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期股#
賣面的週期
昨日大盤的走勢,不如預期。
外盤大漲,大宗大漲,但昨日大盤卻高開低走,特別是週期股,集體高開後,然後集體賣面,可以說是大跌眼鏡,只能說“無形之手,盡在掌握”,翻手為雲覆手為雨。
今天走勢最強的是造紙,也是一個冷門週期品種,之前幾乎沒人關注,今天卻集體暴漲,基本也跟不上,至於有沒有持續性,天知地知你不知哥也不知。
電力股雖然今天還在繼續漲,但大多也是高開低走,不少甚至翻綠了,走勢明顯分化了,隨時也可能賣面。9月7日解讀過的中閩能源,連續3個漲停了,明天再來一個板,就達到了200億的保守估值,但昨天也講過了,這是一隻沒有緣分的大牛股。
美聯儲為何不敢加息?
美聯儲的決議,都是在市場預期之內。話說,美帝現在通脹也很厲害了,為何美聯儲不敢加息,還要繼續放水呢?
除了美國經濟還沒從疫情中恢復過來之外,更重要的原因在於,美帝現在欠了一屁股債,怎麼可能加息呢,即使明年經濟恢復了,也很難加起息來,到時,又會找各種理由拖延加息,除非出現了嚴重通脹。
美帝現在的策略很簡單,就是一個拖字訣,拖到下一輪科技大革命,靠新一輪科技大革命,來極大地解放生產力,從而從根本上化解掉高負債的問題。
其實,不僅是美帝,現在全球都是如此,特別是當今世界的發達國家,目前面臨的困境,都需要一輪新的科技大革命,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掉。
而對於中國來說,這輪科技大革命稍微晚點來更好,因為在此之前,中國需要先完成經濟結構的轉型與能源結構的轉型,這樣,新的科技大革命來臨之後,中國才能最大程度的分享勝利果實,否則的話,會導致中美之間的差距加大。
週期股的估值模型,可能面臨切換
現在中美之間,最大的公約數是新能源。在“雙碳”目標的約束之下,能耗雙控將成為常態,也將改變傳統週期的投資邏輯與估值模型,資源與能源廉價的時代,可能會一去不復返了,傳統週期的估值模型,將從PB切換到DCF。這也是7月初之後,哥進行糾錯,重新看多週期的原因所在。
對於週期股,目前市場依然還存在較多的預期差,關於週期股估值模型的切換問題,現在很少有人關注到這個問題,等到幾個月後,市場開始講這個故事的時候,也就意味著週期的大頂不遠了。
如果沒有“雙碳”約束與能耗雙控,傳統週期與過去不會有多大不同,但是沒有如果。傳統週期要回到過去,除非最高層放鬆對“雙碳”的要求,那樣的話,不僅傳統週期會見大頂,新能源同樣會見大頂,因為都會被殺邏輯。
對於週期股的投資問題,前幾天哥也說過了,週期的上半場已經結束了,“週期的下半場,需要一雙慧眼”,閉著眼睛撿錢的時期過去了:
“週期的下半場,我們應該從9張地圖之外的地方,重點尋找上半場沒被玩過的三線小明星,最好是與新能源相關的化工股,下半場的週期股,大機率還會再走出一隻聯創股份”。
產品價格大漲,為何股價不漲了?
最近幾天,我們可以很明顯地發現,能耗雙控之後,不少週期品的價格又在跳漲,例如黃磷肥、有機矽、純鹼、動力煤等,價格又飆升了一波。But,股價卻不漲了,甚至反而出現了大跌。
原因何在?
很簡單,一是這些玩意兒今年都炒爛了,普遍都漲了好幾倍了,獲利盤太多了,需要休息下了。二是近期價格的暴漲,不具有持續性,等過幾周雙控結束之後,最近跳漲上去的,可能會出現回落。三是基數大漲之後,產品價格的繼續上漲,對上市公司的業績彈性,與股價彈性,都會削弱很多。
For example,當產品價格只有1萬/噸時,產品價格每上漲1萬塊,業績的邊際增速可能會高達數倍,甚至幾十倍,股價也會上漲幾倍。但是,當產品價格漲到10萬/噸時,產品價格再上漲1萬塊,業績的邊際增速可能連10%都不到了,這個時候,股價也會對漲價麻木。
產品漲價的問題,其實,與經濟學上講的邊際效用類似。當我們餓得要死時,吃一個包子的邊際效用最大,吃了三五個之後,越吃邊際效用越差,吃到最後時,甚至都想吐了。
因此,當產品價格漲上天際之後,繼續吹這類週期股時,是沒多大用處的,如果你聽信了忽悠,就很容易高位接盤。
“低位看邏輯,高位看K線”,“低位定性,高位定量”;這幾句金句,拿走不謝。
下半場的注意事項
所以,週期股的下半場,我們需要注意一些事項:
上半場產品價格暴漲的週期品,爆炒過的品種與標的,下半場迴避,或減少關注度。例如,鋰矽磷純鹼、6F、PVDF、DMC、EVA等。
上半場產品價格漲幅有限,或剛開始反轉不久的週期品,是下半場的關注重點。例如,製冷劑、燒鹼、甲醇、尿素、PVC、銅、水泥、船等,像製冷劑、水泥、船等,都是剛週期反轉不久。可能過段時間,又會冒出來一些新的週期反轉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