糧食產量可滿足大約59萬城市成年人的口糧需求。
江西省農業農村廳種植業管理處處長劉國昕讚歎道:“種糧大戶對江西糧食生產的貢獻率超過6成,這10位‘糧王’作為其中的佼佼者,生產了相當於一箇中等產糧大縣的糧食。他們不但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主體,也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引領者!”
“糧王”真“牛”!
“糧王”之變:多數跨界而來,從商貿老闆到“海歸”人才
記者採訪發現,10位“糧王”中有3位一直在從事農業相關行業的工作,另外7位進入糧食行業前有的是商貿企業老闆,有的是下崗職工,有的是“海歸”人員……他們大部分出生農村,對土地有著獨特的情懷,或三四十歲、年富力強,或管理經驗豐富,或資金實力雄厚,紛紛作為創業者湧入農村這片“綠海”。
江西高安市石腦鎮“90後”種糧大戶丁旦在自家的大米加工廠文化牆前留影。新華每日電訊記者陳春園 攝
——“海歸”人員下地種糧。江西高安市30歲農村小夥丁旦,2015年從英國利物浦大學畢業後,返回老家高安市石腦鎮種水稻和經營糧食加工。丁旦的家人希望他走出農村,到大城市安家立業,但他堅持自己的想法。被丁旦“鼓動”一起回鄉的,還有一群和他一樣願意紮根農村的大學同學、同鄉,他們創辦了高安市荷悅優質稻專業合作社,經營著糧油公司,一起立志“要讓現代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
——新跨越,下崗職工到種糧大戶的嬗變。40歲的雷應國是江西省豐城市佳和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1999年雷應國進入供銷合作社工作,不久後便碰到供銷社改制,2000年下崗後做農資生意。有一次,一位老主顧上門轉了轉就要離開,雷應國問起緣由才得知“村裡年輕人大多外出打工,老人大多幹不動農活,對農資需求變小。”這番話開始讓雷應國陷入深思,2006年他開始承包土地種糧。
經過10多年發展,雷應國已成為自種3400多畝、訂單面積29000畝的“糧王”。他組建專業合作社,實行全程機械化作業,創造了第一個租用植保無人機實施病蟲害防治、第一個實行工廠化育秧等當地種糧的5個“第一”,完成從傳統農業到現代農業、生態農業、綠色農業的轉型。雷應國也實現從下崗職工到種糧大戶的嬗變。
雷應國說:“每次看到跟著我一起種田的農民,他們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我心裡也覺得特別踏實,更加堅定了要把田種好的決心。”
——非農高階人才集中跨界種糧。在位於鄱陽湖邊江西餘干縣的江西鵬輝高科糧業有限公司,記者發現這家省級農業龍頭企業七成以上的中高階管理層是“85後”,三成以上是研究生。“糧王”、公司總經理陳沖是一位28歲、畢業於合肥工業大學的“跨界”人才。副總經理兼財務總監陳娟32歲,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研究生,註冊會計師,註冊稅務師;人秘經理彭雪慧29歲,畢業於澳洲麥考瑞大學的研究生;基地經理胡志斌35歲,江西農業大學研究生,有10年農業相關工作經驗;加工廠廠長萬國夫33歲,畢業於北京科技大學……
2019年1月18日,安義縣“糧王”凌繼河(右三)給農民員工發放獎金。(新華社資料片)
——企業家攜豐富管理經驗返鄉種糧。60歲的凌繼河是江西省綠能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在從事農業之前,一直在外做建材和手機銷售生意。老凌對農村這片土地懷有很深的感情。2009年,他不顧家裡反對,決定棄商從農。回憶起10多年前決定,凌繼河記憶猶新:“我揹著大包現金,走進一戶又一戶村民家裡,談好土地流轉後立即現場現金兌現。2010年我就流轉了4700畝土地種水稻。希望透過行動讓大家看到種田一樣有奔頭,在農村一樣可以有體面的生活。”
如今,凌繼河不僅有自己的糧食烘乾廠、稻米加工廠,還註冊了自己的大米品牌,打通了糧食生產的整個產業鏈條。走進凌繼河的公司,陳列著不同品種的品牌大米,重點打造的品牌大米品種每斤售價7.8元,土地畝均產值達到2700多元。跟著他種田的農民基本上都蓋了新房或在城裡買了商品房,買了新車。
放眼廣袤農村,“糧王”和種糧大戶們引領農業駛入現代化發展的快車道。
江西高安市種糧大戶黃敏在展示農機上加裝的自動導航系統。新華每日電訊記者陳春園攝
“糧王”之新:種好糧,從管理模式創新開始
21世紀的地怎麼種?“糧王”多有思考。
不少地區的農業生產基本完成“機器換牛”的跨越。從耕牛到“鐵牛”,從直播、拋秧到機器插秧,從人工施肥到無人機噴藥。“糧王”們無一例外都實現了全程機械化種糧,旋耕機、無人機、收割機,成了他們的“標配”。江西省農業農村廳農業機械化管理處副處長付志勇說,截至2020年底,全省主要農作物綜合機械化水平達75%以上、水稻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81%以上。
這背後是糧食行業的重資產化趨勢越來越明顯。記者採訪發現,這10位“糧王”中,累計投入機械裝置、廠房建設修繕等固定投入少則400多萬元,多則上千萬元。
在新幹縣“糧王”魏仕連的農機倉庫,停滿了各種農機。魏仕連說,隨著種植規模擴大,他不斷更新農機裝置,如今翻耕、插秧、收割等環節都是機械作業。目前,魏仕連已在各類農機上投入400多萬元,3800多畝自種農田每年燃油支出就達到38萬元。
規模化的糧食生產呈現重資產化、全程機械化趨勢,如何將這些資產以有效的方式在生產管理中盤活,則是對動輒種植上萬畝農田“糧王”們的最大考驗。
經過多年探索,江西“糧王”們也各自探索出適合當地實際情況的種糧現代化組織方式,模式各有千秋,核心都為種好糧。
一是公司化管理的“田股東”模式。凌繼河在糧食生產管理上建立了“流轉有租金、入股有股金、務工有薪金、超產有獎金”的激勵機制。他把自己流轉的土地切塊交給其他種糧能手管理,確定一個基本產量。這些種糧能手平時每月領取5000元工資,到年底則根據超額完成的產量領取年終獎。如今凌繼河已連續第十年給種糧農民發“年終獎”,累計為當地種糧戶發了3100萬元“年終獎”,帶動當地傳統農戶成為擁有租金、薪金、獎金、股金的職業農民。
二是分層負責的“田管家”模式。丁旦剛開始種糧時,就在當地首創了一套種田組織管理模式,並取名叫“田管家”。“田管家”是一種分級管理模式,土地流轉以後,合作社分割槽域委派“總管家”,“總管家”在區域內根據情況選拔村、組“小管家”。“田管家”們既拿工資,又拿分紅,比自己種地要划算得多,積極性也更高。
三是統一標準的“田社員”模式。吳吉亮在2012年與妻子一起帶領周邊農戶成立春曉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實行“合作社+基地+社員”的執行模式,從事優質水稻種植、加工和銷售,致力於“從農田到餐桌”完整產業鏈的建設。合作社成員統一選種、統一施肥、統一噴藥,讓農資採購成本下降了10%至20%;推行規範化、標準化的種植方式,又使水稻產量增加了10%至30%。
“糧王”之情:創新突破,行穩致遠
“糧王”,在堅守中勇於作為,在創新中行穩致遠。
在人前,他們是頭頂光環的“種糧大戶”;在心中,懷著“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豪情;在背後,種糧靠天吃飯,投入大,風險大,如何提高種糧效益是“糧王”的必答題。
採訪中記者發現,“糧王”們紛紛探索創新,向管理和科技要效益;推進多元化經營,增加種糧綜合收益。
——問科技要效率。“秧好一半禾”。當不少種糧戶還在沿襲傳統的拋秧、播種時,鄒良就在密切關注育秧工廠、機插等高效種植方式。鄒良3萬畝承包自種農田幾乎全部採用機插方式種植。他表示,現代化種植方式能起到“降本增效”作用,以前他每畝田要用10斤種子,如今六七斤就夠了,畝產從900多斤提升到1100多斤。鄒良打算明年引進溫室大棚和全自動化播種流水線,進一步提升育秧和機插的效率。
——向品質要效益。雷應國種植的富硒大米包裝上有二維碼,用手機掃一掃,大米產地的氣候狀況、環境條件、土壤品質等資訊一目瞭然。因為記錄了水稻播種、成長、抽穗、成熟、收割的每個環節,實現了從田間到餐桌的全過程監控,雷應國種植的生態富硒大米“身價”也跟著漲。“這種富硒米賣到了18.8元一斤。”雷應國說,儘管價格比當地普通稻米高出數倍,市場上仍供不應求。同時,透過精深加工大米,雷應國延伸稻米產業鏈條,引進高階稻米加工裝置,引入大米釀酒、嬰幼兒米粉等生產技術;透過品牌打造,構建“雷應國大米”“雷代表大米”品牌文化,挖掘稻米增值效益,增強企業影響力。
——向多元化要收益。陳沖非常關注市場行情,並有自己的深刻分析。他告訴記者,受各種因素的影響,種糧效益也面臨“天花板”,要想增收,必須進行多元經營。陳沖表示,他帶領公司團隊主抓電商,目前線上大米銷售只佔全部的20%,但他相信這只是開始。他聯合其它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準備實現“強強聯合”,開通線上農產品銷售平臺。目前,他們透過組建專業團隊,以短影片平臺為陣地,直接面向全國銷售當地知名農產品。
——政策扶持讓“糧王”之路走得更遠更穩。羅昭明告訴記者,近年來國家開展的高標準農田建設,讓種糧戶獲益匪淺。過去漏肥、跑水、缺路的低產田如今變成了保肥、保水、能駛入大型機械的高產穩產田,連片的高標準農田使得土地流轉相對容易,更適合規模化種植。他說,自己萬餘畝承包自種農田有九成以上進行了高標準農田建設。
當然,國家政策優惠扶持還不止這些。今年中央財政下達200億元資金向實際種糧農民發放一次性補貼,彌補今年以來農資成本上漲帶來的增支影響,保護農民的種糧積極性。朱木華說,糧食年產數百萬斤的“糧王”們是這個政策的重要受益群體。種糧比較收益偏低,抵禦天災、市場衝擊的能力相對不足,未來,希望進一步提高補貼政策的精準性,進一步體現“多種糧,多扶持”。
一粒米,大如天。譬如禾穀,未灌漿時為“英”,正灌漿時為“秀”,已灌滿時為“實”。“糧王”們就像一株正在走過這一歷程的佳禾秀谷。這禾穀,承載著保障糧食安全的重任,承載了鄉村振興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