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過用鈔票點菸的名場面嗎?,你聽過“我不做大哥好多年”的臺詞嗎?,你曾經被雙手持槍的小馬哥氣場壓制過嗎?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部被無數後來者引經據典的香港電影——《英雄本色》。說說電影臺前幕後的故事。
《英雄本色》系列盤點
《英雄本色》系列一共有六部,但嚴格意義上說,只有兩部。
1986年8月2日,《英雄本色1》上映,電影出人意料地大獲成功,同年11月,第23屆臺灣金馬獎揭曉,《英雄本色》獲得最佳導演獎,提名最佳影片。狄龍、周潤發雙雙提名最佳男主角,狄龍最終摘得桂冠。次年香港金像獎,又斬獲最佳影片,提名最佳導演,最佳編劇,狄龍、周潤發也再次被提名最佳男主角,周潤發得到影帝殊榮。
在《英雄本色》這面大旗之下,輝煌的香港電影2.0時代也悄然登場。
緊接著1987年上映了《英雄本色2》。第二部幾乎是原班人馬出演,周潤發、張國榮、狄龍,原汁原味的主演班子。導演依然還是吳宇森。事故承接上一集,小馬哥的雙胞胎弟弟出場,講述了眾人幫助一個落難的大哥重新站起來的故事
到了1989年的第三部,看似是《英雄本色》的前傳,但除了保留了小馬哥這個人物的IP,其他《英雄本色》的元素幾乎換了個遍。導演換成了徐克,狄龍、張國榮換成了梁家輝和梅豔芳。故事的主要背景不再是黑道仇殺,而是變成了越南戰爭,看過第三部《英雄本色——夕陽之歌》的朋友都知道,第三部真正的靈魂人物,其實也已經不是周潤發飾演的小馬哥,而是梅豔芳飾演的周英傑。
以上就是大家熟知的《英雄本色》三部曲。
到了2018年的《英雄本色》翻拍版,王凱、馬天宇、王大陸主演,這一部就更是離了大譜了。除了黑道大哥,警察弟弟,義氣兄弟的主演配置,除了主創自認為是《英雄本色》的翻拍,可以說基本上跟《英雄本色》是貌合神離的狀態。
還有兩部比較特別的《英雄本色》,一部是1994年的《新英雄本色》,鄭伊健、劉青雲、邱淑貞主演,演員陣容其實還不錯,電影本身也還是有不少看點,個人比較喜歡邱淑貞,所以算是一個驚喜。但94年的這一部壓根在劇情上跟老《英雄本色》就沒有什麼關聯了,除了在名字上蹭了老三部曲的熱度,基本可以算是一部新的電影。
最後說的,是1967年謝賢主演的《英雄本色》。講了一個慣匪坐牢十五年重見天日後決定重新做人的故事,也有一個弟弟,也有一個好兄弟,但故事跟86版還是有很大的區別。
不過,67年的這一版《英雄本色》,卻是名揚天下的86年的故事原型,後者在67版的基礎上精雕細琢,徹底點燃了一個新的香港電影IP。
當然,我們看到的都是電影光鮮亮麗的一面,卻很少有人知道這部電影的來之不易。當時《英雄本色》的主創團隊,各有各的難處和困境,起名叫做“失意者聯盟”都不為過。接下來咱們就細聊一下86版《英雄本色》誕生的故事。
第一章:A better tomorrow(明天會更好)——吳宇森篇
1986年的一天,兩個中年人在樓頂酒吧推杯換盞,互訴衷腸。
甲:三年了,我在臺灣過得太委屈了,你知道他們怎麼說我嗎?
乙:怎麼說。
甲:票房毒藥啊,讓我回家去看錄影帶,看看流行什麼再拍什麼。
乙:我拍完《蝶變》也有人說我是毒藥。
甲:我不想再拍喜劇了,拍夠了。
乙:那就回香港嘛,我手上有個劇本,你來導吧。
甲:什麼戲?
乙:《英雄本色》。
這兩個中年人,就是40歲的吳宇森和35歲的徐克。建議拍《英雄本色》的那個是徐克,最後拍出《英雄本色》的是吳宇森。很多人知道吳宇森,是從他的“暴力美學”開始的,但是在這場對話之前,吳宇森三個字,跟“暴力美學”還八竿子打不到一塊。
1980年,香港電影人黃百鳴、麥嘉、石天創立了新藝城影業。
新藝城logo
開山之作是紀念喜劇大師卓別林的《滑稽時代》,導演叫吳尚飛,其實就是吳宇森,因為他當時在嘉禾,不好用本名出來接私活。
新藝城的老闆勸吳宇森轉會,但當時的他在嘉禾正是春風得意之時,最終他把年輕的新銳導演徐克推薦給了新藝城。隨後的故事就是,徐克火了。
幾年後,在嘉禾拍膩了喜劇片的吳宇森轉投新藝城。然而事與願違,來到新藝城後公司卻調派吳宇森到臺灣繼續拍喜劇片。
幾部票房撲街的喜劇拍下來,吳宇森已被視作為過時的導演,有人說他已經吸引不了潮流了。 吳宇森暗地裡問自己——到底什麼是潮流?
沉思的吳宇森
吳宇森1971年加入邵氏影業,師從名導張徹學習拍攝電影,後來跳槽到了嘉禾,接著又跳槽到了新藝城,一路以來,還算是順風順水,不曾想自己的事業那麼早就進行了下滑期。
最失落的時候,吳宇森想到了自己的恩師——張徹。
吳宇森和張徹(右)
自己當年也想當演員,但是張徹勸他還是專心做好幕後,男主就讓龍仔他們去演好了,龍仔說的就是狄龍。
張徹非常器重吳宇森,經常讓別的導演按他的意見來改,對此眾人頗有微詞。吳宇森單飛前,特意給張徹寫了紙條解釋和道歉,“我從您那裡學了很多東西,但是現在外面有人找我做電影”。
往事如煙,後來就有了開頭兩個中年人談心的那一幕,為報知遇之恩,徐克把自己想導的《英雄本色》送給了在困境中掙扎的吳宇森。他建議吳宇森把這個故事改成警匪片,另外又叮囑了一句,“把你這幾年的感受也寫進去”。
幾瓶啤酒下肚,吳宇森看著窗外香港的黃昏升起豪情,“我們一起來改變香港電影吧!”
當時香港年輕人所謂的“潮流”,全是來自西方、來自日本的異域風情,追逐著朋克的造型,卻沒有朋克的靈魂,日本歌星留半邊頭髮,他們也留半邊頭髮,說著自己都不太理解的句子,把精力耗費在一些虛無縹緲的事情上。而優良的傳統和信念已被人們稱之為“過氣”。
吳宇森想讓被人們遺忘的信用、擔當和義氣重新被喚醒。想讓香港有一個更好的明天,A Better Tomorrow,於是,《英雄本色》就有了一個與英雄本色似乎毫不相關的英文片名。
童聲版的《明天會更好》,也恰如其分地出現在了電影的高潮部分,如果你知道了吳宇森真正的用意,相信你也能夠更加理解《英雄本色》這個系列電影了。
第二章:我不做大哥很多年了——狄龍篇
《英雄本色》裡的豪哥,曾經是一擲千金,風光無限的老大哥,可被兄弟出賣入獄以後,卻淪為了人人可以踩一腳罵兩句的計程車司機阿豪。正所謂爬得有多高,摔得就有多慘。
而豪哥的扮演者狄龍,真實的人生經歷裡,就有那麼一段。
狄龍原名譚富榮,廣東人,他爸娶了兩個老婆,他媽生了二子三女,小時候住在木屋區,經常吃不飽飯,穿的鞋都是最廉價的白色帆布鞋,鞋面跟鞋底是分開的,需要用魚線把它縫起來將就穿著,媽媽跟他說,“東西破舊不要緊,最緊要的是乾淨”。
年輕時的狄龍
十幾歲時,狄龍卻已退學成為了一名光榮的打工人,每天的工作就是在地上撿掉落的大頭針。後來狄龍在洋服店做起了設計師,再後來他報名進了邵氏武術訓練班,一邊打工一邊學藝。
那時候,狄龍一心想的就是從一千多個學員中脫穎而出,然後把演戲當作終身職業。可洋服店的老員工卻勸他“別入這一行”。
很久之後他才明白,演藝公司要的是一代新人勝舊人,跟這行比,做洋服才更容易成為終身職業。
1969年,23歲的狄龍遇到了自己的貴人,武俠片大導演張徹。
張徹從十個新人的試鏡中挑中了狄龍,當時狄龍還不叫狄龍,叫譚榮,他自己起的藝名。大家都覺得這個高高瘦瘦的小子能紅,可以有多紅,張徹說 “像法國的阿蘭·德龍那麼紅好不好” 於是他幫狄龍起了現在的這個藝名。
然後,狄龍就成為了張徹的御用男主,《死角》《新獨臂刀》《報仇》《十三太保》《刺馬》等等電影的成功,讓狄龍成為了炙手可熱的超一線,用現在的話說,就叫做“頂流”。
在拍《大海盜》時,有個武替暈船難忍,但不敢跟導演說,就悄悄跟狄龍說,狄龍立馬叫了一艘船送他上岸,這個19歲的武替感激不盡,頂著一個滑稽的大鼻子連連道謝,這個武替的名字叫陳港生,後來有了個藝名叫成龍。
成龍
成龍慢慢開始主演電影時,每上演一部武打片,就會被狄龍的武俠片“吊打”,以至成龍每回見到狄龍都會雙手作揖地說,“拜託你別整天打‘我’啦!”。
成龍 vs 狄龍
時間來到1985年,《英雄本色》上映的前一年。狄龍收到了一封邵氏公司的信,上面只寫了一行字,“謝謝你多年來為公司做出的成績。”那一年狄龍和邵氏的合約到期,但公司卻並沒有像往年一樣與其續約。狄龍這才明白,所謂“終身職業”只是個笑話。演藝公司要的,是一代新人勝舊人。
離開邵氏,39歲的狄龍連BP機都不會用,幾個月沒接到戲的他給老東家打電話,無果,他又給一直想挖自己的嘉禾公司打電話,依然無果。
接連遭拒,狄龍曾經做大哥的自信蕩然無存,甚至想過要退出電影圈。
就在這時,同門師兄弟吳宇森打來了電話,“龍仔,聽說你不做大哥很久了。”
狄龍 vs 吳宇森
第三章:失去的東西,我一定要奪回來——周潤發篇
戴著拉風的墨鏡,囂張至極地用鈔票點菸,我想你一定見到過發哥的這個表情包吧。小馬哥一角,至今還是70後80後口中津津樂道的英雄人物。80年代更是紅到發紫的IP,《英雄本色1》裡小馬哥都陣亡了,《英雄本色2》裡卻生生造出了一個跟小馬哥長得一模一樣的雙胞胎弟弟。《英雄本色3》直接捨棄了宋氏兄弟阿豪和阿杰,索性就拍起了小馬哥的前傳。足見小馬哥的號召力有多大。
然而,你可能想不到的是,在86年《英雄本色》上映之前,扮演小馬哥的“發仔”卻是一味不折不扣的“票房毒藥”。
周潤發是苦孩子出身,小學畢業就離家打工餬口,幹過酒店服務生、洋行信差和售貨員,稍有疏忽就會被老闆罵一通後捲鋪蓋走人,可謂嚐盡人間冷暖。
1973年,18歲的周潤發被朋友慫恿去報考邵氏兄弟的藝人訓練班。面試那天,毫無表演經歷的發哥一念臺詞就把眾考官嚇著了,沒人認為他是演戲的料,只有一位叫鍾景輝的考官投了透過票。
接著,窮小子周潤發便開始了自己沒日沒夜的跑龍套生涯。
直到1976年,終於拿到了電視劇《狂潮》男主的角色
然後是神劇《上海灘》,憑藉許文強一角,發哥紅遍大江南北,成為TVB電視劇一哥,可以說是徹底鹹魚翻身了。
在電視劇上嚐到了甜頭,周潤發順理成章地開始涉足電影。不過沒想這一腳踩進電影圈,卻讓他一衰衰了十年。他接拍的電影,幾乎部部都賠了錢,沒有一部拿得出手的代表作,漸漸地,人們也給發哥冠上了“毒藥發”的稱號。很多導演將其拒之門外。有一段時間,甚至還要靠接拍“風月片”來維持生計。
事業不順,感情也出現了問題,發哥和師妹陳玉蓮原本是天造地設的一對
周潤發 vs 陳玉蓮
只可惜陳玉蓮和發哥的母親實在是處不來,一直令孝順的發哥很痛苦,多番壓抑下,82年年底,27歲的發哥曾經選擇過喝清潔劑“自殺”,所幸送醫及時,他被救了回來。83年,發哥和陳玉蓮正式分手,結束了5年的戀情。同年,發哥向餘安安求婚,然而這場婚姻僅僅只持續了9個月。
此後,發哥開始接拍一系列小成本電影,這幫助他獲得了84年的臺灣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但這些小製作電影雖然叫好,卻不叫座,票房始終徘徊於幾十萬到幾百萬之間,根本無法幫發哥摘掉“毒藥發”的帽子。
1986年,《英雄本色》開始籌拍,不過小馬哥的首選卻不是發哥,而是新人鄭浩南。
鄭浩南
說是天意也好,說是巧合也罷,鄭浩南的檔期出現了問題,劇組的資金狀況也出現了問題,困頓中的吳宇森找徐克想辦法,於是徐克的女友施南生給吳宇森推薦了當時片酬非常低的“毒藥發”。
當週潤髮看到劇本中那句“我等這個機會等了三年,不是為了證明我比別人強,只是要證明我失去的東西,我一定要奪回來”的時候,他毫不猶豫地同意了。
電影中的小馬哥也曾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風雲人物,墨鏡風衣,雙槍復仇的名場面,成為了無數後來者模仿的物件。可是在兄弟進了監獄,自己又斷了腿以後,他也只能忍氣吞聲在大哥成身邊當一條“狗”。我們可能無法體會發哥當時演這個角色時的代入感會有多強,只知道他把這個角色演活了,演絕了,演得把小馬哥和發哥變成了一個人。
原本小馬哥這個角色只是一個戲份不多的配角,但發哥的表演卻越來越進入佳境,吳宇森看到了這個角色的潛力,開始給他加戲,發哥自己也給自己加戲。嘴裡叼火柴的動作,劇本里是沒有的,發哥自己根據人物的脈絡設計了這個動作,而這個動作竟然成為了經典。
發哥又給自己加了在停車庫裡吃盒飯的戲,把他自己曾經的經歷全都融入到了角色裡。
人戲合一的表演,最終讓發哥獲得了滿堂彩的高度評價,就連電影海報的C位都變成了小馬哥。
第四章:《當年情》——張國榮篇
《英雄本色》的片尾曲名叫《當年情》,張國榮演唱。電影最後伴著字幕恰到好處地響起,讓人再一次陶醉在濃濃的兄弟情義之中。
《英雄本色》上映後獲獎無數,狄龍拿了臺灣金馬獎影帝,發哥拿到香港金像獎影帝,
扮演反派大哥成的李子雄也提名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和最佳新演員。然而扮演警察弟弟阿杰的張國榮卻顆粒無收,業界的評價甚至還不及李子雄。如果說《英雄本色》留下了什麼遺憾,我想這也許就是其一吧。
當時張國榮曾經打趣說,“豪哥就夠威風了,Mark哥也這麼帥,要抓他們的子傑會被觀眾罵的”。
原本劇本里阿杰的戲比小馬哥的戲要多,但拍攝的過程中,吳宇森不斷在調整,小馬哥的戲越加越多,阿杰的戲份越改越少,戲裡的大哥狄龍過來問張國榮有沒有事,張國榮很理解地搖搖頭,對狄龍說,你教我演戲,我教你唱歌。後來連監製徐克都覺得對不住張國榮了,承諾以後專門給他打造一個角色,這才有了《倩女幽魂》裡的寧採臣。
當時在影院裡,出現了讓人哭笑不得的場面,小馬哥一出現,影院裡就一片叫好,阿杰一現身,則是一片噓聲。
說真的,阿杰這個角色一點也不討喜,哪怕是反派,只要做到極致的討厭,也可以得到觀眾的肯定,但是,沒有人會喜歡一個總是給主人公使絆子的正面角色,而且還是個年輕氣盛、莽撞倔強的角色。
2017年《英雄本色》重映,有人問狄龍想不想再演豪哥,狄龍反問,“你能再給我找來個張國榮嗎?”
是啊,換誰又能夠替代張國榮的位置呢?《英雄本色2018》馬天宇嘗試挑戰警察弟弟的角色,青澀是有了,可除了青澀,其他都不對。
很多角色演繹的成功與否,是不能以拿了多少個獎項來衡量的。
而我們不知道的是,除了阿杰的角色,張國榮為《英雄本色》做出的貢獻也是其他人無法取代的。
最開始,沒有人看好《英雄本色》。是因為張國榮的加入,電影投資方才願意出錢投資,張國榮還多次問導演吳宇森:“需不需要我借錢投資這部電影?”這讓我想到了前兩年大紅大紫的《流浪地球》和吳京。
如今,我們只能在影視作品裡懷念哥哥——張國榮了。
張國榮
《英雄本色》的鐵三角已永遠無法彌合。《英雄本色》中兄弟之間難能可貴的《當年情》,很難再從其他影視作品中感覺得到。那樣的兄弟情,不是現在腐女們口中的基情,不是集美們整天嗑的CP,那是《當年情》歌詞裡的:
今日我與你試肩並肩
當年情再度添上新鮮
歡呼躍起 像紅日發放金箭
我伴你往日笑面重現
輕輕叫聲 共抬望眼看高空
終於青天優美為你獻
好的電影,有時就像一壺好酒,愈久彌香,對半隻貓來說,《英雄本色》就是這樣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