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銀元是我國過去市場上流通的一種貨幣,種類繁多,燦爛多彩。但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老銀元收藏愛好者越來越多,錢幣市場也出現大量高仿贗品銀元,給廣大收藏愛好者辨識老銀元增加了難度和投資風險。那麼為什麼那麼多錢幣藏友都喜歡收藏老銀元呢?
我國銀幣從明代崇禎四年(1631年)起一直到新中國成立前夕,前後發行了各種銀幣近千種,其中清朝末期和民國初期所鑄銀幣數量和品種較多,在民間廣為流傳。
近代銀幣一般可分為四大類:
晚清時期銀幣、北洋軍閥時期銀幣、民國時期銀幣、中華蘇維埃時期(紅色根據地)銀幣,由此組成了銀幣的大家族,它不僅反映了我國近代金融的興衰,鑄幣技藝的發展,“銀元圈”而且還是中國近代史的見證人,具有很高的收藏和投資價值。
近代銀幣之所以深受集幣愛好者青睞的主要原因在於以下六點:
其一,近代銀幣制作精美,銀光燦燦,讓人愛不釋手。
其二,近代銀幣品種紛繁,圖案漂亮,文字雋秀,特別是民國初期各地軍閥鑄造的帶有自己肖像的紀念銀幣,更是具有較高的鑑賞價值。
其三,近代銀幣制作量比銅、紙、布幣少得多,當年的擁有者大多為官宦商賈,本不普及,加上明末、清末、民國時期戰亂頻頻,尋常人家中已不多見。
其四,解放初期大量兌換,近代銀幣中的一部分作了戒指、耳環、筷子等他用,加上歷次政治運動的“洗禮”,使銀幣的損耗極大,特別是一些較珍貴的銀幣品種存世量已很少。
其五,近代銀幣普通品種的售價並不高,普通老百姓都可接受,比如一枚民國十八年鑄造的“孫中山像貳毫銀輔幣”僅賣80~100元錢。
其六,近代銀幣傳世日久,一些較為珍貴的銀幣備受歡迎,不少銀元愛好者無不以擁有一枚珍稀銀幣品種而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