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產巨頭恆大陷入債務違約危機,這個在過去幾年透過負債在多領域高速擴張的巨無霸企業,眼下正在債務困境中苦苦掙扎,在焦頭爛額中應對全國各地購買了恆大理財產品的投資者圍堵聲討和政府監管部門的約談。評級公司降低了恆大債券的信用評級,地方政府和銀行也停掉了對恆大的信貸資金支援。
導致恆大違約的直接原因是債務壓力太大,靠其自有資金、銷售收入和新募集到的資金無法支付到期債務及利息,客戶擠兌加劇了其財務危機的狀況。更深層次原因是中國政府的房產市場調控措施改變了市場預期,市場資金也因為政府要求銀行收緊房產信貸出現了流動性緊縮。
但在根本上,是恆大公司決策層低估了中央政府整頓房地產市場的決心,錯誤判斷幾年前就提出的“房住不炒”只是權宜之計,認為在經濟下行壓力下,政府必然會為經濟增速考量而放鬆管控,所以雖然中央政府三令五申,多次劃出紅線,警告房企要儘快去槓桿,降風險,但多數房地產企業還是和政府的調控決心對賭,不僅沒有降低債務風險,反而繼續在高負債的老路上加速擴張。
尤其恆大,不光房地產業務推高負債,還向金融、電動汽車等領域擴充套件,透過各種辦法從市場“圈錢”,然後再把圈來的錢砸向新領域,如此不斷滾動,幾年下來,恆大集團在資產規模不斷膨脹的同時,負債總額也推高到接近2萬億人民幣,負債率高達90%以上,這個數字比不少國家的GDP規模還要龐大。
結果,當中國政府對房產市場進行整頓,收緊銀行對房產市場的信貸支援後,恆大的財務狀況迅速惡化,他們發現自己沒有辦法兌付到期債務,也兌付那些購買了恆大理財產品的客戶,危機就此爆發。
#中秋經濟帶動哪些行業增長#很多人奇怪為什麼中國政府把市場整頓的大棒揮向了房地產市場,而且是以如此猛烈的方式。自二十年前中國政府把房地產作為中國經濟的支柱之一之後,房地產就一直是一個高速發展、高度活躍的市場,幾乎成為中國經濟活力的象徵,為中國經濟增長貢獻了近四分之一的份額。從單純促進市場活躍和經濟增長的角度,中國政府絕不應該向這個市場揮動大棒,不僅不應該,反而應該以更大的力度向這個市場發展注入更多資源,這樣才符合自由市場的一般原則。
但是,中國政府不僅以有力方式出手終結了這個市場的狂歡盛宴,而且還不止於在這個領域出手,還同時在網際網路平臺經濟、教育培訓、網路遊戲、大眾娛樂等同樣大熱的領域施以重手整治,被風暴波及行業無不損失慘重,很多企業經營受到嚴重衝擊,甚至大批關門倒閉。在市場這隻“看不見的手”之外,看得見的政府之手,是掀起這場風暴的絕對主角。
很多人在問,為什麼會發生這種情況?在這場歷史罕見的市場整頓風暴背後到底是什麼在驅動?因為這場風暴主要指向了多由民營資本主導的產業領域,同一時期中財委會議又做出了關於推進實現“共同富裕”的決定,有人立刻將這些變化的價值取向與這幾十年主導中國的傳統意識心態關聯,擔心中國會不會透過訴諸歷史經驗來解決現實社會存在的貧富懸殊與公平問題。
巧合的,同一時期,一篇原本不見經傳的自媒體文章被頂級官媒批次轉發,其宣揚“深刻革命”的主張與反西方、反資本、反市場論調,在海內外輿論場及經濟領域和知識理論界引發軒然大波,社會擔憂情緒陡然上升。儘管官方後來特意為此降溫,經濟高層亦多次安撫,但市場情緒恐怕很難在短期散去。
但恆大“暴雷”就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案例,它不僅在商業與經營層面可以給企業家以有力啟示,提醒他們應該服從監管,防範風險,還很好解釋了中國政府在多領域針對資本過度主導與無序擴張所掀起的整頓風暴的真正價值面向。
雖然中國“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傳統文化,爆燃的民族民粹主義情緒,與當下已經相當嚴峻的貧富差距,和社會浸染已久的鬥爭意識使得中國並不缺乏深刻革命的土壤,但是用“深刻革命”來定義這波市場整頓風暴,而且還要“摧枯拉朽”“滌盪一切”顯然是錯了。
如今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已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且正在向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目標努力,無論從哪個層面,只要稍加思考就能理解,今日中國絕無再來一場“深刻革命”的必要,那隻會自廢國家發展大好前程。
事實上,這次市場風暴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節制資本、追求公平、重建市場秩序與發展價值倫理。這在過去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追求經濟增長速度的年代是很少見的。也因此,當這場風暴掀起,不僅有民眾不太適應,媒體輿論產生了混亂與誤解,知識界感到錯愕,連恆大、阿里、美團這樣的資本巨頭也產生誤判。
導致這些混亂、錯愕或誤判產生的原因很多,但是其中最根本原因,是中國國家治理的底層邏輯變了。在新的治理邏輯下,經濟增長仍然重要,蛋糕也要繼續做大,但是社會經濟公平,也就是人們所說的如何分好蛋糕,被放到了更重要的次序上。
四年前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在歷史性解決了十幾億人的溫飽問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後,人們對中國社會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公平、正義、法治、環境、共同富裕等,開始成為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徵和新追求目標。
在繼續推動發展的基礎上,中國以後著力要解決的是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那麼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政府絕不可能再單純為了經濟增長而放任社會發展失衡,讓民眾尤其年輕人的不滿繼續蘊藉,所以,這次包括房地產在內的市場整頓風暴,絕不再是之前那樣的片面追求“增長”邏輯,更不是像一些人宣揚的那樣,要再來一次“深刻革命”,回到原來的老路上去。
當然,如何在市場整頓中,考慮到疫情和外部環境變化對經濟已經產生的不利影響,不讓整頓風暴超出市場和市場主體承受能力,不對經濟社會和就業、民生等產生大的衝擊,把握好政策落地的方向與節奏,不因過激治理使社會產生不當聯想,也是一個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同時也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第五個現代化”的應有之意。對此你怎麼看?歡迎在評論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