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7月3日深夜,以色列的摩薩德特工組成營救分隊,突襲烏干達的恩德堵機場,從劫機者手中解救出103名人質,而烏干達也為此付出巨大代價:45名士兵喪生,22架米格飛機被毀。這件營救事件被列為世界十大新聞之一。
一、“法航”139航班飛機被劫
1976年6月27日早晨,法國航空公司的139次 航班——“空中客車”,載著245名乘客,與往常一樣平安地從以色列首都特拉維夫的本・古裡安機場起飛,其航線是途經希臘雅典,再飛往巴黎。該機在雅典著陸後,下客59人、新上乘客56人,於中午飛離雅典。但起飛不久,大約在亞平寧半島上空,飛機便與地面失去了聯絡。對此,希臘的航空交通管制人員還未十分重視,而以色列的特殊情報機關已經探知飛機中斷了電訊聯絡,並迅速作出了139次航班去向不明的判斷。
這一天,以色列政府正在召開內閣會議。下午1點30分左右,內閣會議接到一份報告:“今天早上9點以前從本・古裡安機場起飛的‘空中客車’第139次航班,可能已墜毀或被劫持,機上有很多以色列人。”這份報告,是“空中客車”失去聯絡幾分鐘後,由運輸部長雅可比交給總理拉賓的。
內閣會議討論了對策。下午3點半,成立了以拉賓總理為首的應急指揮部。拉賓總理分析:被劫持的飛機上有近一百名猶太人,劫機犯有可能以此為人質,向以色列施加壓力。到了傍晚,應急指揮部又收到了幾份情報。
第一份情報說:“空中客車”已在利比亞的班加西機場降落,這是第一站。
第二份情報說:指揮劫持飛機的是巴勒斯坦游擊隊的激進派――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陣線的瓦第阿・哈邊德醫生。
不大工夫,從倫敦傳來了有關劫機犯的新情報。有位名叫海曼的30歲孕婦,已臨近產期,並有早產的危險,經劫機犯同意在班加西獲釋後,乘利比亞飛機回到倫敦。據海曼夫人講:139次航班從雅典起飛約5分鐘後,被身藏武器、新上飛機的3個人劫持。其中一男一女像是德國人,另一人估計是阿拉伯人。他們把偽裝成紅棗罐頭的炸藥安放在飛機入口處。被劫持的飛機在班加西降落只是為了加油,最終目的地好像是去非洲中部的國家。看樣子,這是一次經過周密策劃的劫機行動。
6月28日凌晨3點,佩雷斯國防部長又收到一份情報:139次航班已在烏干達首都坎帕拉的恩德培機場降落。
這天,以拉賓總理為首的應急指揮部的成員們,個個憂愁滿面。因為他們收到這樣兩份情報:一份是烏干達總統阿明率領全副武裝的巴勒斯坦游擊隊,來到恩德培機場的人質面前,宣稱要充當劫機犯與以色列之間的調停人,另一份情報是被釋放的海曼夫人說:在“空中客車”裡,猶太人和其他種族的乘客已被分離。
首都特拉維夫郊區有一家商店,店主是退役的陸軍上校巴列夫。他曾擔任以色列駐烏干達的4百多人的軍事顧問團團長。應急指揮部秘密委託該上校給其老朋友阿明總統打電話,瞭解阿明對劫機事件的態度,同時故意與他拖延,以爭取時間。應急指揮部想出的這種用電話進行欺瞞的嘗試獲得了成功,贏得了時間。
6月29日,烏干達電臺廣播了游擊隊要求釋放關押在各國的53名恐怖分子的訊息。其中被關押在以色列的有40人。6月30日,以色列政府收到一份報告說:游擊隊繼提出釋放恐怖分子的要求後,又宣佈:“如果在以色列時間7月1日下午2點以前得不到答覆,就殺死人質,炸燬飛機。”
這使以色列政府陷入不得不趕緊作出決斷的境地。然而,這天下午游擊隊突然又宣佈:“釋放包括婦女、小孩和老人在內的47名非猶太人乘客。”被釋放的乘客當天深夜到達巴黎。據獲釋的乘客透露,阿明充當調停人的真意值得懷疑,猶太人被集中在另一個房間裡,他們只不過是游擊隊討價還價的材料。此事馬上傳遍以色列全國,使以色列國民團結一致,對付恐怖行為。
以色列外交部向世界主要國家的元首和聯合國秘書長瓦爾德海姆發出呼籲,希望他們向烏干達政府建議,由阿明總統說服游擊隊,爭取從人道主義出發解決劫機事件。
7月1日上午7點15分,應急指揮部在總理官邸召開會議。鑑於說服阿明總統的工作沒有進展、人質的處境非常危險、沒有其他選擇道路,決定通知劫機犯:政府原則同意舉行談判,準備答應釋放拘留在以色列的恐怖分子。
下午1點,烏干達電臺廣播說:“游擊隊已單方面把最後答覆期限延長72小時,改為4日下午2點。”
同日下午2時15分。烏干達廣播電臺又傳出了再釋放101名人質的訊息。這樣一來,作為人質被扣押在恩德培的只剩下94名乘客(其中以色列人61名)和12名機組人員。游擊隊是對著以色列來的這一點,已越來越明朗了。
拉賓總理後來說:“星期四是最危險的一天。當時家屬們強烈要求釋放恐怖分子,而且游擊隊提出的最後答覆期限——下午2點,眼看就要到了,面對這一情況,我必須表明,不打算採取軍事行動。另一方面,當時沒有準確的情報,部隊也沒有進行組建和演練,因此,沒有取得作戰成功的把握,缺乏採取軍事行動的信心,這也是爭取和平解決的理由之一。”
拉賓總理的心中,一直抱有和平解決的希望。但7月2日以後,蒐集情報的主要目的,已轉向軍事行動了。
二、營救計劃
自飛機被劫持的初期,國防部就研究了以軍事行動營救人質的可能性。而且,B計劃已在特拉維夫以南100公里的空軍基地開始醞釀。
在這個基地裡,襲擊部隊指揮官達愚・肖姆隆準將,已開始研究襲擊恩德培機場,營救人質的軍事行動計劃。
他們已研究出幾個方案提交給應急指揮部。然而肖姆隆本人,為了保守這次作戰的秘密,卻盡力裝得若無其事。6月29日晚上,他出席了原空降部隊某上校女兒的結婚酒會。並在會上談笑風生。
同劫機犯的聯絡,由赴烏干達首都坎帕拉的以色列駐索馬利亞大負責。他的報告是透過以色列駐法國使館送回國內的。而情報蒐集工作,全部由以色列情報機關負責。
7月1日,化裝成商人的以色列秘密情報機關摩薩德的情報人員,乘以色列航空公司的飛機到烏干達鄰國肯亞首都內羅畢,其中一部分與內羅畢警察署長開始秘密取得聯絡,另一部分由陸路潛入烏干達。與此同時,總參謀長古爾根據佩雷斯國防部長的指示,對營被人質的計劃作了最後修正,決定在星期六深夜進行襲擊。
在制定飛機降落後搶奪人質計劃時,所但心的是:游擊隊的真意究竟如何?烏干達軍隊和阿明總統幫助游擊隊到什麼程度?據情報說:如果游擊隊在最後答覆期限到達以後不處決人質,烏干達軍隊也會動手處決。這一點似乎是確定無疑的。
拉賓總理原以為,阿明總統正在為提高自己的權威和國家威信而活動,估計不會處決人質。但拉賓的這一線希望破滅了。
就這樣,營救計劃和準備工作於2 日下午已經完成。當天夜間,在沙漠基地裡進行了實地演練。
三、襲擊分隊
7月3日早晨,盛夏的太陽從東方升起,參加作戰的人們身著便服,有的乘公共汽車,有的乘小轎車,三三兩兩地來到秘密集臺地點沙姆沙依赫附近的空軍基地。
一輛黑色“賓士”牌轎車在飛機庫裡待命。這是找遍以色列才找到的一輛白色“賓士”,隊員們把它漆成了黑色。這樣一來,就和阿明總統愛坐的黑色“賓士”一模一樣了。在同一個機庫裡,一位預備役女兵——電視臺的化妝師,正在一邊看著阿明總統的照片,一邊把一個與阿明體型一樣計程車兵化成黑人。不過,在作戰中是否使用假阿明總統,得要等襲擊作戰臨開始時再定。營救分隊指揮官由塔尼亞夫中校及其部下均為優秀射手,他們都化裝成了黑人。
總參謀部的籌劃工作進入了最後階段。最後的一次動員開始了。內塔尼亞夫中校站在恩德培機場的大幅示意地圖前,以關押人質的舊候機樓為中心,向襲擊隊員們介紹了有關情況,還一張一張地讓隊員們看了劫機犯人的照片。他強調說:“成敗取決於幾秒鐘之內,我們必須竭盡全力,找到人質,消滅劫機犯,不讓他們放一槍。”
鑑於烏干達士兵過去曾是以色列軍事顧問團的朋友和學生,內塔尼亞夫中校還指示士兵們“不要給予不必要的殺傷”。接著,280名襲擊隊員列隊站在肖姆隆準將面前,聚精會神地聽他訓話。他鼓勵火家說:“一定要完成任務,祝你們成功。”
佩雷斯國防部長稱讚這個計劃是:前所未有的最遠距離、前所未有的最短時間、前所未有的大膽作戰。
7月3日下午,召開了緊急內閣會議。這天是以色列的安息日。拉賓總理要求全體閣員批准軍事行功,並宣稱:如不成功,由總理一人承擔責任。閣員們陳述了最後的意見,進行了熱烈討論。下午3時10分,在內閣會議作出決定前20分鐘,襲擊部隊便從沙姆沙依赫近郊的空軍基地向烏干達進發了。根據事先指示,部隊如果接不到內閣作出決議的通知就撤回。下午3時30分,內閣會議結束,拉賓總理才根據內閣決議,對部隊發出“緊急出動”的正式命令。
4架“大力士”飛機接到作戰命令時,已飛出了西奈半島南端。編隊向烏干達飛去。
編隊向左轉進入衣索比亞領空,穿過山嶽密林地帶繼續南下,又從內羅畢上空透過。4架“大力士”離機場只有800米了,恩德培仍一片寂靜,像沒有發生任何事情一樣。維多利亞湖上空覆蓋著濃霧,而恩德培方向已經放晴。
在恩德培機場的候機樓裡,人們迎來了第六個夜晚,一個個都精疲力盡。有不少人大概是因為飲食不當,腹瀉不止。廁所裡無水沖洗,糞便流得滿地都是。
這天下午5點的時候,阿明總統來到了機場。他對人質們說:“為了拯救大家的生命,我們想盡了辦法。問題在以色列政府身上。”
這時,一對德國男女在門口放哨,加貝爾和另一個巴勒斯坦人在大廳裡來回巡視,還有一個藏著“貝雷”帽的巴勒斯坦人固守在候機樓的北側,真是戒備森嚴。在這種威嚴的氣氛下,一位埃及籍醫生和一個游擊隊員卻在悠閒地說笑。大多數人質都疲憊不堪地躺著,只有幾個人在打撲克。
“大力士”1號機裡,化裝成黑人的內塔尼亞夫中校及其9名部下坐在‘賓士’裡,在飛機後部的出口處等待出擊。因為得知阿明總統已經回國,決定不再去冒充阿明總統。
“大力士”1號機開始向指揮塔臺喊話:“我們把已經釋放的恐怖分子運來了,請求允許降落。”為了儘量控制發動機的轟鳴聲,降落時沒有改變螺旋槳的槳距。隨著“咚——”地一聲,飛機著地並開始滑行。1號機為防止被探照燈照到,便駛出了舊跑道,向舊候機接滑行。接著,2號機也以一種隨時能夠緊急復飛的姿勢進入了跑道。3號機也相繼在新跑道上著陸了。
1號機進入舊候機樓前的停機坪以後,靜靜地停了下來。機場上仍很平靜,衛兵也沒感到異常。
1號機開啟後倉門,一輛“賓士”急速駛出,朝舊指揮塔臺附近的警衛室駛去。其他隊員們也跟著擁出機艙,立即散開,去尋找游擊隊員和人質。衛兵見開來一輛黑色“賓士”,不知足怎麼回事,忙向“賓士”敬禮,但立即被無聲手槍打倒。化裝成功了。為防止進樓以後被設認為烏干達兵,內塔尼亞夾中校和部下用雪花奇擦掉臉上和手上的黑墨,並脫去了烏干達式的襯衣。
這時,指揮塔臺好像覺察到了情況異常,整個機場一片漆黑。最後一架“大力士”由於進行過訓練,在黑暗中降落在新跑道上。
德國人伯澤站在候機接外,但一開始並沒有發覺襲擊隊員的到來。當他發現不對,轉身拿槍的一瞬間, “砰”地一聲槍響,伯澤應聲倒下。這是襲擊隊員在千鈞一髮之際開的槍。
在這同時,一名襲擊隊員跑向站在門口的德國婦女戴曼,開槍打倒了她。隊員們用希伯來語喊著“臥倒!臥倒!”衝進了樓裡。大廳裡面兩名游擊隊員用自動步槍和手槍慌亂射擊,但馬上就被襲擊隊員雨點般的子彈打倒了。
人質中有位56歲的婦女叫波羅喬比奇,她被一顆流彈打中,流血過多而死亡。這顆子彈是在幾秒鐘以前游擊隊打出的。
人質處於一片慌亂之中,有人以為是游擊隊員開始處決人質了。但是,這種不安的心情隨著。“以色列!以色列!”的喊聲而消失。19歲的青年人馬伊莫尼是5年前從美國移居到以色列的。他聽到喊聲,剛要站起來,就中了以軍的子彈,當即死去。在這6天時間裡,馬伊莫尼天天給人們分咖啡,照顧病號,是個愛幫助人的好青年。大廳裡的檢聲只持續了45秒鐘就結束了。
內塔尼亞夫中校和部下一起爬上樓搜尋殘餘敵人,又從廁所裡找到兩名游擊隊員,當場擊斃。在候機樓北側的另一名游擊隊員,也在對射中被打死。襲擊部隊共打死7名游擊隊員,原來估計他們有10人。
救護分隊迅速將受傷的5名人質和4名士兵抬出,並送到 2 號機的治療臺。
機場上的戰鬥進入了第二階段。烏干達守軍開始反擊,從指揮塔臺裡射出的火力更加猛烈。內塔尼亞夫中校率領的一隊人馬,為壓制對方火力,用反坦克導彈和重機槍對塔臺進行還擊。突然,不知誰喊了聲“南尼負傷了!”南尼背部中彈,鮮血湧出,他試圖站立起來,卻再次倒了下去。
在進行襲擊期間,4架“大力士”都沒有關閉發動機,由十幾名隊員護衛著。
在機場新跑道的停機坪上,破壞分隊一架接一架地炸燬米格戰鬥機。紅紅的火光沖天而起,照亮了盛夏的夜空。另一部分隊員襲擊了機場雷達,並安放了炸藥。但這些破壞分隊的隊員在爆破前,並沒有忘記把蘇制裝置拆下來帶回去。掩護分隊乘坐裝有無座力炮的吉普車和裝甲車,在機場的正門阻擊並殲滅了從坎帕拉方向前來增援的烏干達部隊。另外隊員們對7名被擊斃的游擊隊員照了相,並取了指紋,以作為證據。然後,把他們抬上了飛機。
4架“大力士”中的1架,燃料只夠飛行80分鐘。但是機場上大火和爆炸聲持續不斷,若在此加油,實在危險。因此,決定暫不加油,飛回內羅畢再說(到內羅畢需50分鐘)。
從襲擊開始,經過53分鐘,2號機載著人質,冒著剛下起來的小雨,首先起飛了。而這時,在距機場僅4公里的總統官邸,阿明總統還在酣然熟睡,絲毫不知襲擊的發生。
凌晨2時,正在官邸酣睡的阿明總統,被一陣電話鈴聲驚醒,這是巴列夫上校從以色列的特拉維夫打來的。這時,阿明總統還未得知機場遭襲擊、人質被劫走的訊息。巴列夫上校開口就說:“承您諸多關照,非常感謝。”阿明總統完全摸不著頭腦,問道:“你這是什麼意思?”但沒等阿明把話說完,電話就被掛上了。
當天下午5時左右,阿明總統又給巴列夫上校打來電話,譴責以軍打死了烏干達士兵和以色列的忘恩負義行為。但最後阿明卻讚揚說:“我作為一個職業軍人,認為襲擊非常成功!以色列特種部隊真是好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