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6年中央提出“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開始,往後兩年房價那是狂飆突進,在中央瘋狂喊話,各地政府出臺各項調控政策後,直到2018年全國樓市降溫了,一二線城市樓市價格趨於穩定,停止暴漲模式。尤其在去年年底監管部門為了控制房地產企業有息債務的增長,設定“三道紅線”(房企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不得大於70%;房企的淨負債率不得大於100%;房企的現金短債比小於1),外加新年之初,人民銀行、銀保監會決定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重拳出擊後的全國樓市迎來寒冬。
土地供應方面,在近期第二輪土地集中供應中,蘇州22宗土地,2塊提前終止出讓,流拍1宗。福州26宗土地,7塊無人報名,2塊流拍,4塊終止出讓。合肥17宗土地,9宗流拍。成都75宗土地,23塊終止或者流拍。瀋陽46宗土地,27宗終止或流拍。長春60宗土地,18宗流拍。濟南76宗土地,20塊終止交易。天津61宗土地,21塊流拍。杭州10塊土地,9塊流拍。在全國10個二線城市中有多達143塊地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完成出讓,很多土地還是以底價成交,跟以前溢價率動不動超100%,地王頻出的時代可謂形成強烈反差。那麼造成冷清的土拍氣氛問題在哪呢?中央在調控。首先開發商要拿地建房需要大量的資金,很多開發商都是拿完地之後,把地抵押給銀行貸款獲取資金,一部分用自己的現金流一部分銀行貸款去建房,房子建成之後買賣給居民,回籠資金形成閉環。以前都是照這樣流程走的,但是今年行不通了,監管部門給房地產企業設定“三道紅線”,控制房地產企業負債額度,讓本來現金流就緊張的房企如履薄冰,更加不敢大刀闊斧的拿地了,部分土地流拍也在情理之中。
商品房成交方面,我們可以先看下國內主要城市在售二手房數量排名:
有8所主要城市庫存數量已經超過10w套!由於各地政府響應中央房住不炒方針,抑制房價過快增長,出臺了一系列調控方案導致二手房庫存數量持續增多。就以樓主所在南京為例,出臺了限購(本地家庭限購2套)、首付要求提高(新房首付少則50%多則80%),二套房房貸利率上浮,房貸下款週期拉長(身邊有多位朋友購置二手房貸款下方時間被銀行通知至少半年以上),種種手段限制了大批買房者的腳步,庫存的不斷上升也間接反映樓市遇冷。
我們在看看人口方面。當時建國後響應毛主席“人多力量大”的號召,6070年代出生了大批人口,隨著這一代人的慢慢老去,人口老齡化的問題日益凸顯,2010-2020年60歲以上人口占比上升5.4%,65歲以上老齡人口占比13.5%,明年將進入佔比超過14%的深度老齡化社會,說明人口的數量紅利不僅在減少,未來可能還會成為很大的負擔。這幾年我國新生嬰兒數量正在逐漸減少,在2016年,新生嬰兒數量為1786萬人,到2017年,變減少至1732萬人,到了2020年,新生嬰兒數量則少至1200萬人,根據分析,2021年新生嬰兒數量很有可能跌破1000萬以下!家庭養老的負擔加重和新生人口的不斷減少,各地政府還在賣地開發新樓盤,商品房總量在增長,買房的群體數量卻在不斷減少,這對未來的房地產市場是個很不好的訊號。
按照目前這種形勢,無論從政策,土地供應成交情況,二手房庫存和人口方面上來看好像都不利於支撐房價上漲,那麼我們是不是可以得出結論,以後房價必然會下跌嗎?其實不然,有時候也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未來人口聚集的一線城市房價大機率會上漲,人口淨流入的省會城市和二線城市房價上漲也有支撐,因為大城市的醫療、教育、養老等配套資源成熟先進,生活便利。人往高處走,大城市的企業型別眾多,對專業人才的需求會不斷擴大,人才都會慢慢流入大城市,安家立業。那些沒有產業支撐的三四線城市,人民都會慢慢離開去新的城市尋找機遇,房價也將難以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