吼孩子這件事情,無疑是新時代父母的一個緊箍咒。不吼,要花很多時間跟孩子磨,自己被活活憋出內傷;吼了,心軟、內疚、後悔的情緒又無比上頭。
- 當孩子百般磨蹭怎麼催都不管用時,
- 當孩子興奮過度上躥下跳好聲好氣勸不住時,
- 當孩子涎著臉嘻嘻哈哈根本不理會你的臉色時,
- 當孩子固執己見非要做一件當下做不了的事情時……
你說你能忍住不吼?
一嗓子能夠快、準、狠地解決當下的問題,哪位父母不想來一下呢?(總比動手好吧!)
你當然可以吼孩子,但是必須吼得有技巧,也不能踩紅線。這樣才能讓“吼”既不傷害孩子,還能警醒孩子,也能疏解自己的惱火和鬱悶。
那該如何做呢?果仁媽今天的文就來仔細聊聊。
首先,我們得區分一下“吼”和“吼罵”。
字典裡的定義:吼,發怒或情緒激動時大聲叫喊。其實就是聲音大,但當它與負面情緒的字眼相搭配,例如“吼罵”、“怒吼”,就會注入強烈的負面色彩。
我們可以忍不住吼孩子,但不能吼罵孩子。
吼前:力氣用在刀刃上
——頻率要節制
大家都知道,在語言溝通時,對重點部分適當提高音量,能起到突出、強調的作用,讓聽的人將注意力放在我們要傳遞的重點資訊上。
當我們想要對孩子強調一件事情時,提高音量吼一句,能快速達到效果。
同時,我們人類的祖先為了抵禦外敵,進化出了“負面偏差效應”,即我們會本能地傾向於關注負面的訊息。[1]當我們吼孩子的時候,其實就是在傳遞一種訊號:你馬上就要把我惹生氣啦!所以,用吼的,更容易讓孩子察覺“危險”(媽媽即將發火)。
但是,使用的次數要節制,不能天天吼,也不能事無鉅細地吼。吼多了,孩子反而不在意了。偶爾地吼,更有力量。
吼孩子也需要有一定的頻率,建議是吼完1次後,至少要表達4次對孩子的愛。因為,人總是需要4個好訊息,才能有效抵消1個壞訊息產生的影響。[1]
也就是說,你打了一次孩子,需要帶他去玩4次;你吼了一次孩子,需要送他4個玩具;你瞪了一次孩子,需要還他4個擁抱;你對孩子皺了一次眉頭,需要給他4個微笑... ...
這可不支援一次性全額完成,必須至少分4期。你說說,這抵消成本是不是有點高?
吼中:做好情緒管理
——用詞、表情要剋制
1、用詞要剋制
聲音可以大,但千萬不要進行人身攻擊,例如打擊、嘲笑、指責,也不要隨意貼上負面標籤。而是吼亦有導,引導的導,實現有效管教。
《中國少年報》的“知心姐姐”盧勤在一次演講上分享了自己學舞的經歷:
盧勤小時候特別喜歡跳舞,聽見音樂就起舞,充滿熱愛與自信。有一天,北京舞校來學校裡選苗子,盧勤是被選中的四人之一。
面試時,四位女孩並排。老師經過盧勤,打量了一下說:
“腿都不直,還跳舞呢!你看人家。”
輕飄飄的一句話,卻給了她沉重的一擊。此後,盧勤每次起舞,都會想起老師這句話。漸漸地,她不想跳了,自信和熱愛都沒了。再後來盧勤長大,看到很多跳舞很好的人,腿其實都不直,但並不影響他們的舞姿動人。
你看,人身攻擊與負面標籤會給孩子留下難以磨滅的陰影。這還只是用平常語氣說出來的,如果加上怒吼,殺傷力更是加倍。
吼+打擊,足以讓一棵茁壯的樹苗迅速枯萎。當我們忍不住要吼孩子的時候,傷人的話特別容易脫口而出,以下負面標籤千萬要小心。它們每一個都是一枚短箭,伴隨著吼叫刺進孩子的內心,雖小,卻深,也痛。
粗心、膽子小、不愛學習、貪玩、懶、胖、蠢、笨、自私、粗魯、心大、愛管閒事、沒長進,不會說話、不合群、比不過別人、讓人生氣、差勁、急躁、不沉穩、總惹事... ...
我們在吼的時候,應該將語言重點放在情緒表達+解決方法上,避免對人做評價(生氣的時候也說不出什麼好話)。既發洩了自己的情緒,又明確給出了要求,這是一次“優秀的吼”:
- 你可以快一點不!我要受不了了啦!
- 你看電視居然看了1個小時!天啊,你眼睛不累嗎?趕緊關掉電視!
- 我告訴你,你今天要是再遲到的話,我會很生氣,然後就沒力氣和你玩了!
段位高的家長,還會使用欲抑先抑或是逆向思維的吼法:
- 不要以為你長得可愛就能磨蹭,趕緊快點兒!
- 這裡怎麼有個小可愛還沒穿衣服!還要不要上學了?啊?啊!
- 你說說你,你哪哪都好,就是這個憋尿的毛病,快把我氣死!
2、表情要剋制
演講當中有一個”7-38-55法則“,指的是在溝通中,文字影響力為7%,有聲語言是38%,如語調、語速等;無聲語言則佔到了55%,包括外形、動作與表情。
在《淺析教師面部表情的作用》一文中,作者曾指出:
“學生往往比我們想象的更會察言觀色,並且常根據老師的表情來猜測老師對自己的感覺。他們對此極為敏感,不僅是對老師的一言一行很能領會,甚至還能揣摩老師自己有時也未曾注意的一些非語言行為。
不要瞪眼、盯、眯眼、斜視學生;忌用責怪、漠視的眼光。”[2]
孩子對大人的表情,是相當關注的。偶爾地皺眉、瞪眼,是一種適度的警示。但如果總是極大幅度地皺眉瞪眼,就會在無形中大大增強吼的破壞力量。可能家長只想使出三分的力氣吼一下,結果由於表情的助攻,變成十分的災難。
所以,控制好皺眉與瞪眼的幅度,能有效降低一次大吼對親子關係的破壞力。
在這裡,分享一下我個人的表情控制經驗:
實際中情緒一上來,那一瞬間本能的皺眉是很難遏制的。但我會迅速覺察到自己吼叫了,皺眉了,心裡會有一個念頭告訴自己需要舒展眉頭。在這個念頭驅使下,眉頭展平,瞳孔恢復。熟悉了以後,這個過程進行得非常快,可能不到一秒鐘。
但其實……我真正練好表情控制,是當我跟著同齡人一起步入抗皺大軍之後……自己的臉面還是更重要啊!!!
吼後:透過雙向共情更好地修復關係
華南師範大學心理學院教授陳俊在其博士論文中提出:有效的溝通技術,包括積極聆聽以及使用“我”的言語。積極聆聽,指的是父母表達對孩子的理解;使用“我”的言語,指的是父母引導孩子去理解父母。[3]
當然,在表達“我”的時候,語言宜簡潔準確,免得說太多了孩子難以消化。這種便是雙向共情。[4]
首先,當父母吼了孩子,孩子通常是恐慌、不知所措的應激狀態。父母在冷靜下來準備進行修復時,需要先讓自己與孩子共情,理解孩子的感受:
“對不起,媽媽剛剛情緒有些控制不住,兇了你,你是不是很害怕?”
這裡建議在事情發生後30分鐘之內,父母就要主動去找孩子道歉。如果時間久了,孩子回過神來,可能已經自己用玩具等轉移了注意力,也就是選擇了自己療傷,這時父母再去道歉的效果就沒有那麼好了。好比磕碰受傷了,第一時間處理總是能獲得最好的預後。
其次,父母要幫助孩子找回掌控感。適度的掌控感,是孩子內心自信與力量的來源之一。父母吼了孩子,孩子會覺得這件事是否特別特別糟,是否都是自己的錯,父母是否不再相愛,自己是否會被拋棄……從而內心充滿無力感。
我們可以從原因、現狀、對策、預估這四方面出發,跟孩子說清楚,讓孩子知曉事情的全域性,重新獲得對事情的掌控感。這也是讓孩子理解父母的過程。
舉個例子:
“媽媽發脾氣,是因為和爸爸之間有一些意見不一樣。所以,這和你沒有關係,是我和爸爸之間的問題。你只是因為剛好在弄我的頭髮,我不太舒服,這個情緒加起來,我就爆發了。你也知道媽媽不太喜歡被抓頭髮啦。”——交代原因
你現在想和我玩呀?可能我今天晚上不太行,我現在情緒還沒有完全恢復,有些累。——交待現狀
現在也晚了,我們睡覺吧。讓我好好休息一個晚上,明天我會恢復的。爸爸媽媽明天會商量出好辦法的。你放心,爸爸媽媽都愛你。——交待對策和預估
當孩子找回掌控感,他知道事情沒有那麼糟,確定了自己仍然被愛、父母仍然相愛,他的內心將會重新充滿安全感。
同時,他也觀察到了如何較好地面對自己產生的負面情緒,以及理解他人的負面情緒、提高承受力——他終歸要走進社會,不可能總是被輕聲細語地對待。
所以,在頻率節制、尺度剋制的前提下,父母當然可以吼孩子。
如果把家庭生活比喻成一曲祥和的樂章,科學地吼則是偶爾飆起而不會唱破的高音。高音彰顯了樂章的渾厚祥和,而祥和的樂章又使得高音如此難忘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