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開學已經有一段時間,雙減政策也逐步落實到位,無論是老師、學生還是教輔機構,都已經進入適應階段。
從一開始的慌不擇路,到現在的步入正軌,教輔機構嘗試“鑽空子”也被教育部一一駁回。本以為這場大戰就此結束,沒想到有些學校竟然也會鑽政策的空子。
比如8點上課和8點到校完全就是兩個概念,表面是為學生、老師減負,實際上是“掛羊頭賣狗肉”。
雙減之後,連學校都開始“鑽空子”,8點上課難道只是“形同虛設”?
雙減除了打擊校外輔導機構,校內改革也是重要內容,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延遲早上到校時間,保證學生充足睡眠,都是其中極有開創性的一環。
雙減之後,規定小學早上上課時間不得早於八點二十,初中不得早於八點,政策一出臺,很多家長老師都表示大力贊同。
畢竟現在的孩子學習壓力太大,睡眠質量也成為新問題,推遲上課時間可以讓孩子睡個懶覺,何樂而不為?
誰曾想到有些學校延時服務倒是順利開展,早上到校時間卻沒有如期推遲,這是怎麼回事?
有些老師抱怨說,教育部門規定是八點上課,學校確實依照規定執行,然而老師和學生依然是不到八點就到校,開始上自習。
畢竟國家規定是八點上課,也沒規定不允許八點之前到校呀,這時老師們才恍然大悟,原來八點上課和八點到校是兩個概念,難道規定只是形同虛設?
表面上看似是遵循了國家規定,實際上很多學校,尤其是一些“山高皇帝遠”的小地方,學生依然是在八點之前到校開始上早讀,作息表上也沒有這節早讀課,因為在校方看來這並不算上課,只是早讀。
這樣算下來,早讀加上延時服務,學生一天在校時間反而延長不少,所謂的減負也成為虛設,比過去更加辛苦。以前都知道輔導機構鑽空子,沒想到部分學校也開始鑽空子,這讓老師們有苦難言。
其實學校“鑽空子”並非一時,已經體現在多個方面,政策落實不到位才是關鍵。
除了八點上課“形同虛設”,其實在其他方面,學校也是“鑽空子”的先行者。
比如教育部門曾經就表示不允許學校依照成績給學生排名,然而真正能落實的學校有多少?大家還是變著法兒獎勵優秀學生,成績孰優孰劣一目瞭然。
前幾年教育部門就規定不允許低年級舉行期中考試,然而我們都知道想要落實有多難,沒有考試如何衡量學生成績好壞?家長不情願,學校也不滿意,所以依然落實不到位。
對於學校“鑽空子”,家長反而樂在其中,認為這是負責任的表現。
無論是早上八點之前到校,還是舉行期中考試,部分學校依然我行我素地“鑽空子”,讓學生減負形同虛設,然而家長卻樂此不疲。
他們認為這是學校負責任的表現,畢竟不收取任何費用還有人管著孩子,誰能拒絕這番美意呢?
當下社會競爭如此激烈,學生面臨嚴重的升學壓力,學校監督學生學習自然會得到家長的擁護。
不過也有家長覺得學校這樣的做反而會加重學業負擔,在減負大背景下並不利於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寫在最後:
雙減初心雖好,但在執行過程中難免會有這樣那樣的不如意,學校鑽空子看似是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成績,實際上盲目加重學習負擔可能還會影響學習效率。
放平心態不僅僅是家長需要學習的必修課,也是學校逐漸適應的新難題,對待學生需要科學方法,而不是“填鴨式”教學。
你怎麼看待學校“鑽空子”行為?有這個必要嗎?
(本文圖片來源網路,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