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古玉,是指後代仿前代玉器的作品,發端於春秋戰國時期,宋代形成規模,至清乾隆朝達到頂峰,清末民初亦有大量製作,並延續至今。
由於唐、五代的玉器發現很少,因而這之前是否存在一定規模的仿古玉和假古玉製造,還有待專家破解,一般傳統觀點認為:仿古玉和假古玉的研究是從宋代正式開始的。
宋代經濟和文化的發展,有力地推動了古物和古元的興起,從目前發現的材料來看,宋代仿古玉中較多的是仿漢代玉器。在典型的宋代仿漢玉的作品中有仿古普面紋玉仿古螭紋玉、仿古蟬紋玉、仿古鉤雲紋玉等多種類似的作品。
此為宋代白玉雕獸面谷紋環,取材為和田白玉,玉質細膩溫潤,區域性有褐色沁斑。扁平體,正圓形,內外邊緣起沿,正面以弦紋為隔,內區淺浮雕四組對稱之獸面紋,外區淺浮雕四組對稱雙鳥套環紋,紋飾古樸,線條流暢,背面飾乳釘紋,排列密集,規整有序。乍一看,與漢代白玉環十分相似,它卻不是。
首先此玉環上的雙鳥套環紋乃唐宋時期創新紋飾。再看此玉環之沁色,色澤呆板,浮於器物表面,且無層次過渡,但包漿醇厚自然,當為宋代老提油之人工做沁。
宋代多仿漢代玉器,此玉環之紋飾組合不見於漢,且琢磨過於精細,紋飾缺乏古樸之神韻。背面所飾乳釘紋過於密集,內外邊緣弦紋窄細,與與漢器有明顯區別。
漢室強盛持續數百年,漢代陵墓中亦常見大量使用陪葬品,其中有非常多的玉器。漢室衰敗後,漢墓被盜掘,大量漢器流傳於世,成為仿古玉的器型來源。宋代仿古玉雖接近漢代作品,但紋飾往往顯得滑軟。
仿古玉曆史悠久,比起宋代,如今的仿古技術更是層出不窮,若想不為假玉所騙,必須熟知各朝代的玉器發展及特徵。點選下方連結,楊震華老師以標型器為例,用她近50年的經驗,為您帶來一場學了就能會,會了就能用的玉器鑑定課程,快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