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間最溫暖的光,莫過於窮困潦倒時受到的庇護之所、果腹之食,而這世間最漆黑的夜,無非是為一己私慾對恩人的刀劍相加,戕害不辜。
童話中《農夫與蛇》的故事人盡皆知,好心的農夫最後卻死於所救的毒蛇的口中,可童話中的故事畢竟距離我們很遙遠。
而在2001年,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王吟秋先生慘死家中,則是真真切切地上演成為了一出現實版的 “農夫與蛇”。
謙謙君子、德藝雙馨,這是世人對王吟秋先生的評價。
王吟秋先生是上世紀80年代後“程派青衣”的代表人,一曲《鎖麟囊》更是讓王吟秋先生紅遍祖國的大江南北。
王吟秋出身寒門,12歲時,就不得不外出家門討生活,經常是靠著好心人的接濟才能吃上一頓飽飯,而也就是這些在王吟秋生命中擦肩而過的好心人,卻為他留下了一顆顆善的種子。
生活對年幼的王吟秋來說無疑是痛苦的,但是,王吟秋也有他自己的生活之光。
記憶裡,每逢重大節日,敲敲打打的京劇表演總能帶給這些深陷貧困的人們難得的歡樂,而最為重要的是,每每在一場演出過後,這些表演的京劇班子除了一口飽飯外,還能獲得豐厚的報酬。
雖然,在那個年代雖然戲子仍被誣陷成“下三濫”的職業,但是此時吃不飽飯的王吟秋想的是,只要能登上臺,養活自己絕無問題。
而在機緣巧合下,王吟秋拜入當時的旦角名角王幼卿門下,開始學習京劇中的青衣。
按照當時的習俗,一個成名師傅可能要帶十幾名徒弟,對於這些剛剛入行的“小娃娃”來講,成角之路,就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
但是,王吟秋卻是那個靠著勤勞苦練,成為眾弟子中最快突破獨木橋的人。
對於12歲外出,無依無靠的王吟秋來講,進入了京劇班子,就相當於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更何況這還是他一直所熱愛的京劇。
憑藉一股子韌勁,加上不分晝夜的苦練基本功,王幼卿很快喜歡上了這個起的最早睡得最晚的小徒弟,將自己一些唱腔技巧悉數交給了王吟秋。
而王吟秋也不負眾望,在得到師傅真傳後,更加勤學苦練,迅速成長,很快便成為眾多師兄弟中第一個登臺表演的“小青衣”,一時間風生水起。
1943年,學有小成的王吟秋跟隨王幼卿一起加入了馬連良所主持的“扶風社”。然而,在這裡,一直順風順水的王吟秋卻撞到了自己的第一堵“新秀牆”。
“扶風社”是當時的京城大社,老北京的名角也大多匯聚於此,王幼卿、劉硯亭、馬連昆、董俊峰等臺柱子撐起了“扶風社”的一線演出陣容。
雖然,此時的王吟秋已經小有名氣,但和各位角相比,他也只是處於一個“半吊子”的狀態,平日裡跟著各位角的身後打打雜,學習各位老師的臺上功夫。
經歷了一段時間唱唸做打的磨練,王吟秋逐步成長起來,並開始承擔了“扶風社”的二牌旦角。
不過,由於王吟秋長時間學習不同角色演出風格,沒有自己固定的演出風格,以至於登臺表演中一顰一簇之間顯得拘謹乾澀,在不自覺在流露出一些不自然,而這一切也被老恩師王幼卿看在眼裡。
1945年,為了幫助已經定位青衣的王吟秋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表演風格,在王瑤卿(王幼卿的伯父)的介紹下,王吟秋正式成為當時京城四小旦之一的程硯秋先生的弟子。
在京劇行當中,極少有同種行當去拜兩位不同的名師。一來,一旦師承一名角的風格,再改過來十分困難,二來,這種外來弟子,往往會在自己的親傳弟子之間引起事端。
而王吟秋在王瑤卿和王幼卿兩位名師的幫助下拜入程硯秋門下,足以證明他足夠優秀。
拜師程硯秋之後,王吟秋十年如一日的刻苦練功,對待其他師兄弟謙虛隨和,對待程硯秋更是尊敬有加,就像對待自己的父親一樣。
這種真誠相待的相處模式加上王吟秋自身的努力和天賦,讓程硯秋先生徹徹底底喜歡上了面前的這個孩子,將王吟秋視為己出,各項技藝無不傾囊相授。
師傅不遺餘力地栽培加上王吟秋本身的努力,使得王吟秋短時間內就找到適合自己演出風格,並逐步掌握程派京劇的關鍵技藝。
而事實也證明王吟秋並沒有辜負程硯秋的期望,程派京劇的經典曲目《鎖麟囊》、《鴛鴦冢》、《荒山淚》、《三擊掌》等曲目在王吟秋的演繹下也做到分寸拿捏準確,舉止有譜。
此時,正是京劇表演百花齊放的年代,王吟秋憑藉出色的青衣表演,逐步接過程硯秋先生的接力棒成為程派京劇的第二代傳承人。
而王吟秋先生也在1951年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南軍區京劇團,也正是奠定了京劇表演藝術家的基礎。
在數十年的演藝生涯中,王老先生表演了數千段的京劇曲目。或許是對這一路成長的感恩,又或者是在幼年時對遇到無數好心人的感動,在眾多京劇曲目中,王老對《鎖麟囊》情有獨鍾。
《鎖麟囊》引自劇說《只麈譚》,經過恩師程硯秋先生的改變,主要講述了一個善有善報的故事:
貧苦少女趙守貞因出不起嫁妝無法嫁人,卻恰巧路遇薛氏千金薛湘靈。薛湘靈便將自己裝滿金銀首飾的鎖麟囊贈與趙守貞。
幾年後,薛湘靈家道中落,又因一場洪水與家人失散,從富家小姐淪落成打雜傭人。
一天,薛湘靈突然發現主家少爺玩的球,竟是自己當年那隻鎖麟囊,再一打聽,原來夫人就是當年的貧苦民女趙守貞。
時隔多年姐妹再次相見,二人相擁而泣。最終,薛湘靈也在趙守貞的幫助下,與家人團聚。
故事本身平淡無奇,但是全篇故事將善有善報的信念貫穿始終,加上王老極富感染力的唱腔,在獲得與觀眾的共鳴時,自己也完全投身《鎖麟囊》中,最後美好團圓的結局也彰顯了世間大愛。
初聽不知曲中意,再唱已成曲中人。王老拜師之前缺衣少糧,一貧如洗,像極了最開始的趙守貞。而自從拜師王幼卿,就像得到了鎖麟囊,之後更是一路貴人扶持成就了今天的自己。
知恩就要圖報,王老深知自己並不是這世間唯一的“趙守貞”,深受《鎖麟囊》影響的他,也一直以《鎖麟囊》中善行的精神幫助了許許多多的“趙守貞”。
無論是在工作中積極扶持青年才俊,真正做到傳道、受業、解惑,還是在生活中隨手一善,將陽光灑向需要幫助的人,可以說王老在用行動上演真實的《鎖麟囊》。
然而,可能王老自己也沒有想到,自己不斷在現實中上演一出出《鎖麟囊》,但沒成想,這最後一曲《鎖麟囊》卻讓自己丟了性命。
2001年,年過七旬的王老遇到了一個愁眉苦臉的山東大漢——戰慶華。
戰慶華當時流落街頭,王老看著眼前的7尺男兒,好像是“待出嫁”的趙守貞,不經意間動了惻隱之心。
經瞭解,戰慶華孤身一人從山東鉅野縣老家到北京打工。由於人生地不熟,隨身帶的錢很快就被花光了。
現在,工作遲遲沒有著落,吃飯都成了問題,本想掙了錢回老家,現在卻連家都回不去了。
聽了戰慶華的遭遇,王老很是同情,就給了他一些食物和錢財,希望他可以度過這一段難關。
本想是一次此處不留聲的善舉。但是,王老沒想到,自己的這次善行,居然被有心之人盯上了。
原來,很早以前,戰慶華就在山東老家有一個未婚妻。多年來,雙方一直因為彩禮問題爭執不下,沒能完婚。
戰慶華此次到北京打工,就是想賺一些女方要求的彩禮錢。而他沒想到,這一趟北京之行,自己不僅一毛錢都沒有賺到,反而差一點回不去家。
而王老給的錢,也只夠回山東的路費,根本沒法兌現女朋友的彩禮錢。
於是戰慶華看著王吟秋家牆上的字畫以及住著的大房子,一股邪念油然而生。
2001年10月20日下午3點,戰慶華再次來北京“拜訪”王吟秋。
面對昔日恩人,戰慶華此行並非報恩,而是單純地想要向王吟秋“借點錢”。戰慶華翻越王老家的牆,拿著個錐形地溫計鑿碎了窗戶。
突然出現的戰慶華著實讓王老吃了一驚,更令人不悅的是這個人居然是扒窗戶進來,而戰慶華進來的第一句話就是,要錢。
古往今來,但凡有求於人都是彬彬有禮地登門拜訪,而如今,戰慶華卻和強盜一樣翻窗而入,而昔日王吟秋有恩於戰慶華,如今戰慶華的無理要求更是寒了這個老人的心。
面對王老的拒絕和對自己下的逐客令,戰慶華並沒有選擇離開,要錢不成,顏面受損的他也是瞬間暴怒。
此時,王老先生獨居於此,家中也沒有其他人,而王老已經70多歲,戰慶華見既然索要不成,那就來硬的了。
面對昔日的恩人,戰慶華沒有任何心慈手軟,直接從廚房拿起來菜刀威逼王老將值錢的財物全都交出來。
望著眼前這個凶神惡煞的男人,王老萬萬沒想到,自己本想上演一出《鎖麟囊》,結果竟然反被恩將仇報。
據戰慶華事後交代,面對自己的威脅,王老也並沒有任何妥協,一邊搶奪戰慶華手中的菜刀,一邊不斷地向外面呼救。
王老拼命反抗,雖有當年在臺上摔打的底子,可是此時畢竟年老氣衰,在爭鬥中,多次被戰慶華砍傷,自己的呼救聲也逐漸地失去了氣力。
眼見王吟秋逐漸喪失了抵抗,失心瘋一樣的戰慶華並沒有管血泊之中的王吟秋,反而在王吟秋家大肆翻找,把能拿的全都拿走了。
其中包括1000元現金,金銀首飾,王老平時練戲曲用的VCD和光碟,甚至連王老的刮鬍刀都一併順走,然後逃之夭夭。
而重傷的王老因為失血過多,也在不斷微弱的呼救聲中身亡。
王老因為平時過的就是閒雲野鶴一樣的生活,直到28號,一位友人拜訪,才發現王老已故去多日。
由於王老先生平日一向待人和善又廣為助人,為其弔唁的人自發組成了請願隊伍,請求警方儘快破案,嚴懲兇手。
經過警方的現場調查取證,匪徒入室搶劫殺人痕跡明顯,但是,王老身負重傷,死狀慘烈,也不能完全排除仇殺的可能。
戲劇性的是,在得知王老有被仇殺的可能性時,王老的同事很快向警方檢舉,同屬“程派”京劇傳人的李世濟先生和王老“有仇”。
但經警方瞭解,李世濟先生和王吟秋先生雖然都曾公開對對方表示不滿,但是二人的矛盾也僅存在於藝術上的分歧,萬萬不會到殺人洩憤的程度。
而對於王老的不幸去世,李世濟先生掩面痛哭,深表可惜。
在逐步排除了仇殺的可能後,北京市警方隨即盤點近幾日和王老有接觸的人。
由於王老平時和人接觸不多,所以警方很快將目光鎖定了逃回山東老家躲避的戰慶華。並迅速聯絡山東警方對其進行抓捕。
起初,戰慶華根本不承認,但是警方在其家中找到了一條褲子,上面還有王老的血跡。這讓戰慶華只能老老實實交代了犯罪事實。
2002年8月,北京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決戰慶華死刑,這個恩將仇報的歹徒終歸得到了他應得的懲罰。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王吟秋先生,一生致力於弘揚京劇這一民族傳統文化,表演上“嚴謹有法,恪守矩矱”,堪稱我國京劇表演藝術的“一代宗師”。
只可惜在老先生最後一曲“《鎖麟囊》”中遇到了戰慶華這個白眼狼,曲終人亡,令人唏噓。
先生已去,但願王吟秋老先生生前所愛之國粹,能隨乘先生遺志,直掛雲帆濟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