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輝麟/遊記
據本教文獻記載,止貢贊普(dri-gum-btsan-po,吐蕃第八代贊普)之前不採用土葬,也不建陵墓。當時是“搗碎(屍體),拋灑屍體,沒有洞穴(墓室),沒有屍體”,與早期漢族的“古之葬者,厚以衣薪,臧之中野,不封不樹”的習俗似乎一樣。藏族傳說中的早期贊普“天墀七王”(gnyamgyi-khri-bdun)薨逝,像彩虹一樣消失在空中,沒有留下遺體。
從止貢贊普時期開始,喪葬制度發生了變革,開始實行土葬,文字中出現了關於陵墓建造的記載,肇開陵墓建築之先河。截止吐蕃王朝最後一位贊普朗達瑪(glang-dar-ma)為止(九世紀中葉),吐蕃歷代贊普都大興土木建造陵墓。
據《舊唐書·吐蕃傳》記載:“贊普死,以人殉葬,衣服珍玩及嘗所乘馬弓劍之類,皆悉埋之。乃於墓上起大室,立土堆,插雜木為祠祭之所。”最著名的陵墓是瓊結的藏王墓,氣勢恢宏。吐蕃王朝滅亡後,陵墓建造消失。因此,藏王墓是西藏唯一具有紀念性的十分珍貴的大型陵墓。
藏王墓,又稱“吐蕃王陵”,位於山南瓊結縣(phyongs-rgyas-rdzong)雅隆河南岸的穆日山。系公元7—9世紀吐蕃王朝贊普的陵墓群。東西長2076米,南北寬1407米,面積約305萬平方米。有古墓16座,是西藏境內迄今發現的最大的藏王陵墓,屬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吐蕃王朝時期共有三十四代陵墓,即:上二陵、中八德陵、下五贊陵、吉祥十三代陵、吉祥五德陵和底層一陵。據史料記載,現在能確定墓主的墓葬有9座,分別為松贊干布、芒松芒贊、墀都松贊、墀德祖贊、墀松德贊、牟尼贊普、墀德松贊、墀祖德贊、朗達瑪。
墓葬皆為封土墓,封土平面分方形和梯形兩種,其中方形居多,均自下而上呈收分狀。其材料一般用土、石、圓木和草混合,層層夯築,每層厚7~10釐米,層與層之間加築一排圓木,結實耐用。其中比較突出的陵墓有:
【松贊干布墓】松贊干布(srong-btsan-sgam-po,629—650年在位),漢文史籍稱“棄宗弄贊”、“棄蘇農”等。公元七世紀初繼其父囊日論贊為贊普。即位後首先平定貴族叛亂,繼而兼併青藏諸部落,一舉完成統一大業,建立了奴隸制政權,定都邏娑(ra-sa,拉薩),建布達拉宮於紅山。
在位期間,勵精圖治,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職官、軍事等制度,統一了度量衡,創造了文字,引進了佛教;先後迎娶尼墀尊公主和唐文成公主入蕃,修建了大、小昭寺,引進了漢地醫藥、數術、工藝等技術,對吐蕃政治、經濟、文化發展及加強與周邊民族的聯絡,均有重大貢獻。
松贊干布墓為方形封土,高13.4米,邊長140米。封土頂部建有古廟“鍾木贊拉康”,“文革”中被拆,現已重建,內供松贊干布、文成公主、墀尊公主和吐蕃大臣祿東贊、吞彌·桑布扎等塑像。據晉美林巴《當木措》等藏史資料記載,墓內分設五室(神殿)。中間神殿安放鬆贊乾布和文成公主、墀尊公主的遺體,還有大量的金銀器。其餘四神殿有門道互通,藏有松贊干布生前所用鎧甲、武器和生活用品,以及唐皇帝、尼國王和鄰國贈送的貴重禮物。
【墀德松贊墓】墀德松贊(khri-lde-srong-btsan,798—815年在位),亦稱“賽那累”(sad-na-legs),公元798年嗣位。執政期間,大力發展佛教,建立高僧掌政制度,任命高僧勃闌伽·雲丹和娘·定埃增為“缽闡布”(ban-de-chen-po);延請印僧畢瑪拉彌扎等翻譯經典;建造了噶瓊多傑英寺,進行了釐定文字工作,對吐蕃文化發展和藏族文字規範化作出了重大貢獻。
墀德松贊墓位於芒松芒贊墓和墀都松芒波傑墓之間的東面,是該墓群中最大的一座墓葬,方形封土,殘高14.7米,邊長180米。墓南約36米處立有一石碑,稱“墀德松贊墓銘碑”,通高718釐米,正面刻有藏文59行,主要追述了先祖的功德,記錄了墀德松讚的成就。
【墀松德贊墓】墀松德贊(khri-srong-lde-btsan,755—797年在位),漢文史籍譯作“乞黎蘇籠獵贊”、“娑悉籠獵贊”和“乞立贊”等。執政時期,注重內政建設,完善法律及各項制度,整頓吏治和財政,使吐蕃王朝的統治秩序日臻完善。在藏族歷史上,他與松贊干布、墀祖德贊並稱為“吐蕃三大法王”。
墀松德贊墓位於木惹山中腰,海拔3850米。依山而建,為方形平頂,殘高14.7米,邊長180米,屬藏王墓群之冠。墓北有一石碑,稱“墀松德贊記功碑”,通高524釐米。正面刻有古藏文,橫書34行,字型蒼勁有力。以簡潔翔實的筆法,勾勒了吐蕃王朝由盛而衰的史實。
▼連結
①墀松德贊記功碑碑文:內容譯為:“先祖,神聖贊普,治理天人,禮數盡善,武功煊赫。神聖贊普,墀松德贊,恪遵祖訓,不違聖典,諧和天地之數,功德圓滿,眾口交譽,勒銘於石,永不圮毀。偉大法王,豐功偉績,軍威所向,開土拓疆。如斯等等,詳志它方。贊普墀松德贊,天神化身,四方諸王,無與論此。睿智聰明,武功赫赫,上自大食邊疆,下迄隴山隘口,無不臣服。疆土遼闊,南北東西,廣袤無際。吐蕃大國,富強繁榮,境內眾生,安居樂業。贊普發心菩提行,胸懷廣闊,得澄超凡出世之妙諦。恩惠廣施,貴胄黎明,來世今生,鹹受其澤。萬眾尊號,曰大覺天神化身。”
②墀德松贊墓銘碑碑文:前半部分譯文為:“贊普天子鶻提悉勃野,天神化現,來主人間,教法禮儀,盡善盡美,永建基業,權勢煊赫,地久天長,永無頹敗,社稷疆域,廣袤無極,政通鞏固,永垂雍仲之大業。依此,天子墀德松贊,繼作人主,與神、天之教法禮儀一一契合,權勢盛張,有如諸天,命令嚴峻,刑賞分明,心胸深沉,若有城府,以聖諭之慈恩善意,今內外兼美,社稷倡隆。此情此景,為使眾人普遍知曉,故略書一二於碑際焉:天子贊普墀德松贊之聖神駑下,足智多謀,寬宏大度,勇毅不拔,驍武嫻兵……故此……為人主而常理法度,內亂不起,百姓安寧,蕃土民庶,能安謐起居,各享逸樂,地久天長,子孫後代,社稷安若磐石,黎庶和樂雍熙。……”
⊙提示:①要收門票,可隨意參觀。②開放時間:9:00~18:00。③澤當至瓊結、至藏王墓景區有班車。澤當至藏王墓約90公里,包車往返150~200元。也可在瓊結縣城乘計程車前往。
∥請關注@讀走西藏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