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業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智慧製造是我國製造強國建設的主攻方向,關乎我國製造業質量水平及未來製造業全球地位。智慧製造發展重在把握時代特徵、立足製造本質、緊扣智慧趨勢。當前,我國處於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與加快高質量發展的歷史交匯點,機遇與挑戰並存,製造業市場需求加大但供給適配度不高,產業鏈供應鏈顯著最佳化但穩定性面臨挑戰,綠色智造形成共識但資源環境要素約束趨緊。本文以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為指導,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為引領,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提出並思考新形勢下我國智慧製造發展的五大目標措施。
智慧製造發展呈良好態勢
我國對智慧製造重視程度在不斷加大。為貫徹落實製造強國戰略,牢牢把握智慧製造這一主攻方向,近年來,工業和資訊化部聯合相關部門先後釋出了《智慧製造發展規劃(2016-2020年)》《智慧製造工程實施指南(2016-2020)》《國家智慧製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2015年版、2018年版)《“十四五”智慧製造發展規劃》等政策檔案,結合當前經濟及產業發展需求,以製造本質需求為出發點,提出了具體目標、四大重點任務、六大行動,給各地制定自己的產業規劃以明確的指引,為智慧製造發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支援,不斷完善了國家推進智慧製造的頂層設計。
近年來,我國智慧製造發展呈現良好態勢,供給能力不斷提升,智慧製造裝備市場滿足率超過50%,主營業務收入超10億元的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達40餘家。推廣應用成效明顯,試點示範專案生產效率平均提高45%、產品研製週期平均縮短35%、產品不良品率平均降低35%,湧現出離散型智慧製造、流程型智慧製造、網路協同製造、大規模個性化定製、遠端運維服務等新模式新業態。此外隨著智慧製造相關技術的快速發展,並在消費升級、要素成本上升、環境約束加劇等因素的影響下,我國企業對智慧製造的需求日益增強,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智慧製造需求市場,加快向智慧轉型已成為產業界的共識。
與此同時,智慧製造關鍵核心技術存在短板、智慧製造裝備和技術嚴重依賴進口、智慧製造系統整合度不高、智慧製造標準體系仍需完善、智慧製造領域高素質人才缺乏問題依然存在。
2021年,機械工業經濟管理研究院與北京經開區聯合對區內500餘家規模以上製造業企業開展智慧製造成熟度評估,走訪並收到有效調研問卷100份,並對4家代表性企業進行了深度診斷,發現了企業智慧製造轉型過程中存在的個性問題。北京經開區作為國內綜合實力領先的產業聚集區,其問題具備典型代表性,折射出我國企業智慧製造轉型過程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主要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企業認識不足,缺乏頂層設計和組織;智慧化應用技術不夠深入;關注技術單點最佳化,輕視製造系統的整體提升;資訊系統應用只關注部分生產環節,輕視設計研發;資料孤島嚴重,互聯互通度低,應用效果不明顯。
新形勢下發展智慧製造五大措施
第一,堅持市場主導,構建智慧製造發展生態。
發揮政府部門的引導職能。加強組織領導,把智慧製造作為我國製造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方向,完善頂層設計和宏觀指導,加強統籌協調,開展智慧製造前瞻性、戰略性重大問題研究,提升央地協作,鼓勵地方出臺配套政策和法律法規,引導各類社會資源聚集,形成系統推進工作格局。建立智慧製造重點領域專案佈局引導機制,以各地產業園區為載體,深入推進兩化融合、軍民融合,創新軍用、民用科技等成果雙向轉化機制,鼓勵企業結合自身實際加快實施智慧製造,持續做好安全生產和環境保護工作。
推動產業鏈協同發展。鼓勵分行業組織開展各類智慧製造供需對接活動,推動智慧製造裝備製造商、系統整合商、整體解決方案服務商與需求企業進行對接,以區域為單位,推動區域內自主可控裝備、系統、軟體示範應用。鼓勵各地組織面向中小微及專精特新企業的智慧製造推廣活動,引導中小企業積極應用智慧製造新模式提升發展競爭力。鼓勵和支援有條件的地區和行業協會組織開展智慧製造經驗交流會、現場推進會等活動,引導和帶動本地區、本行業提升智慧製造水平。
第二,堅持融合發展,搭建智慧製造產業平臺。
重視智慧製造基礎平臺建設。圍繞建立自主可控的產業體系,聚焦短板技術、裝備、系統、軟體,組織實施工業強基工程、高階裝備研製趕超工程和關鍵技術攻關工程,加快攻克高階數控系統、精密感測等智慧製造核心技術基礎與關鍵部件,全面突破設計、工藝、試驗、檢測等一批關鍵共性環節。加強智慧製造標準建設,鼓勵智慧製造領域行業重點企業實施技術標準戰略。鼓勵行業組織、地方政府、產業園區、高校、科研院所、龍頭企業等建設智慧製造創新中心,組建智慧製造創新引擎研究院,搭建智慧製造共性技術研發、檢驗檢測等公共服務平臺。加快工業支撐軟體發展,提升工業軟體支撐能力。加快推進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5G、IPv6等新一代資訊基礎網路建設,不斷完善工業物聯網基礎設施建設。鼓勵公共性技術研發平臺提供工業設計、管理諮詢、合同研發、檢驗檢測和宣傳推廣等服務,支援科研院所、高校向市內企業開放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
積極開展智慧製造大應用系統。進一步落實國家關於深化製造業與網際網路融合發展意見,科學發揮網路連線作用,加快發展推動生產供應、製造與流通服務的資訊化、資料化、智慧化程序。面向企業層面,應大力發展數字化設計、數字化製造、產品全生命週期管理等智慧製造工業軟體,創新開發面向智慧製造單元、智慧生產線、智慧車間、智慧工廠建設的新型系統解決方案,構建資訊物理系統參考模型和綜合技術標準體系;面向行業層面,應大力推進工業網際網路發展,推廣行業智慧製造系統解決方案,整合產業要素資源,促進全產業鏈整體最佳化,發展網路化協同製造等新生產模式,服務並推動製造業從自動化向自主化演進。支援軟體和網際網路企業與製造企業建設基於網際網路的“雙創”平臺,鼓勵建設工業雲、大資料等技術整合應用大平臺,為各地中小企業提供標準化、專業化的軟體與網路系統解決方案。
第三,堅持系統創新,健全智慧製造創新體系。
加快新技術進一步融合。隨著移動網際網路、雲計算、大資料、區塊鏈、物聯網等新一代資訊科技全面滲透,現代製造業的感測器、智慧儀控系統等核心裝置和高檔數控機床、機器人、3D列印裝置等高階智慧裝備,數字化車間、雲製造平臺等系統平臺,技術與製造業深度融合。網際網路新技術將重構產業價值鏈和生態圈。
搶佔技術標準制高點。推進企業、行業標準,完善國家標準,搶佔國際標準制定制高點。重點制定、修訂國家智慧製造專項標準,將技術標準作為智慧製造發展的規範引領,與企業共同開展智慧製造共性基礎、行業應用標準體系研究及試驗驗證。
第四,堅持安全可控,最佳化智慧製造要素配置。
提高土地綜合利用效率。集約用好我國現有工業園區空間資源,使其成為新型增量的重要載體。支援各地因地制宜,從投入產出強度、能耗、水耗等方面,提高專案准入門檻,提高土地集約利用水平。鼓勵研究差別化的工業用地二次開發利用政策,綜合運用規劃、土地、資金等手段,採取收回、回購、置換等方式盤活土地資源,為智慧製造轉型升級發展儲備空間資源。
創新資金支援方式。一方面各地應充分發揮財政資金作用,積極對接國家相關支援政策,充分發揮財政資金槓桿作用,引導社會資本及專業機構投資於智慧製造重點領域,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另一方面,鼓勵出臺相關政策,拓寬企業融資渠道,拓寬金融資源向實體經濟企業聚集的有效途徑,發揮金融對技術創新的助推作用,加強國家重大科技專案、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對智慧製造領域的支援。落實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和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支援政策。進一步發揮政策性金融和開發性金融的作用,加大金融對產業轉型升級的支援力度,支援金融機構在業務範圍內透過銀團貸款、出口信貸、專案融資等多種方式,為市場前景廣闊的骨幹企業提高生產自動化、智慧化水平開展的技術改造和裝置更新提供資金支援,為符合條件的企業建立國際化研發、生產體系及品牌推廣搭建金融服務平臺。
第五,堅持系統推進,保障智慧製造協調發展。
完善專案支撐服務體系。圍繞資訊化與工業化融合、品牌質量建設、工業設計水平提升等方面,搭建多種形式的產業投資互動與對接服務平臺,輔助專案發現、孵化和推廣,推動關鍵環節實現突破。支援行業聯盟、技術服務組織、國際標準化組織等服務機構發展,以智慧製造為重點,開展技術標準、資訊化與工業化融合管理標準的創制服務活動。加強智慧財產權創造與管理,建設專利資訊利用等智慧財產權公共服務平臺,加強重點領域的專利組合佈局及專利池建設。
組織重點領域人才引育。引導高校招生計劃向本科電子資訊類、機械類、材料類、海洋工程類、航空航天類和高職裝備製造大類、電子資訊大類等對應制造業十大重點領域的相關專業傾斜,提高重點領域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比例,鼓勵招生單位擴大製造業重大基礎研究、重大科研攻關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培養規模。發揮企業在職業教育中的重要辦學主體作用,鼓勵智慧製造企業與學校合作共建人才培養基地和實訓基地,建立健全以企業為主體,各類院校和科研機構為支撐,培訓機構為輔助的多樣化人才培育體系,搭建產學研相結合的創新人才培養平臺,建設一批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加快引進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有望形成持久經濟增長點的相關領域創新創業領軍人才和急需人才回國就業創業。
深化對外交流合作。加強與相關國家、地區及國際組織的交流,開展智慧製造技術、標準、人才等合作,及時跟蹤把握全球智慧製造發展趨勢,在全球範圍集聚智慧製造資源要素。鼓勵跨國公司、國外科研機構等在華建設智慧製造研發中心、示範工廠、培訓中心等。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推動建立資料資源產權、交易流通、跨境傳輸和安全保護等基礎制度和標準規範。依託共建“一帶一路”倡議、金磚國家合作機制、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等,加強與國外領軍企業的戰略合作,面向重點領域、重點地區精準性、系統性推進智慧製造,提高合作發展水平。鼓勵智慧製造裝備、軟體、標準和解決方案“走出去”。
促進區域產業協同聯動發展。一方面充分發揮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先行先試優勢,推動相關先行先試政策向智慧製造重點產業傾斜,建立適於智慧製造要求、具有時代特徵的發展機制。另一方面,促進區域智慧製造聯動發展,鼓勵地方創新完善政策體系,探索各具特色的區域智慧製造發展路徑,推動跨地區開展智慧製造關鍵技術創新、供需對接、人才培養等合作。探索建立共享共擔和資質互認機制,推動建立共建園區產值分計、節能減排、稅收分享等利益分配和責任分擔機制,建立疏解承接企業生產許可等資質互認制度。
作者系機械工業經濟管理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研究員 徐東華
來源/《經濟》雜誌-經濟網
編輯/譚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