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造訪雞冠山,是10年前的中秋。我到嵩縣參加人大工作研討會,行將結束的時候,主辦單位極力推薦,50多公里外有一個欒川雞冠洞,鬼斧神工,名動中原,堪稱伏牛山水的驚歎號。我本來就是醉心旅遊之人,特別喜歡生命在途中的感覺。經此提議,遊心大動,馬上驅車南下,直向欒川。當然,其中還含有一個私密原因:我在高中時有一個女同學,大學畢業之後分配到“欒川”文化館,據說已經當上了館長。15年未曾謀面,現在天假其便,道路通暢,舟車便利,自己小有所成,女同學春風得意,此去遊歷雞冠山,既可賞伏牛秋色,又能見所謂伊人,於情於景豈不兩全?
帶著有意顯擺的虛榮心驅車上路,欒川秋色自然格外迷人。清秋如洗,群山巍峨,藍天白雲和浪漫人心一樣輕快,1個小時後便進入欒川縣城。
四圍群山,綠意盎然,嬌小的縣城恰如一個安睡搖籃中的聖嬰,遠離塵氛和喧囂,在寧靜的幽夢中未曾醒來。豫西南的氣候已經接近了長江流域,充沛的降雨滋潤出山林的沁沁綠意,葉面上似乎總有珠光閃閃,與北方慣見的枯皺和乾澀,形成極為鮮明的反差。
風光絕佳,但玉人夢斷。當我千尋百覓找到縣文化館的時候,報出女同學的芳名,問遍男女老少,無不大搖其頭。看大門的老先生還專門打電話請教單位資深領導,最終確認在欒川縣文化館乃至該縣整個文化系統,新中國成立以來均沒有我渴慕一見的女同學——後來我才澄清,她在六百里之外的信陽潢川高就。真是差之一字,謬以千里啊!這件事無功而返,還讓我從此備受男同學奚落。
帶著落寞的心情匆匆返程,雞冠洞我是不能再遊了。對自然奇觀的造訪,需要敬畏,需要虔誠,需要源自心底的愉悅和專注。我不願心事重重地帶一臉愁雲,走進如幻似夢的雞冠洞。好在來日方長,總會實現這一夙願。
再訪雞冠洞,已是6年之後。暮春三月,在一個春光明媚的雙休日,約了幾個同伴,沿著二廣高速南下,專程造訪欒川雞冠洞。依然的群山環抱,依然的峰巒起伏。寧靜的欒川城春寒未退,但旅遊的旺季卻已提前到來。賓館客棧,商店景區,到處是南腔北調的遊客,到處是區號各異的車輛。我隨著絡繹的客流來到雞冠洞口,涼意沁沁,撲面而來。我卻躊躇不前,想打退堂鼓。一方面,我難以抵制洞中世界的誘惑。以前曾遊歷過許多南方溶洞,杭州的瑤琳仙境,張家界的黃龍洞,桂林的七星巖,千姿百態,精絕造化,但卻對北方溶洞知之甚少。眼前的欒川雞冠洞絕非浪得虛名,新華社原社長穆青揮毫題詞,盛讚之為“北國第一洞”;中國著名洞穴地質專家朱學偉教授評價它“景觀壯麗,堪稱北國第一洞府;成因獨特,正是國內首家龍宮”。我五百多里長途驅馳,本是專門為她而來,已到門前,怎能與夢幻奇景失之交臂?但另一方面,我卻為這不爭氣的雙腿暗自擔憂。老來遲暮,髕骨軟化,雙腿退行性病變,難以支撐我這凜凜一軀,又哪敢在這溼滑的溶洞內爬高上低?
但我依然禁不住大家的三哄兩勸,帶著忐忑走進了神仙洞府。雞冠洞,簡直就是一個不可想象的造化奇蹟!地質學的專業術語太過蒼白,很難描摹自然的奇偉瑰麗。唯有置身高闊的溶洞裡,近距離與一座座晶瑩的鐘乳默然相對,力排雜念,騰空心思,以虔敬之心感悟造化的奇蹟,你才會由衷讚歎自然偉力無比。盡職的導遊在一絲不苟地講解,景點的解說詞堪稱完美,每一個句子都精雕細刻,無懈可擊。但這種文字的精心雕琢,卻恰恰為洞中的奇景天成做了反襯。我感覺到,雞冠洞的鬼斧神工,人類語言根本無法描述。凝眸皆是神奇,出口便成低俗。恰如你身邊拔地而起的石筍石乳,頭頂高懸的飛瀉石瀑,晶光四射的巖壁石花,狀如螺髻的盤旋石柱……無聲無息,兀自在這裡生長了億萬年。窮盡語詞難狀其美,任何比喻都嫌蹩腳。這些石化的精靈,100年才增長一釐米。凝神靜聽,似乎隱隱可聞生命的呼吸。我忽然想起了著名作家喬葉的一部小說《最慢的是活著》,至此才似乎理解了書名的含義。是啊!再慢的成長也是成長,而且唯有緩慢,才是生命成熟的從容狀態,才是生命該有的正常節奏。枝頭被藥劑催熟的瓜果,無一例外,都在急不可耐地走向滅亡,用“快速”縮短了生命的長度。唯有篤定從容,才能展示生命的自信。雞冠洞中千姿百態的造化奇蹟,不急不躁,按照自然的規律自由吐納,從容成長,從而讓生命出落得精緻、美麗和潤澤。而洞外的萬丈紅塵,卻在朝三暮四的折騰中,速生速滅,到處都是粗疏、毛糙和乾澀的痕跡。
那一次遊覽雞冠洞,因為腿腳不利,更因為要潛心體味,我故意放慢了速度,和同伴拉開了距離,所以耗費的時間最長。臨出洞時步道變窄,一架金屬高梯搭在眼前,坡度很陡,登上去即是出口,但我已經耗盡了攀登的腳力,幾乎是被大家連推帶拉拖上去的。他們急行軍一般早就到了出洞口,不理解我為何“前倨而後恭”,竟突然轉變態度,看得那麼津津有味。我拍打著自己酸困的膝蓋,故作高深狀對大家說:良辰不能以酒食度之,深情不能以淺語傳之,美景不能以粗遊了之,如此神仙洞府,我怎能辜負上天的好意!
這一次又來欒川,是參加《河南思客》組織的作家採風,當然會舊夢重溫,再遊雞冠洞,設施完備已不能和當年同日而語。但卻意外發現了過去從未關注的一件事:雞冠洞本來因雞冠山而得名,卻因洞府的光芒四射,而遮蔽了本體的光輝,使雞冠山的名聲相形失色。對這種喧賓奪主的結果,雞冠山人心有不甘。“集中財力,全力打造,讓雞冠山品牌光彩照人。”雞冠洞旅遊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說。這位負責人誠懇而執著地解釋,雞冠洞僅僅是雞冠山風景區的亮點之一。整個風景區山水景觀星羅棋佈,我們不僅是點亮一盞燈,還要擦亮滿天星。讓整個雞冠山精彩紛呈,燦若星河。
沿著新修的步道拾階而上,穿過山門牌坊,在一派蔥蘢中漸入佳境。雞冠山的風光山色,已經和太行山大不相同,充沛的雨量讓四圍群山鬱鬱蔥蔥,呼吸道已感覺到明顯的溼潤。到淨塵亭恰是半山,我自覺停下腳步,倚欄小憩。舉目四望,層巒聳翠,幽谷騰煙。嵐氣繚繞著溼漉漉的青屏,嫋嫋中峰巒時隱時現。節令已近5月中旬,平原的櫻桃早已果熟蒂落,推車挑擔在街市上叫賣,而在此處卻是素花方謝,果胎初結。槐花如玉穗輕吐芬芳,山徑上一縷馨香沁沁襲人。雞冠山,雖然毗鄰城市,卻如世外桃源。明媚的陽光透過茂密枝葉,在步道上灑下斑駁的碎影。茂林修竹間一條曲折的小徑向山林更深處蜿蜒。隔離了喧囂,遮蔽了燥熱,寧靜和閒適主宰了世界。飛泉激石,泠泠耀虹;好鳥相鳴,嚶嚶成韻。在這樣的山林間徜徉,衣錦帶紫者會望峰息心,頓起掛冠之想;在這樣的巖泉畔流連,日進斗金者會窺谷忘返,甘願老於此鄉……
暮靄將起,從雞冠山拾級而下,穿過滿山翠綠,身心如同水洗一般清澈。又過淨塵亭,猛然覺得這三個字恰好與我的心思合拍。稍作沉吟,草成一副楹聯:
此地無塵,名利淨身外
我心有寄,山水足平生
當晚下榻在縣城的富源酒店。登臨樓頂平臺,我背倚著樓欄凝望,夜色沉沉,四圍群山顯出巍峨的剪影,嵯峨的山脊更像惟妙惟肖的雞冠。我驚異於這裡竟有如此絕佳的風光,我歎服於欒川山水竟是這樣地蠱惑人心。明天採風活動結束,我就要踏上歸程了,此刻竟有點戀戀不捨。但我清楚,對自己來說,這是一種不理性的情緒。這裡美景太多,誘惑太大,除了我已經造訪的重渡溝、雞冠洞、抱犢寨和天河大峽谷之外,還有老君山、養子溝、隱心谷,等等,哪一處都堪稱絕色,哪一景都勾魂攝魄。10年間,我已經三次造訪欒川,我發覺自己在一種情緒中越陷越深。必須下定決心,斬斷這一未了的情緣。因為,還有詩,還有遠方,國外的,省外的……我不能一而再、再而三地纏綿於此,長久盤桓。
但我自己知道,拒絕美麗是何等的不易!
(本文配圖攝影 《河南思客》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