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資源豐富、地域遼闊,不同地區其氣候環境條件也有很大的差別,經過人們長期的嘗試和實踐,在各個地區逐漸形成了一批批適合本地條件的道地藥材。道地藥材與其所在的地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何謂“道地藥材”
道地藥材,又稱地道藥材,是一個約定俗成的中藥標準化的概念,是指一定的中藥品種在特定生態條件(如環境、氣候)、獨特的栽培和炮製技術等因素的綜合作用下,所形成的產地適宜、品種優良、產量較高、炮製考究、療效突出、帶有地域性特點的藥材。
“道地藥材”的命名特點
通常,道地藥材在其藥名前多冠以地名,以示其道地產區。比如,“四大懷藥”(懷地黃、懷菊花、懷牛膝、懷山藥)和“浙八味”(杭麥冬、杭菊花、浙元參、延胡索、白朮、山茱萸、白芍、浙貝母)就是聞名遐邇的道地藥材。此外,還有山東阿膠、山東萊陽沙參、安徽鳳凰山丹皮、廣東陽春砂仁、廣東新會陳皮、四川康定爐貝、寧夏中寧枸杞等道地藥材。
“道地”一詞的來源:
“道”是唐代行政區劃名,如:關南道、河東道等10餘道。道地本指各地特產,後演變為“貨真價實、質優可靠”的代名詞。
“道地藥材”得“15大產區”和“十大產區”
一般我國把中藥資源的分佈區域和主要藥材分成:關藥、北藥、懷藥、浙藥、淮藥、南藥、川藥、雲藥、貴藥、廣藥、海藥、秦藥、藏藥、蒙藥、維藥等15個產區。
現代則將以上產區進行彙總,得出十大道地藥材產區,介紹如下:
(一)關藥產區
關藥通常指東北地區所出產的道地藥材。
著名關藥有人參、鹿茸、防風、細辛、五味子、關木通、刺五加、黃柏、知母、龍膽、哈蟆油等。
關藥地區所產人參佔全國人參產量的99%,人參加工品邊條紅參體長、蘆長、形體優美;
遼細辛氣味濃烈、辛香;
北五味肉厚,色鮮、質柔潤;
關龍膽根條粗長、色黃淡;
防風主根發達,色棕黃,被譽為“紅條防風”;
梅花鹿茸粗大、肥、壯、嫩、茸形美、色澤好;
哈蟆油野生蘊藏量佔全國99%。
二、北藥產區
北藥通常指河北、山東、山西等省和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和東部等地區所出產的道地藥材。
主要北藥主要包括山楂、黨參、北沙參、知母、金銀花、板藍根、連翹、酸棗仁、遠志、黃芩、赤芍、枸杞子、阿膠、全蠍、五靈脂等。
山西潞黨參皮細嫩、緊密、質堅韌;
河北酸棗仁粒大、飽滿、油潤、外皮色紅棕;
河北連翹身幹、純淨、色黃殼厚;
河北易縣,淶源縣的知母肥大、柔潤、質堅、色白、嚼之發黏,稱“西陵知母”;
山東東阿阿膠馳名中外。
三、懷藥產區
懷藥泛指河南境內所產的道地藥材。
河南地處中原,河南的懷藥分南北兩大產區,產常用藥材300餘種,有著名的“四大懷藥”懷山藥、懷牛膝、懷地黃、懷菊花,以及密(縣)銀花、茯苓、紅花、全蠍等。
四、浙藥產區
即“浙藥+東海海域的海藥”,浙藥包括浙江及沿海大陸架生產的藥材,狹義的浙藥係指“浙八味”為代表的浙江道地藥材如白朮、杭白芍、玄參、延胡索、杭菊花、杭麥冬、山茱萸、浙貝母,以及溫鬱金、溫厚朴、天台烏藥等。
浙江地處亞熱帶,產常用藥材400餘種。
五、江南藥產區
江南藥即“淮藥+南藥”,包括湘、鄂、蘇、皖、閩、贛等淮河以南省區所產藥材。
江南湖泊縱橫,素稱魚米之鄉,道地藥材品種較多。
湘鄂地區出產的著名藥材有安徽亳菊、滁州滁菊、歙縣的貢菊、銅陵牡丹皮、霍山石斛,宣州木瓜;
江蘇的蘇薄荷、茅蒼朮、石斛、太子參、蟾酥等;
福建的建澤瀉、建厚朴、閩西烏梅(建紅梅)、蘄蛇、建曲;
江西清江枳殼,宜春香薷,豐城雞血藤、泰和烏雞;
湖北大別山茯芩,鄂北蜈蚣,江漢平原的龜甲、鱉甲,襄陽山麥冬、板橋黨參,鄂西味連和紫油厚朴、長陽資丘木瓜、獨活,京山半夏;
湖南平江白朮,沅江枳殼,湘鄉木瓜,邵東湘玉竹,零陵薄荷,零陵香、湘紅蓮、汝升麻等。
六、川藥產區
川藥指四川、重慶所產道地藥材。四川、重慶是我國著名藥材產區,地形地貌複雜,生態環境和氣候多樣,藥材資源豐富,藥材種植歷史悠久,栽培加工技術純熟,所產藥材近千種,居全國第一位。
川產珍稀名貴藥材有麝香、冬蟲夏草、川黃連、川貝母、石斛、熊膽、天麻等。
大宗川產道地藥材有川麥冬、川澤瀉、川白芍、川白芷、川牛膝、川鬱金、川黃柏、川芎、附子、川木香、川大黃、川枳殼、川杜仲、川厚朴、巴豆、使君子、明黨參等。
道地藥材呈明顯的區域性或地帶性分佈,如:
高原地帶的冬蟲夏草、川貝母、麝香;岷江流域的姜和鬱金;江油的附子;綿陽的麥冬;灌縣的川芎;石柱的黃連;遂寧的白芷;中江的白芍;合川的使君子、補骨脂;漢源的花椒、川牛膝等,都是國內外著名的中藥材。
川附子加工成的附片,張大均勻,油潤光澤;
川鬱金個大、皮細、體重、色鮮黃;
川芎飽滿堅實、油性足、香氣濃烈;
白芍肥壯、質堅、粉性足、內心色嫩、稱“銀心白芍”;
麥冬皮細、色白、油潤;
紅花色澤鮮豔,味香油潤;
枳殼青皮白口;
白芷富粉質,斷面有菊花心。
七、雲、貴藥產區
即“雲藥+貴藥”,包括雲南、貴州所產的藥材。
雲藥包括滇南和滇北所產的道地藥材。
滇南為我國少有的靜風區,出產訶子、檳榔、兒茶等;
滇北出產雲茯苓、雲木香、冬蟲夏草等;
處於滇南、滇北之間的文山、思茅地區以盛產三七並聞名於世,
此外尚有云黃連、雲當歸、雲龍膽、天麻等。
雲南的雅連、雲連佔全國產量的絕大部分;
雲苓體重堅實,個大圓滑、不破裂;
天麻體重、質堅、色黃色、半透明;
半夏個圓、色白似珠,稱“地珠半夏”。
本地區特產野生藥材有穿山甲、蛤蚧、金錢白花蛇,紅豆蔻、廣防已、木鱉子、雞血藤、廣豆根、巴豆、骨碎補等。
貴藥是以貴州為主產地的道地藥材。
貴藥多生長在地形崎嶇的高原、山嶺、河谷、丘陵和盆地,尤以苗嶺、梵淨山、大婁山區為多,本地出產的著名道地藥材有天麻、杜仲、天冬、吳茱萸、雄黃、硃砂等。
八、廣藥產區
即“廣藥+南海海域的海藥”,廣藥係指廣東、廣西南部及海南、臺灣等地出產的道地藥材。
海南是檳榔、砂仁、巴戟天、益智仁的主產區,合稱為“四大南藥”。
桂南一帶出產的道地藥材有雞血藤、山豆根、肉桂、石斛、廣金錢草、桂莪術、三七、穿山甲等;
珠江流域出產著名的廣藿香、高良薑、廣防已、化橘紅等;
廣東砂仁年產量佔全國80%,陽春砂仁,量大質優;
廣藿香年產量佔全國92%,石牌藿香主莖矮,葉大柔軟,氣清香;
化州橘紅歷史上曾列為貢品,加工品分為正毛橘紅片(成熟果皮),橘紅花(花),橘紅胎(幼果);
廣東新會的廣陳皮,德慶的何首烏,廣西防城的肉桂、三七和蛤蚧都是著名道地藥材。
臺灣的樟腦曾壟斷世界市場。
九、西藥產區
西藥是指“絲綢之路”的起點西安以西的廣大地區、包括陝甘寧青新及內蒙西部所產的道地藥材。即“秦藥+蒙藥+維藥”。
著名的“秦藥”(秦皮、秦歸、秦艽等),名貴的西牛黃等產於這裡。
甘肅主產當歸、大黃、黨參;
寧夏主產枸杞子、甘草、黃花;
青海盛產麝香、馬鹿茸、川貝母、冬蟲夏草、肉蓯蓉;
新疆盛產甘草、紫草、阿魏、麻黃、大黃、肉蓯蓉、馬鹿茸等。
陝西也是當歸、黨參的重要產地。
內蒙古南部是黃芪的商品基地,黃芪身幹、條粗長,表面皺紋少,質堅而綿,粉足味甜,年收購量佔全國80%以上;
“多倫赤芍”條粗長,糙皮粉渣;
呼倫貝爾草原了防風密集,為草原優勢種,稱“關防風”和“小蒿子防風”。
甘草、麻黃、肉蓯蓉、鎖陽、新疆紫草、伊貝母等為本地區大宗道地藥材。
其中甘草年收購量佔全國90%。麻黃年收購量佔全國第二位。
十、藏藥產區
藏藥指青藏高原所產道地藥材。
本區野生道地藥材資源豐富,有川貝母、冬蟲夏草、麝香、鹿茸、熊膽、牛黃、胡黃連、大黃、天麻、秦艽、羌活、雪上一枝蒿、甘松等。
其中甘松野生蘊藏量佔全國96%,大黃、冬蟲夏草野生蘊藏量佔全國80%,麝香、鹿茸資源佔全國60%。
冬蟲夏草、雪蓮花、爐貝母、西紅花習稱“四大藏藥”。
冬蟲夏草產於四川阿壩、松潘、青海玉樹、果洛、西藏那曲、昌都等地,尤以生長在海拔4500m以上西藏那曲地區的為蟲草中的佳品。
雪蓮花為西藏東北部海拔3500~5000m雪域的天然純淨野生產品,品質優良、功效卓著。
爐貝母產於與青海玉樹、四川甘孜、西藏那曲等地。
西紅花原產於西班牙、法國等國(過去西班牙產品由西藏入境),又稱“西藏紅花”、“藏紅花”。
除此之外,本地有很多高原特有的藏藥品種如雪靈芝、西藏狼牙刺、洪連、小葉連、綿參、藏茵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