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成功,家庭教育至關重要。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近日讀書,我被楊振寧父親楊武之先生的精神震撼到了。
老一輩學人的家國情懷以及對子女的教育,堪稱今人之楷模。
1896年4月,楊武之先生出生於安徽合肥,9歲母親病逝,12歲父親在外省病故。
楊振寧說:我父親誕生於1896年,那是中華民族仍陷於任人宰割的時代。父親出生的年代是甲午戰爭和八國聯軍的時代,恐怕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曆史上最黑暗最悲慘的時代。
楊武之年僅12歲,便成為寄人籬下的孤兒。
當時,武之的叔叔楊邦瑞,語重心長地告訴他:今後你便無依無靠了,應好自為之。
少年楊武之牢牢記住了這句話。寄人籬下的日子裡,他閱盡人間冷暖。
在求學之路上,楊武之非常用功。
18歲在安徽合肥中學畢業後,考慮到高等師範學校免學費,又可申請助學金,家境貧寒的楊武之毅然選擇了北京高等師範學校。
1918年,24歲的楊武之大學畢業後,先回合肥當了4年的中學老師。
之後,他的人生一路開掛。
1923年,楊武之考取安徽省官費留學美國,在斯坦福大學學了一年後,又轉到芝加哥大學,獲得碩士和博士。
學成後,抱著一腔愛國熱情毅然回國,先後擔任廈門大學、清華大學,以及後來的西南聯合大學教授。
其學生,最有名的當屬華羅庚和陳省身。
楊武之留學的那個年代,很多中國留學生都存續者自幼訂婚的舊式婚姻。一些留過洋的人,回國之後便會拋棄舊妻另娶新式的女學生。
比如說:徐志摩、郁達夫。可是楊武之並沒有這麼做。
他從美國返回上海之前,即電報楊振寧的母親要她帶楊振寧去上海相聚。
楊振寧的母親後來說,那時她真是喜出望外,眼淚盈眶。
在楊武之留美期間,母親用她有限的知識教楊振寧讀書識字。
楊振寧兩三歲的時候,每晚要母親講 “二十四孝” 的故事,尤其喜歡《王祥臥冰》,“百聽不厭”。他四歲的時候,楊母開始教他認方塊字,“一年多的時間,我認識了三千多個字。 ”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楊武之夫婦帶著孩子們離開清華,開始了顛沛流離的長途奔波,於1938年初到達昆明。
楊武之即任由清華、北大、南開三所大學合併成立的西南聯合大學數學系主任。
從孩子六七歲開始,楊武之就在家裡設下一塊小黑板,進行家庭教學。這塊小黑板直到孩子大學畢業都還擺在家中。
楊武之他在黑板上教孩子語文、算術。隨著孩子學歷的增長,又教他們英語、詩、詞、三角、代數、幾何、微積分等等。
同時,他還教孩子念古文觀止、講歷史名人故事如岳飛、文天祥等。
這其中,因為楊振寧是長子的緣故,他作為大哥在西南聯大讀書之餘,就在家中給弟弟妹妹和鄰居家的孩子,講當年的英語翻譯作品中的故事,比如:金銀島、最後的莫希幹人、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等。
在當時物質環境極其貧乏的昆明鄉下,這些舉動十分難得。在偏僻的昆明鄉下,孩子們的心裡裝進了社會、人生和世界。
楊振寧一家在昆明度過了抗日戰爭時期。那時的昆明物質條件極差,楊武之的工資因為通貨膨脹,實際收人大概只及戰前的幾十分之一,生活十分艱苦。
在艱苦的歲月裡,楊振寧父母十分注意孩子的身體成長和家庭教育,把很有限的收入都用在子女身上,希望他能獲得起碼的營養,能健隸成長,還為孩子們買些書本和文具。
楊振寧母親更是持家有方,把全部身心奉獻給家庭,奉獻給她的五名子女。
她日夜操勞,從無節假日,出門七件事加上買菜、燒飯、洗碗全部自己動手。孩子的衣服都是自己動手縫製或改制。
楊母還特別愛清潔、愛整齊,衣服每天洗,到了深夜,就為孩子補衣服、釘紐扣,家裡一切東西都安排得井井有條。
當時,楊父怕孩子們躲國難在昆明鄉下,離近代社會太遠,常從大學圖書館借畫報和書籍回來給孩子翻看,比如說《倫敦新聞畫報》和《世界數學名人傳》。
空閒時間,楊武之還向孩子介紹他去美國芝加哥唸書的經過。
楊振寧的妹妹楊振玉在回憶錄中說:我們生活雖然窮苦,但有父母的愛護和教育,有溫暖的家,有大哥的關懷、幫助和引導,我們逐漸瞭解了自己的努力方向。
最近國家推出“雙減”政策,建們有志於在家教孩子的家長,參照下那個困難年代楊父對孩子們的家教。
這裡,不得不說楊振寧兄弟姊妹。可以說,各個都是人中龍鳳。
長子楊振寧,自不必多說。
楊振平,二弟,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博士,俄亥俄州立大學物理系教授。
楊振漢,三弟,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曾任新華社香港分社下屬機構總經理。
楊振玉,妹妹,畢業於復旦大學,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神經生物系博士,高階研究科學家。
楊振玉後來回憶在昆明西南聯大的生活時,記錄到:
“雖然物質生活十分艱苦,但父親母親帶給了我們全家不怕艱苦、努力讀書、正直做人、保持氣概的精神。
父親一有空,就給我們講他9歲喪母,12歲喪父,家境十分艱難,寄於親戚籬下,閱盡人間冷暖,從而發奮讀書,堅持不與紈絝子弟和不求上進者為伍的經驗。”
在孩子們眼中,楊武之一生光明磊落,待人極為厚道,有很深的民族感,常常給孩子講中國歷史。
楊振平說:他沒進中學就對中國歷史的悠遠和歷史上的重要人物有了許多認識。
楊武之在孩子小的時候,經常給孩子們教一首五四時代的歌曲,內容是:
中國男兒,中國男兒,要將隻手撐天空,長江大河,亞洲之東,峨峨崑崙……古今多少奇丈夫,碎首黃塵,燕然勒功,至今熱血猶殷紅。
據說,楊振寧一生都喜歡這首歌曲。
在寫回憶鄧稼先文章的時候,楊振寧說過:假如有一天哪位導演要攝製鄧稼先傳,我要向他建議背景音樂採用五四時代的這首歌。
楊振寧小的時候,父親楊武之就發現他的觀察力不同於常人。
在楊振寧小的時候,父親常常跟他講歷史、科學,並且提到諾貝爾獎金。
童年時的楊振寧曾說他將來要得到此獎。楊武之當時覺得這是孩子的無知妄語。
豈知廿年之後,從前兒時戲言竟成事實。
1928年,楊武之剛從美國留學歸國,任教於靠海的廈門大學數學系。
他和妻子常帶著六歲的楊振寧去海濱散步。那時,很多孩子們都在撿蚌殼。楊振寧挑的貝殼常常很精緻,但多半是極小的。
楊武之早在1934、1935年就曾經在楊振寧的相片背面寫了“寧兒似有異稟,吾欲字以伯瑰”。
從1938年到1944年,楊振寧在西南聯大開啟了7年的本科和研究生生活,並打下堅實的科學基礎。
對楊振寧影響最深的兩位老師,一位是吳大猷,他是密西根大學的博士,研究光譜學、原子和原子核物理,指導了他的學士論文。
另一位是王竹溪,研究統計物理的、劍橋大學的博士。之後,楊振寧也主要從事粒子物理和統計力學。
作為數學家的父親也影響了楊振寧對數學的興趣。
1945年,楊振寧得到庚子賠款獎學金赴美,就讀於芝加哥大學。
之後的人生,一路開掛。此後,在美12年,楊振寧再沒見到過父親。
1957年1月,楊振寧打電話給遠在上海的父親,報告實驗驗證了宇稱不守恆的好訊息。
同時,楊振寧寫信告訴父親,自己在夏天的時候會去瑞士日內瓦,希望可以得見。
在周恩來的關心下,楊武之得到統戰部批准,後到了日內瓦。
家人歡聚的時刻總是很短暫,離別前楊振寧買了一盆終年盛開的非洲紫羅蘭,專門照了相,並在相片本上寫上“永開的花是團圓的象徵”。
楊武之臨別時寫了兩句話給楊振寧留念:每飯勿忘親愛永,有生應感國恩宏。
從1957年第一次見面,到1973年5月楊武之去世,家人的團聚屈指可數。楊振寧和父親總共見過5、6面,前三次在日內瓦,1964年香港,然後就是他1971年首次回國,在華山醫院與躺在病床上的父親見了見。
不過,在這些短暫的幸福時刻,父親每次都勸他,不要忘記祖國,不要忘記雙親,他要不留字條,要不親口勸導。
見面時,楊武之每次都向楊振寧介紹新中國的建設,並且告訴楊振寧血汗應該灑在國土上,他的詩: 五七、六0兩越空,老來逸興愛乘風;重溫萬里湖山夢,再敘天涯倚梠衷”,正表達了這種心情。
比如,1962年的見面,楊武之說,今天中國很多東西都可以造了,以前不會做一根針,今天造飛機汽車;以前水災旱災動輒死幾百萬人,今天沒有了;以前到處是文盲,今天城市裡所有小孩都能上小學......
1973年5月12日,楊武之在上海與世長辭。楊振寧致悼詞時,講到:
“1971年、1972年我來上海探望他(父親楊武之),他和我談了許多話。歸結起來,他再三要求我把眼光放遠,看清歷史演變的潮流。這個教訓兩年來在我身上產生了很大影響。”
“我想新中國的實現這個偉大的歷史事實以及它對於世界前途的意義,正是父親要求我們清楚地掌握的。”
楊振寧後來的選擇,沒有辜負父親的期望。
2017年,95歲的楊振寧選擇放棄美國國籍,加入中國國籍。
這距離他1964年加入美國國籍過去了53年,距離他1957年獲得諾比爾物理學獎過去了60年。
需要指出的是,楊振寧1957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那時的他國籍還是中國。
關於加入美籍,楊振寧曾說,一方面是傳統中國文化沒有這種長期離開祖國移居他國的觀念,覺得這樣做就是背叛;另一方面,中國百年的屈辱史,給每個中國人很大的刺激,覺得要建設祖國。
楊振寧覺得,他父親內心對於他放棄故國,心裡的一角始終沒有寬恕過他。
在接受諾貝爾獎金的時候,楊振寧說:“我深深察覺到一樁事實:在廣義上說,我是中華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產物,既是雙方和諧的產物,又是雙方衝突的產物,我願意說我既以我的中國傳統為驕傲,同樣的,我又專心致於現代科學。”
可以說,楊振寧父母從小對他的培養功不可沒。
高度重視孩子的教育,艱難困苦中不計代價的投入,對孩子家國情懷的培養,以及深厚的“詩書繼世長”的家學淵源。
這些,在楊父、楊母身上,均一一體現體現。對於孩子的成長而言,缺一不可。
楊振寧是怎樣看他自己的一生呢?
1995年1月28日,他接受採訪時說:我一生最重要的貢獻是幫助改變了中國人自己覺得不如人的心理作用。我想我的科學工作的成就幫助中國人的自信心增加了,這個恐怕是我一生最重要的貢獻。
此話一語中的。
對於培養出這樣的兒子,楊武之先生,九泉之下必然心安。
參考文獻:
1.楊振寧:《讀書教學再十年》
2.《楊振寧傳》,復旦大學出版社,1997年
3.楊振寧、翁帆:《晨曦集》《曙光集》
4.知識分子:科學大家楊振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