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旅行,總離不開那些縱橫交錯的馬路;對於上海,時下應該沒有哪條馬路比武康路更出風頭了。每到節假日,武康路上前來拍照的遊客,在網紅店門口排隊的顧客總是三五成群,讓整條馬路熱鬧不已。但是,上海值得逛的馬路,又豈止武康路一條。上海小眾的寶藏馬路太多了,如果喜靜的你想遠離“網紅路”,推薦距離武康路僅1公里多的東平路。
全長不過400米的東平路,和上海許多老馬路一樣,被兩旁茂密高大的梧桐樹掩映著。每次路過東平路,最大的感受就是寂靜祥和,不同於武康路的熙熙攘攘,東平路仍然保留著獨特的風韻。而躲在樹蔭後的老建築們,門口大多掛著“優秀歷史建築”的銘牌,彰顯著這條馬路不平凡的過往。
民國版的“比弗利山莊”
東平路原名賈爾業愛路,由上海法租界公董局修築於1913年,當時屬於越界築路性質,以法國駐滬總領事賈爾業愛命名。1943年,以山東東平改名東平路。
舊上海的東平路,彷彿是民國版的“比弗利山莊”,集中了許多名人豪宅;最巧合的是,蔣宋孔陳四大家族不約而同地看上了東平路這一“黃金地段”,在東平路上都有住宅。難怪,上海人總愛用“貴氣”來形容這條馬路。
東平路1號——席家花園
席家祖上是蘇州洞庭幫的席正甫,匯豐銀行一切對華業務都是席家在控制著,是中國近代最大的買辦。東平路1號正是席正甫的孫子——席德柄的宅邸,他與宋子文在美國時還是同學。雖然沒有位列民國四大家族,席家與陳家、宋家都有姻親關係。
席家花園是一處佔地三畝多的老式花園洋房,1914年竣工。樓高三層,紅頂黃牆,內部裝潢非常講究,凡是有木質裝飾的地方都有精美的雕花。小樓底層的南部有一道漂亮的內廊,兩側的大理石柱亦十分典雅。現在的席家花園被改建成了一家叫做“席家花園”的餐廳,在上海還是連鎖;但是此席家與彼席家已經沒有關係。
東平路7號——孔祥熙&宋靄齡故居
舊居因位於東平路7號,又被稱為7號樓,毗鄰愛廬。建於1935年,西歐建築風格的花園住宅。建築為假三層磚木結構,正立面為三座大拱劵構成的柱廊,中間拱劵為入口,復折式灰瓦屋頂開蓬式老虎窗。造型特色不拘一格,立面豐富;淺褐色的屋頂、奶黃色的外牆以及橘黃色的牆角,色調組合得和諧又美觀。
現在,上海音樂學院附中設於此處。
東平路9號——蔣介石&宋美齡的愛廬
宋美齡和蔣介石結婚時,宋子文購買了東平路9號的洋房,作為新婚禮物送給妹妹。因夫婦倆在廬山有美廬,在杭州有澄廬,因此給這棟建築取名為愛廬,足可見兩人對這座府邸的喜愛。愛廬建於上世紀30年代初期,為三層磚木結構花園洋房;外牆鑲嵌彩色鵝卵石,孟莎式坡面屋頂,二層的陽臺弧度很小,顯示了優雅收斂的貴族氣質。
和“7號樓”一樣,如今的愛廬藏於上音附中內,沒用用作商業。雖然蔣宋兩人早已作古,但這座見證了兩人愛情的愛廬,仍然在原地佇立著。
東平路11號——宋子文舊宅
這是當年宋子文在滬多個房產之一,也是他最喜歡的一處宅邸。這是一棟非常典型的法國文藝復興風格的花園洋房,屋頂為孟莎式雙摺坡屋頂,裝飾有“老虎窗”;二樓有大露臺,宅前有大花園。法式建築注重裝飾,外牆是非常夢幻的橘粉色,整棟建築對稱且莊重。和滬上許多有歷史的老洋房一樣,這裡也曾被改建成西餐廳和酒吧。
當年張國榮來上海時經常光顧;黎明、王菲的電影《大城小事》也曾來此取景拍攝過。
東平路16號——陳立夫故居
陳立夫,是陳其美的侄子,陳氏兄弟在武康路上也有產業,但是在東平路上的這處宅邸也毫不遜色,構成了他傳奇人生的一部分。紅色的外牆格外醒目,三層歐式風格,三段式牆面不對稱;紅陶筒瓦鋪就的坡面頂,奢華的浮雕石柱,曾經的繁榮依然可見一斑。如今這裡被改建成一家會所式私房菜館,古早電視劇《情深深雨濛濛》也來這裡取景拍攝過。
民國的風花雪月早已成為歷史,現在的東平路早已是“舊時王榭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馬路上梧桐蔥蘢,庭院幽深;由於其雅緻、安逸、靜謐的環境,並且不通公交車,也被稱為“上海第一情侶街”。與愛人攜手走過東平路,別有一番情調。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這裡一路都是洋氣時髦的餐廳、咖啡館、酒吧、工藝品店;而現在的東平路正逐步提升品質,轉型為“世界級音樂文化街區”。未來,我們看到的東平路,將更接近其原本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