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生活中,在我們觀看的大多數電視劇、電影裡,太監大多是負面的角色,他們的角色特徵一般是陰險狡詐、性格扭曲、內心狠毒等等,讓我們所不恥,不受大家歡迎。
但是,也有這樣一批太監,他們在國家陷入危難之際,在他國進行強取豪奪之時,拼盡全力,抵上性命,也要守住我們的財產,守住泱泱中華的無價之寶。
火燒圓明園是中國近代史上的屈辱事件,也是世界文明史上的罕見暴行。
百年成毀何匆促,四海荒殘如在目?
圓明園是中國清代大型國家園林,始建於1707年,歷經150餘年的建立和經營,佔地面積達到3000多畝,被法國作家雨果稱為“理想與藝術的典範”。
1856年10月,英法兩國在沙皇俄國和美國的支援配合下,聯合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
1860年,咸豐十年,英法聯軍攻佔北京,佔領圓明園。中國守軍寡不敵眾,棄園而逃。圓明園總管大臣文豐投火海自盡,近300名太監、宮女葬身火海,大火三日不止,世界名園由此淪為一片廢墟。
在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時,與清軍的萎靡不振對比,20餘名太監遇難不恐、奮力直前的表現值得我們歌頌。
1983年,清華大學出土了一塊墓碑。墓碑的主人,是“圓明園技勇八品首領”任亮。墓碑碑文如下:
咸豐十年八月二十二日,明亭公在出入賢良門內,遇敵人接仗,殉難身故。技勇三學,公中之人念其平生飛直,當差謹慎,一遇此大節,實堪景慕。因建立碑文,記其名氏,以期永垂不朽雲。勇哉明亭,遇難不恐。念食厚祿,必要作忠。奮力直前,寡弗敵眾。殉難身故,忠勇可風。咸豐辛酉四月河間王雲翔撰並書技勇三學。
任亮,何許人也?他是在咸豐時期,統領於圓明園的技勇太監。他也是在聽到英法聯軍攻入圓明園後,沒有退卻,帶著20多名技勇太監,手持大刀長矛向英法列強殊死奮戰的人。
可惜!除了任亮的名字被後人所知,其餘那些拼死搏鬥的技勇太監們,他們的名字我們無法知曉,留存過的痕跡也都隨著熊熊烈火消失殆盡。可悲!當英法聯軍進攻圓明園之時,那些平常滿口忠心愛國的大臣跑了,那些平時耀武揚威的清軍也跑了,只留下這些人最為看不起的“卑躬屈漆”的閹人在頑強抵抗。
深受電視劇等的影響,太監,這個名詞大多數時候不是一箇中性詞,而是一個貶義詞。但是,在歷史長河中,被列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的造紙術,它的發明者蔡倫;幫助唐玄宗平定韋皇后和太平公主之亂,被封為“齊國公”的高力士;七下西洋,加強了明朝與世界聯絡的鄭和,他們都是太監。
太監,從來不是一個貶義詞,只是代表某一類群體的特有稱呼。我們評價一個人、一個群體時,要帶著時代的特點、歷史的背景辯證地看待。就如那20多名一直深受清政府壓迫的技勇太監,在面對國破家亡危難時刻,能夠不屈不撓地奮戰,這種精神值得我們肯定與讚揚。
大家對太監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大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