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36年12月12日,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爆發。事變的領導者張學良和楊虎城兩位將軍的目的是為了“勸諫”蔣介石改變“攘外必先安內”的既定國策,停止內戰,一致抗日。1936年12月26日,“西安事變”和平解決,蔣介石回到南京。蔣介石回南京前,於24日被迫簽訂了六項協定,同意了“停止內戰,共同抗日”的主張。
“西安事變”後,蔣介石停止了“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國民政府開始了第二次國共合作,建立起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為了實現全民族抗戰,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武裝即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開赴抗日前線。
經過一系列的談判,1937年8月22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宣佈陝甘寧邊區的紅軍主力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簡稱八路軍),9月11日,八路軍改稱第18集團軍。之後,全國各地的紅軍武裝先後接受改編,成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的抗日武裝力量。
1937年全國抗戰爆發後,根據中國共產黨與國民黨當局的協議,在江西、福建、浙江、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八省境內15塊游擊區(廣東省瓊崖地區除外)堅持游擊戰爭的中國工農紅軍和游擊隊於10月改編為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簡稱新四軍)。
然而,有一支紅軍遊擊武裝卻始終拒絕接受改編,甚至連黨派去進行思想工作的同志也被當成“叛變者”殺害。這支遊擊武裝由楊文翰同志領導,前身是紅十軍團的一部分,楊文翰為何會如此牴觸改編呢?為何又會有如此“極端”的行為呢?
拒絕改編
1927年12月11日,廣州起義爆發,起義軍率先打出了“工農紅軍”的旗號,廣州起義是對國民黨反動派叛變革命和實行屠殺政策的又一次英勇反擊。廣州起義後,“工農紅軍”的名號響遍全國,1928年5月25日,決定,全國各地工農革命軍正式定名為紅軍。
自從有了“紅軍”,國民黨反動派一天也沒有停止過武力鎮壓和血腥捕殺,對革命根據地是血腥剿殺,在國統區則是實行白色恐怖搞他政策。無數的革命先烈倒在了國民黨的屠刀之下,紅軍隊伍中很多將士的親人、朋友和戰友等親人的人都被國民黨連坐迫害。
可以說,10年戰爭,紅軍與國民黨結下了不共戴天的血海深仇。1934年,第五次反圍剿作戰失利,7月,中國工農紅軍第7軍團奉命組成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從江西瑞金出發,於10月下旬到達閩浙贛蘇區。11月初,紅7軍團和紅10軍合編為紅軍第10軍團。
紅10軍團一直在外線作戰,還建立了浙皖邊蘇區,以方誌敏同志為軍政委員會主席。國民黨一直沒有放鬆對各路紅軍的剿殺,不僅派出重兵對長征路上的中央紅軍圍追堵截,而且不斷圍剿其他革命根據地的紅軍。
紅10軍團剛果成立不久,戰鬥力較弱,武器裝備更是不值得一提,卻天天都要和國民黨的圍剿武裝進行戰鬥。先是敗於譚家橋,第19師師長尋淮洲犧牲,之後又大敗於懷玉山(1935年初)。懷玉山慘敗,紅10軍團主力損失慘重,指戰員大部分戰死,軍政委員會主席方誌敏、軍團長兼第20師師長劉疇西、第21師師長鬍天桃等人被俘,不久後,國民黨將他們殺害於南昌。
也難怪,紅10軍團對國民黨恨之入骨。紅10軍團主力被打散後,剩餘的武裝力量分散至閩浙贛蘇區打游擊。他們分成三部分,每一部分都只有幾百人,最大的一支就是由楊文翰同志領導的贛東北游擊隊。
楊文翰1897年出生於江西省弋陽縣,天生會打仗,頗具軍事天賦。1927年經邵式平介紹入黨。紅10軍團被打散後,皖浙贛省委任命楊文翰擔任贛東北游擊隊大隊長,帶領隊伍留在老根據地打游擊。
歷任中共葛源區委書記、樂西中心區委書記,小河特區司令員、贛東北特委委員兼宣傳部長、上(饒)弋(陽)橫(峰)德(興)中心縣委書記、贛東北游擊隊政委。
楊文翰同志對黨十分忠誠,會帶兵能打仗,愛護百姓,短短1年的時間,將隊伍發展至上千人。皖浙贛省委派裴月山同志擔任游擊隊司令,楊文翰改任游擊隊的政委。兩人屢次挫敗國民黨軍隊的進山圍剿,國民黨反動派是軟硬兼施,什麼招數都用遍了,也無可奈何他們。
他們與國民黨鬥著鬥著,“七七事變”爆發了,日軍開啟了全面侵華戰爭。蔣介石在廬山發表準備抗戰的重要講話,國內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面對國民黨的宣傳,楊文翰卻始終不相信“紅軍”改編為“八路軍”的事情,認為這是國民黨的招降詭計,是為了奪取他們的革命武裝。
畢竟,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後,國民黨對共產黨人的屠殺歷歷在目,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雙方慘烈廝殺了10年,楊文翰國民黨見慣了國民黨的血腥無情,更習慣了國民黨宣傳的“鬼話連篇”。楊文翰心中始終有一個疑問:
“這只是國民黨想要吞併和消滅紅軍的手段罷了,如果國民黨真想合作,那為什麼要殘忍殺害我們的方誌敏同志?”
為了抗戰大劇,我黨的武裝力量改編為“國民革命軍八路軍”和“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新四軍”,這是黨以“國家和民族利益為重”的統籌考慮,作為黨員,尤其是高階幹部,理應服從黨的決定。考慮到實際情況,黨組織也理解一些同志思想上的“疙瘩”,派出包括時任皖浙贛省委書記關英在內的多位同志前往磨盤山疏通楊文翰和裴月山的思想。
誰也沒想到,兩人思想難以轉變,在他們看來,當紅軍也能抗日,為何非要改編為“國民黨的部隊”,這不是叛變革命嗎?他們將前來做思想工作的同志當成叛徒逮捕殺害。關英還是楊文翰、裴月山原在紅十軍團的的直屬上級。他們還對游擊隊內部談論國共合作者,一律按動搖分子論處,曾因此錯殺了五名游擊戰士。
所以,當贛東北游擊隊所在區域的紅軍游擊隊都改編為新四軍或者八路軍時,他們還是紅軍,也成了最後一支紅軍。接受改編,國民黨將不能明目張膽地進行圍剿,拒絕改編,贛東北游擊隊不僅被國民黨大舉圍剿,而且還要與日軍、偽軍作戰,成了一支孤軍,遭受的壓力可想而知。
楊文翰也算是一員悍將,孤軍奮戰,不僅承受住了國民黨的大舉圍剿,而且還不斷出擊攻打日偽軍,消滅漢奸,令當地的國民黨和日偽軍都頗為忌憚,深受當地百姓的擁護和愛戴。
他們一直堅持到1943年3月,國民黨集結2萬多精兵將正在抗日作戰的贛東北游擊隊包圍,然後發起猛烈進攻,贛東北游擊隊遭受了滅頂之災。楊文翰血戰後突圍,國民黨緊追不捨,在叛徒的“指引下”,在弋陽葛溪將其抓獲,並於當年11月殺害。
查閱了很多史料,綜合分析來看,楊文翰所部拒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八路軍”和“新四軍”,主要有三個原因:第一,國共兩黨之間長期戰爭敵對狀態,尤其是國共第一次合作之後,國民黨大肆屠殺共產黨員,給我黨了非常慘痛的記憶和教訓,我黨很多人對國民黨極其不信任。第二,當時敵我鬥爭非常激烈,政治勢力之間盤根錯節,敵我陣營都出現過“變節叛變”的人,楊文翰“過於”謹慎,懷疑一切,導致錯殺了一些革命者,釀成慘案!第三,楊文翰所部的游擊區處於山區,過於閉塞,對外部世界的變化了解不充分,加上國民黨、日偽軍都將其視為“眼中釘,肉中刺”,不斷對其圍剿,楊文翰等人就更難以相信“國共合作抗日”的真實性。
實在是可惜,可嘆!
結語
楊文翰是一名堅定,純粹的革命者!他的犧牲,令贛江嗚咽,群峰低首,向英雄致敬!
(編者注:本文2774字,2022年第59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