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作為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有著“詩聖”的尊稱。他的詩歌憑藉著豐富的社會內容、強烈的時代特色、鮮明的個人立場在古典詩歌中影響深遠,有著“詩史”之稱。
魯迅先生在談及杜甫時甚至評價到:“杜甫似乎不是古人,就好像今天還活在我們堆裡似的。”
而追究其原因,與杜甫生於盛唐轉衰的時代、仕途不順的人生經歷不無關係。年少時的杜甫,也曾鮮衣怒馬,也曾意氣風發,奈何個人與時代而言也不過如蚍蜉、大樹一般,難以撼動。他也從年少時的狂放不羈、豪氣雲幹,變成了鬱郁不得志的蹉跎文人。
當然,對後世而言這卻又未嘗不是“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而與杜甫本人而言,當他看到社會動盪、國家凋敝、民不聊生,他心下自然是慼慼然的。於是,他有了《奉贈韋左丞文》中的“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有了《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裡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也更有了嘆盡世態炎涼、揭露人性的千古名篇《貧交行》,短短的29個字,卻將這些寫到了極致。
《貧交行》之前的故事
杜甫生於712年,彼時的大唐仍是盛世年華;更兼他又出身於京兆杜氏這樣的名門望族,有著這樣優渥的家庭背景以及社會背景,很難讓人不立下宏志。
少時好學,七歲能詩,十九歲優遊山東,二十歲漫遊吳越。即讀了萬卷書,又行了萬里路,這樣的杜甫又怎會甘於平凡?
在二十四歲這年,進士落第的他又借省親之便,交遊齊趙。接下來的幾年裡,杜甫遇到至交李白,二人同遊梁宋;後又再次相伴而遊,直至天寶六年返回長安。
而這一年,對於滿腹才華的杜甫而言卻是坎坷仕宦的開始。在唐玄宗李隆基的“通一藝者”舉賢納才考試中,李林甫這等奸佞權臣為了奉承唐玄宗的舉賢納才卻來了一場“野無遺賢”的政治作秀(《奉贈韋左丞文》即位此事後的天寶七年所作,有自薦之意)。
科舉失敗,年齡漸長,對於杜甫而言無疑是挫敗感十足的;可更為令他挫敗的是在杜甫自認科舉無望後,他曾轉投權貴之門,希冀能做一敲門磚。可是,即便這樣換來的也仍是“舉進士不中第,困長安”的窘迫結局。
在長安的十年裡,科舉碰壁,生活也是困頓,但杜甫自然不會輕易認輸。天寶十年(751年),藉助唐玄宗舉行祭祀大典,杜甫獻上《大禮賦》,可這一次李林甫又一次將他拒之門外。
一個官宦子弟、深受儒學影響的飽學之士,卻淪落至此,功名未得,連家人溫飽都難以解決,杜甫心中的苦痛可想而知。
當然,也恰是如此,才更能讓杜甫感受到處於社會底層的百姓的人間悲苦,感受到世態炎涼。如是也才讓他有了《貧交行》的寫就。
直至天寶十四年,杜甫才被授予了一個右衛率府兵曹參軍這樣的低等級官職。此時的杜甫已經是44歲,客居長安也是十年有餘。可這本便因生計所迫才接受的官職帶來的喜悅,還未及分享便傳來了小兒子餓死的噩耗。
此後,杜甫又接連出任左拾遺、司功參軍等職,適逢安史之亂,顛沛流離以致於他在西南漂泊,最終在大曆五年(770年)飢寒交迫中去世。
這自是後話。
《貧交行》賞析
困於長安,生活無著,又遭李林甫排除,杜甫心中五味雜陳。於是就在天寶十一年寫下了《貧交行》。
貧交行
翻手為雲覆手雨,紛紛輕薄何須數。
君不見管鮑貧時交,此道今人棄如土。
詩的意思不難理解,意指有些人的交友往往在翻手覆手之間 ,而造成如此的原因更是因為這些人的相交無非是酒肉、賄賂、勢力之交罷了。
也恰是因為這種相交,讓曾經廣為人傳頌的管鮑之交也成了棄之如糞土一般的存在。
詩的開篇,杜甫便平鋪直敘以“翻手為雲覆手為雨”點題,凝練、生動直接將人世間的 世態炎涼、人情冷暖刻畫在紙上。
面對世風如此,杜甫說到“何須數”,語氣之中有的是輕蔑、憤慨、憎惡;而與這些相對比的是古人的友誼,是管鮑之交。
管仲、鮑叔牙乃是春秋時期的歷史人物。當時管仲、鮑叔牙交好,管仲家貧,因此時常佔鮑叔牙的便宜,鮑叔牙卻不僅不責備,還認為這是應該的。後來,鮑叔牙輔佐下公子小白上位,而鮑叔牙更是舉薦管仲,是以才有了春秋五霸之首的齊桓公。
貧富不移的二人之交,也感動了無數人。可古人的管鮑之交與現實的利益之交對比之下,高下立判。然而,現實卻是輕薄橫行。
如此世態炎涼,人情淡薄的世道,又怎能不令人憤慨!
小結
杜甫的一生無疑是命途多舛的,但家教以及儒風、性格卻並沒有讓他在世風日下,追名逐利、阿諛奉承中迷失自己。
反而是讓他不斷地以詩為矛,去鞭撻這些因利相交、因利而散的社會風氣;也更讓他的詩具有了歷史的厚重,即便是今人讀來也仍有教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