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減肥的過程中,很多人會聽到減肥網紅、大V、專家、健身教練甚至營養師這樣說:當你每天熱量攝入很少的時候,也就是靠餓來減肥的時候,身體會啟動保護機制,主動降低“代謝”,減少熱量消耗,所以你的體重就會停止下降,減不動了,自然就不瘦下來。
聽起來好像有道理,實際是那麼回事嗎?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基礎代謝率。
一、基礎代謝率是什麼?
我們選擇百度百科關於基礎代謝率的定義來說明一下:
基礎代謝率(Basal Metabolic Rate,BMR)是指人體在清醒而又極端安靜的狀態下,不受肌肉活動、環境溫度、食物及精神緊張等影響時的能量代謝率。即基本的生理活動(即血液迴圈、呼吸及恆定的體溫)時,每小時單位表面積最低耗熱量減去標準耗熱量,其差值與標準耗熱量之百分比,稱為基礎代謝率。
基礎代謝率不超出或不低於正常值的15%,均屬正常。
在臨床和生理學實驗中,規定受試者至少有12小時未吃食物,在室溫20℃,靜臥休息半小時,保持清醒狀態,不進行腦力和體力活動等條件下測定的代謝率。
其實基礎代謝率是一個比值,而不是一個類似熱量消耗的數值,只不過生活中很多人把它簡化到一個熱量消耗的數值了,雖然這是不對的,但是可能已經成為人們的習慣,我們就不糾結這一點了。
除了實驗室精確的測定基礎代謝率外,還有3種計算方法:
(1)基礎代謝率 % =(脈率 + 脈壓差)- 111(Gale法)
(2)基礎代謝率 % = 0.75 × (脈率 + 脈壓差 × 0. 74) - 72(Reed法)
(3)基礎代謝率 % = 1.28 ×(脈率 + 脈壓差)- 116(Kosa法)
二、基礎代謝率受哪些因素影響呢?
這裡只簡單說一下,以後會有專門的文章來介紹,基礎代謝率的影響因素包括:身體體表面積、年齡、性別、瘦體重(除去脂肪的其餘體重)、環境溫度、疾病和感染、甲狀腺、藥物及交感神經活動
三、新陳代謝是什麼?
另外,需要說明一下,基礎代謝率和新陳代謝不是一回事,新陳代謝是一個大的概念,新陳代謝是人體為了維持生命機制所進行的所有過程,如吸收、消耗、儲存等,包括物質代謝和能量代謝兩個方面。只保持體溫、脈搏、呼吸、血壓,這種情況是屬於基礎代謝;而每天從事一些有氧運動以及其他工作,這種屬於新陳代謝。
四、吃得少,基礎代謝率就會無限減少嗎?
其實這樣的說法是不對的,如果真的是這樣,人就餓不死了,道理很簡單,按這個說法的邏輯,你少吃或者不吃,那麼身體就會減少基礎代謝率甚至無限接近不消耗熱量,這可能嗎?不可能!
首先,當我們吃得很少的時候,基礎代謝率的確會降低,能量物質(身體本身儲存的糖原、脂肪、蛋白質等)的利用率也會提高,身體會傾向於減少熱量消耗,更節約的利用能量物質。
但是,這有個減少程度的問題,因為基礎代謝率不可能無限制的降低,人只要活著,就不得不消耗大量熱量,何況你還要正常生活、工作和學習。
從目前的試驗資料來看,基礎代謝率降低到最低的程度,也只能比正常時減少大概20%。
舉例來說,比如你平時基礎代謝熱量為1500千卡,現在為了減肥,吃得很少,選擇的是極低熱量飲食方案,那麼你的基礎代謝也就降低200-300千卡,身體是沒辦法降太多的,畢竟維持身體基本生理功能就是需要那麼多熱量。
所以,人只要吃得足夠少,沒有瘦不下來的,這是減肥的客觀規律,道理很簡單,能量不可能憑空產生,你身上有熱量缺口,必然需要你身體的物質轉化成能量去提供。
所謂的喝涼水都能長肉,那是不可能的,只是過分誇張的說法罷了,不信,你試試,全天除了喝水,其他什麼都不吃,看看還能不能長肉。
有的人說,是不是你的肌肉,而不是脂肪提供了這個熱量缺口了?
如果體重減少主要減的是肌肉的話,體重掉的會更快,因為丟失肌肉,會同時快速流失大量水分,肌肉的含水量大概60%-70%,脂肪只有10%左右,而且對於身體來說,消耗蛋白質供能比消耗脂肪供能更費勁,不划算。
說了這麼多,其實並不是告訴大家,要靠節食去減肥,而是需要合理控制進食的食物量,在身體裡創造熱量缺口,當然,你也可以加入一些運動,雙管齊下,慢慢瘦下來,才是減肥的正確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