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時,永別了,靈其有知,將永遠擁抱你,望你學我之所學以慰我。”這短短25個字的遺言是羅亦農留給李哲時最後的溫情,李哲時只能看著信件失聲痛哭,他們才僅僅新婚兩個月!
他的故事要從湖南省湘潭縣易俗河鎮的一個叫雷公塘的小村子說起。
1902年5月18日,湖南省湘潭縣易俗河雷公塘誕下了一名男嬰,父母期望他能一生善良,便給他起名為“善揚”,這就是後來的羅亦農。
羅亦農起初也是循著舊社會的路子,七歲遵循父親的遺願進入私塾讀書,11歲的時候清政府已經滅亡,他又進入了新式學堂讀書,此時的羅亦農已經可以說是接受了十分時髦的教育了,接下來他做的事那可就是年少的我們做不來的了。
1916年,14歲的羅亦農考入了美國人辦的一所教會學校——益智中學,他馬上就加入了“學生自治會”,剛入學不久後的他就幹出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情——進行搗毀焚燒日貨的鬥爭,受到校方嚴重警告,在校不到一年就於1917年憤然退學了。
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後,羅亦農不顧父母的反對,離開家鄉來到上海,勤工儉學,在上海期間他大量閱讀了《新青年》《勞動界》等進步報刊,對馬克思主義以及許多新思想有了粗淺的認識,同時他還認識了《新青年》的創辦者陳獨秀。
1920年春天的一個上午,陳獨秀的寓所外響起了一陣輕緩又略帶遲疑的敲門聲,站在門外的是一位高大魁梧的陌生男子。陳獨秀熱情地接待了他,初次見面,羅亦農將他家裡的情況和他為什麼要不顧父母反對來到上海尋求革命和真理等等一股腦的宣洩出來。
雖然兩人的對話十分短暫,但兩人卻是相談甚歡,陳獨秀被這位18歲少年的心中的烈焰所打動過,還叮囑羅亦農沒事一定要常到這裡來看他。
1920年8月,漁陽裡的一座小院突然熱鬧起來,一批學生帶著行李來到這裡,這裡對外宣稱“外國語學社”,外國語學社是陳獨秀、俞秀松、李漢俊、施存統、陳公培等為了培養赴蘇學生而創辦的,向學生們教授英、俄、法、日四門語言教學,還將《共產黨宣言》作為必修書目。
羅亦農就是這個熱鬧小院裡的學生,朝氣蓬勃的羅亦農很快成為了這裡的活躍分子,他也是在這裡成為了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的首批團員。
1921年5月,在“外國語學社”學習努力、成績出色的羅亦農,被上海中共早期組織選派,與劉少奇、任弼時、蕭勁光等同志一起成為第一批遠赴蘇俄留學的學生,他們進入了莫斯科東方勞動者共產主義大學(東方大學)學習。
來到莫斯科的羅亦農很快就學會了俄語,已經能夠用流利的俄語與老師在課上交流了,並且能夠獨立閱讀新的雜誌期刊。甚至剛剛拿到列寧的最新著作,羅亦農便能將其翻譯成中文,並且講解給同學們聽,他的寢室成為了第二課堂。
儘管當時的莫斯科是社會主義的搖籃,但是卻不為西方帝國主義國家所容,在外部受到西方帝國主義國家的封鎖,經濟蕭瑟,人民生活困難。羅亦農等留學生白天需要上課學習,到了晚上還要去街上站崗,週末的時候還需要到工廠去當勞動工人,生活十分艱苦。
生活上的捉襟見肘、飢寒交迫已經讓他們不堪重負,可莫斯科的冬天還是那麼不盡人意,徹骨的寒風彷彿一根根冰刺刺入人的骨頭,然後深入骨髓,以至於磨滅了許多人曾經的熱血,許多人紛紛打了退堂鼓。這個時候,羅亦農和大家說到:
我們要將吃苦作為磨礪意志的必修課,我們來到這裡學習,不是為了一個什麼,拿一個學士學位,拿一個碩士學位作為自己晉升的階梯,我們的目的就是學習蘇俄的經驗,將來回去幹革命,推翻帝國主義統治,是我們的國家得到獨立,人民得到解放,這就是我們學習的目的。
1921年年底,東方大學中國班建立黨的組織,羅亦農同志由青年團員首批轉為中共黨員,同時因為他學習刻苦、成績優異、組織能力強、在學生中威望很高,同學們推選他擔任中共旅莫支部書記。也就是在這個時候,羅亦農成為了劉少奇的入黨介紹人,向組織介紹劉少奇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23年初,當大批中國革命青年來莫斯科學習時,羅亦農因學習刻苦,俄文基礎好,又被推選為莫斯科東方大學中國語言組書記,專門從事留蘇中國學生的組織工作,另還兼任中國班的唯物論教授和翻譯。
1924年是具有歷史性意義的一年,這一年,經過共產國際和中國共產黨的努力,國父孫中山提出“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這個當時中國最大的政黨宣佈與中國共產黨合作,欲一起開展國民大革命,反對帝國主義打到軍閥,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民主。
由於革命鬥爭的需要,當時的中國共產黨急需一批黨員骨幹加入到革命事業之中,遠在蘇俄的羅亦農收到了組織的安排,趕忙準備回國事宜。
1925年4月,羅亦農同志從莫斯科回到國內,立刻投入火熱的鬥爭,他已經成為了能夠獨當一面的黨的幹部了。
1925年5月,被黨中央派赴國民革命的中心廣州,參加第二次全國勞動大會的籌備。會後他留在廣州,任中共中央廣東臨時委員會委員,兼任中共廣東區委宣傳部部長。
1925年5月30日,上海五卅慘案發生後,他參與領導了著名的反帝大罷工——省港大罷工。在罷工中,他站在鬥爭最前列,親自起草言簡意明、通俗易懂的傳單,揭露帝國主義的罪行,啟發工人群眾的覺悟,鼓舞工友的鬥志;他成功協助罷工委員會,採取妥善措施,解決了進入廣州的20多萬香港罷工工人的食宿問題。
參加人數達25萬的省港大罷工,是中國工人運動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政治大罷工。羅亦農同志為這次罷工鬥爭的勝利在理論上和實踐上都作出了重要貢獻!
1925年秋天,北京西城的新街口東街68號,我黨歷史上第一所黨校在這裡誕生了,對外宣稱是“北京職業補習學校”,實際上是南陳北李之一的李大釗用來培訓黨員幹部的。
眾所周知,校長可是一個學校靈魂的奠基者,而且這還是中國共產黨的第一所黨校,究竟該讓誰來擔當這個大任呢,李大釗的心中其實早已經有了答案。
1925年10月,羅亦農從廣東北上,出席黨的第四屆中央執行委員會第一次擴大會議,會後羅亦農收到了李大釗的邀請,興高采烈的答應了李大釗,由他來當這個我黨第一所黨校的首任校長。
沒幾天,羅亦農便搬進了學校裡,與同學們同吃同住,更是為了教學事務常常廢寢忘食,可以說是殫精竭慮。他的授課邏輯嚴密,活潑幽默,深受學生們的喜愛,他急切地希望將自己在蘇俄學習到的全部知識傳授給同學們。
然而,事與願違,僅僅兩個月之後,羅亦農便被中央安排到上海,擔任上海區委書記,組織領導上海的工人運動,先後進行了200餘次大罷工。
同時,羅亦農還秘密舉辦了訓練班,培訓了近100多名骨幹人員,並迅速恢復和擴大了黨的組織,為革命積聚了力量。使全區黨員人數由原來的1300人增至2500人,為上海工人武裝起義作了思想上、組織上的準備。
為打破革命處於低潮的江浙地區的沉寂局面,羅亦農決定在上海舉行武裝起義。隨後,1926年10月和1927年2月,兩次領導上海工人舉行起義,但均未成功。
但是,失敗並沒有讓年輕的羅亦農感到沮喪和絕望,反而讓他變得愈加奮勇。
1927年3月21日,第三次起義以全市舉行總同盟罷工、罷市、罷課的形式開始,隨即轉入武裝鬥爭。
參加總同盟罷工的工人漸漸達到了80萬。他們奮不顧身,英勇戰鬥。羅亦農協助起義總指揮周恩來精心謀劃、周密部署,還親臨一線指揮作戰。
在這過程中,陳獨秀曾因為戰鬥太過激烈且久久不能取勝,曾命令羅亦農立即停止起義。面對這位自己的啟蒙恩師和黨的領導人,羅亦農並沒有盲目跟從,而是像亞里士多德那樣“吾愛吾師,吾尤愛真理!”羅亦農仔細評估了敵我力量,根據事實實事求是地做出了判斷,選擇堅持鬥爭!
最後,經過30個小時浴血奮戰,工人糾察隊終於佔領除租界以外的上海市區,取得第三次武裝起義的勝利。
就在上海第三次武裝起義勝利後不久,蔣介石這個不速之客乘坐軍艦來到了上海。
此時的蔣介石因為北伐獲得了極高的威望,並且已經壟斷了國民黨的軍權,還頻頻與帝國主義互動,勾結帝國主義建立軍事政府實行獨裁的野心已經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悍然撕毀國共合作協議,一時間中共黨員和工人糾察隊遭到了慘不忍睹的大屠殺!
1927年8月,出席黨的八七會議,主張用革命的、武裝的手段反對國民黨反動派的屠殺政策,當選為中央臨時政治局委員。
1927年11月,羅亦農出席在上海召開的黨中央擴大會議,並在會上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政治局常委。
當時,他在上海的名聲很大,早就已經被懸掛在國民黨的死亡名單上了。組織上當即要求他,馬上撤離上海,保護好自己的安危。
1927年底,羅亦農再次回到上海,帝國主義和國民黨反動派都在懸賞追捕他,特務、暗探、叛徒、巡捕,無時無刻不在尋覓著他的蹤跡。
但他把個人安危置之度外,勇敢機智地應付各種複雜情況,繼續不辭辛勞地奔波著,在一片血雨腥風中尋找失散的同志,恢復和重建黨的組織。
1928年4月15日上午,時任中共中央秘書長的鄧小平來到上海,去到位於戈登路的望志裡與羅亦農會面。辦好事情後,因為羅亦農事務繁忙,鄧小平便匆匆離開了。
來到樓下的鄧小平習慣性地看了一眼負責望風的鞋匠,之間鞋匠的手指做出了暗號,鄧小平不敢做任何停留,壓低鴨舌帽,加快腳步,立馬離去。
離開途中,鄧小平與特務擦肩而過,僅僅一分鐘之後,羅亦農的房門邊被踢開,羅亦農因叛徒的出賣不幸被捕了。
在獄中與敵人進行了堅決鬥爭,並寫下絕命詩:
慷慨登車去,相期一節全。殘軀何足惜,大敵正當前。
表現了一個共產黨員視死如歸的革命氣節和崇高品格。
4月21日,羅亦農在上海龍華從容就義。他把滿腔熱血獻給了中國人民革命事業,犧牲時年僅26歲。
2002年,羅亦農誕辰100週年座談會上,胡錦濤稱讚:
羅亦農是為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事業作出傑出貢獻的革命先驅,是中國共產黨早期的重要領導人之一,是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著名的工人運動領袖。
2009年,羅亦農被中央宣傳部、中央組織部等11個部門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
羅亦農是我黨歷史上第一個犧牲的政治局常委,是我黨革命事業的巨大損失,他是以為艱苦奮鬥,不怕犧牲的優秀的共產主義戰士,是偉大的共產主義理論家,是我黨早期優秀領導人之一,為人民革命事業奮鬥了一生,值得我們永遠銘記!
感謝閱讀!
這裡是翰林太史說歷史,講述歷史文化,凝聚文化力量,弘揚時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