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糾纏是構成一個系統的粒子間存在相互聯絡的一種現象。
現在人們對於量子糾纏的解釋的意思是:存處於量子糾纏的兩個量子,當其中一個量子的狀態發生變化時,另一個量子的狀態會瞬間發生相應的變化,無論這兩個量子相隔多遠。
在這裡我想要重點的說一說一個事實,“當其中一個量子的狀態發生變化時”這一句話的前提是我們知道了其中一個量子的狀態發生了變化,這個事實非常的重要,我們如何知道其中一個量子的狀態發生了變化,唯一的手段是對量子進行測量,換言之就是對量子產生作用,然後觀測所伴隨產生的客觀現象。
“另一個量子的狀態會瞬間發生相應的變化”這一句話的前提是狀態發生變化的量子與由其導致的瞬間發生變化的量子處於量子糾纏的狀態,這個前提條件非常的重要,是我們辯證認識量子糾纏的關鍵,我們可以理解為處於量子糾纏狀態的兩個量子間存在著一種關係,這種關係就是當其中一個量子的狀態發生變化時,另一個量子的狀態會瞬間發生相應的變化,無論這兩個量子相隔多遠。
由於量子糾纏是我們的一種對某一特定自然現象的認識總結,所以與人類的認知有關,當然可能會產生這樣的偽命題,是人的認知決定了客觀世界中的客觀現象,還是客觀世界中的客觀現象決定了人的認知?這樣的問題如果我們僅從人類意識這一類角度出發,那麼我們是難以得出結論的,因為當前我們對意識的定義是模糊,也就是不科學的,或者說不科學的(嚴格來說是錯誤的),但是我們可以從化學的角度來嚴格定義意識,即:
意識的定義:生物的大腦中決定生物做出主觀反應或認知客觀世界的物質反應的結果。
本人認為這樣的意識的定義是更科學的,我為什麼要對意識做出這樣的定義呢,這對於我們的認識是有幫助的(當然如果讀者的思想認識足夠高,你會發現其中的重要意義,當然對此我不會進行討論),而且對於意識這一類問題,我們可以從物質反應的角度來進行考慮,而不是要對很多定義不清楚的抽象概念進行邏輯上的“遊戲”。
現在我們回到原來的量子糾纏的討論,以以上我們對意識的定義為基礎,我們可以對量子糾纏進行這樣的定義:
客觀世界中,兩個存在確定性聯絡的量子間,當我們測量得到其中一個量子的狀態時,透過對這兩個量子間的確定性聯絡的邏輯推理,我們可以得知另一量子的狀態,這種現象我們可稱為認識性量子糾纏現象。
為了與原來的量子糾纏現象進行區分,我將我所定義的量子糾纏現象稱為認識性量子糾纏現象。
認識性量子糾纏現象與量子糾纏現象的具體內容雖然不同,但是如果我們真正去思考,你會發現,其實認識性量子糾纏現象與量子糾纏現象所要表述的客觀現象其實是相同,而且你可以感受到,原來我們定義量子糾纏現象的內容其實賦予了很多人類情感在裡面,不具有客觀性,其中很多的表述其實沒有必要而且也不科學,比如說其中一個量子的狀態發生變化,另一個量子會瞬間發生變化,這種表述是沒有意義的,因為人的思考是需要時間的,瞬間的變化我們是無法證明的,而且量子糾纏這種狀態的存在其本身就是說明兩個糾纏的量子間的關係是確定的(這個是很重要的基礎),當我們知道其中一個量子的狀態,那麼透過邏輯的推理,我們必然也可以知道另一個量子的狀態,對於這種現象我們完全沒有必要用原來的量子糾纏現象的內容來定義,我們可以用認識性量子糾纏現象的內容來定義。
總結一下就是,量子糾纏現象的內容我們完全可以用更確定的表述來進行定義,沒有必要用原來的那種不用確定的,充滿人類感情色彩的不夠客觀的表述進行定義。
量子糾纏現象本身並不詭異,也並不複雜,真正詭異和複雜的是人們的理解方式和方向。
導致我們現在的量子糾纏定義的根本是原因我想應該是量子的波粒二象性,但是我們對於量子的波粒二象性的這種認識是可靠的嗎?“波”和“粒”的定義是清楚嗎,是客觀的嗎?這種根本性的問題其實是最重要的,當我們真正弄清楚了這些基本問題,我想這些問題所衍生的其他問題也可以得到根本性的解決,但在這裡我就不進行討論了,但是我可以肯定的說當前我們對於“波”和“粒”的定義是存在問題的。
量子糾纏就是一個一次性的量子系統(重點!)。
如果讀者想要真正理解量子糾纏現象的本質和意識的本質或對量子糾纏和意識進行深層次的研究,本人建議對於本人所做出的定義和各種表述進行更多的思考和全方位的理解,因為其中很多更本質的內容,我不能進行詳細的說明,但是本人認為已經達到了拋磚引玉效果。
由於本人的時間、精力和能力有限,對於以上說不清的地方和存在問題的先說聲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