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西安9月23日電題: 記者手記:邂逅高爾夫不為人知的另一面
新華社記者張思潔、姜辰蓉
燕將明日去,秋向此時分。23日,恰逢秋分,在西安遠郊,青翠的圭峰山籠罩在茫茫煙霧中,一場格外安靜的比賽正在濛濛細雨中舉行。
這是十四運會高爾夫球專案的第三輪比賽。和一般的賽場不同,這裡沒有歡呼吶喊。每當球員準備擊球時,場邊的志願者會舉起指示牌,提醒大家保持安靜,不要走動,因為只有在相對安靜的環境中,球員才能在擊球時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
淅瀝的秋雨中,球員屏息靜立,反覆確認位置,用力揮杆將球擊出。隨著球在空中劃出一道弧線,場外才傳出一陣謹慎而剋制的掌聲。
對於初次體驗的觀眾而言,高爾夫球比賽或許有些沉悶,甚至是對體力的考驗。
本屆全運會高爾夫球專案共4輪比賽,在4個比賽日完成。每輪比賽球員都要走遍賽場,打滿18洞,最終累計杆數少者獲勝。這意味著球員每天要走10餘公里,花費至少4個小時。而觀眾沒有固定座位,需要跟著球員在場地中不停地走動。
連續4天按照相同路線進行比賽,如何確保競賽難度?玄機就藏在洞杯上。
中國高爾夫球協會競賽部主管、十四運會高爾夫球競委會競賽處成員黎海龍告訴記者,在每輪比賽結束後,工作人員會根據果嶺的高低起伏,重新調整洞杯位置,給球員帶來新的挑戰。在比賽的前一晚,洞杯位置會統一公佈。球員也會據此採取相應的策略,選擇使用不同的球杆。有時,發球臺的位置也會有所調整。
比賽中,記者還注意到一個細節:球場內往往只有球員和球童,很少能看到裁判的身影,也聽不到哨聲。
這是因為,比賽中是每組3名球員同時出發行進,彼此互為“監督員”。裁判一般只站在圍繩外,當球員遇到規則問題時才會出面解決。
這時,球童就是運動員唯一的“戰友”。除了準備器具,球童常常作為輔助角色,為球員提供重要的參考資訊,一些球員的球童甚至就是教練或其父母。
中國高爾夫球運動在過去40多年間經歷了上升期。黎海龍說,“從2013年十二運會上第一次亮相,到今年的十四運會新增男、女個人單項,球員的整體水平逐步提高。”
“現在中國女子高爾夫球在世界上處於中等偏上的水平,馮珊珊曾經在里約奧運會獲得銅牌。而男子高爾夫實力則相對較弱,需要進一步加強。”黎海龍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