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小漁的行旅日記,走走停停,和我一起看西安。
上大學時,讀了美國人比爾·波特的《空谷幽蘭》,對秦嶺終南山的隱士文化產生了濃濃了興趣。本科畢業時所寫的論文,也和“中國隱逸文化”的主題有關,不過當時是從古代文人的隱逸詩歌為切入點。而用腳步實地探訪秦嶺終南山,是從近兩年才開始的。
關於秦嶺終南山,西安人再熟悉不過。
秦嶺沿線開闢的眾多山水景區,是西安人夏日休閒避暑的首選;而更多的秦嶺免費峪口,也成了西安人休閒遊的後花園。而在秦嶺深處、普通遊客不會輕易抵達的地方,其實也藏著許多秘境風景。
自從愛上了秦嶺徒步,只要有時間,我都會和朋友約著來秦嶺探秘。作為戶外小白,我們最初只是去一些秦嶺峪道休閒遊,漸漸地有了經驗,也開始挑戰起一些較為簡單的秦嶺穿越路線。
於是,就在秦嶺穿越的途中遇到了一些終南山隱士。
這次,我們是在經典“秦嶺三寺”穿越途中遇隱居者的房舍的。當時我們從黃峪寺村反穿至臥佛寺後,準備從淨業寺出山。
這是一條比較成熟的西安秦嶺穿越路線,很多戶外愛好者都走過。所以雖然一路高山密林,但沿途一直都有戶外俱樂部的標誌,不會有迷路的風險。
就在從臥佛寺到淨業寺的途中,我們看到了隱藏在密林中的一座房屋。
走到近處才發現,原來這是一處修行人的隱居之所。
這座房屋是秦嶺裡常見的版築式建築,黃泥牆黛瓦頂,坐落於一個山間平臺,房子下面就是懸崖。我們從臥佛寺方向來,直直走到這間房屋前面,就沒有路了。從右側繞過房屋,才是通往淨業寺方向的山間行走。
或許是位於臥佛寺到淨業寺的必經之路上,隱居者在牆壁上用毛筆大大地寫著淨業寺三個字,還畫了一個箭頭指引方向。進屋的木門上,則貼著“靜修之地,請勿打擾”的字樣。列印紙下面,原本寫著許多佛偈,這樣貼起來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或許是經常被往來的驢友問路,隱居者只能用這樣的方法保持清淨吧。
站在這處房舍回頭看,才發現我們剛沿著一座山的山脊上走下來。盛夏的秦嶺深處,遮天蔽日的密林將我們包圍,也將這方小院包圍在層層綠浪之中。或許曾經,這裡也算是一處不錯的修行之地呢。
沿著路標指引,我們繞過房屋準備從右側的小路繼續向淨業寺行走,這才從側面看清了這座房屋的佈局。屋子前方面積不大,放著兩把條凳,側面有一塊菜地,裡面種著的青菜。
之前我在秦嶺左臂峪、扯袍峪裡遇到的隱士,他們喝水要麼是井水,要麼是淨化後的山泉水。這次倒沒有看到水源,不知道住在這裡喝水問題如何解決。
曾經看過媒體的報道:時至今日,隱居在秦嶺終南山一帶的隱士超過了一萬人。在我秦嶺徒步的過程中,也確實遇到了一些隱士們居住的茅棚房舍。這些茅棚房舍有一些特點,基本門前都掛著“請勿打擾”的牌子,幾乎都自己種著蔬菜,飲水則大多靠井水或者山泉。他們的生活也並不像我們想象中的那樣詩意、美好,更多的則是清苦。
從這處隱居房舍繼續走半個多小時,便到了淨業寺。而後我們從淨業寺出山,離開了穿越了一天的秦嶺深山。行走大山深處,我們感嘆它的博大、壯美,但想一想,如果真要經年累月的生活其中,自己又能不能真的適應。如果是你,又能在這樣的環境中住上多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