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人生旅遊規劃中,有個基本目標:就是"三山五嶽全走到",歷史古都全去過,四大石窟全見到。這些願望大都實現了。四大石窟的最後一站大同雲岡石窟終於在2019年12月2日抵達。
雲岡石窟位於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約16公里的武州山南麓,武州川的北岸,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約1公里。存有主要洞窟45個,大小洞龕252個,石雕造像51000餘軀,為中國規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
雲岡石窟歷經滄桑一千五百年,是佛教自兩漢之際傳入中國後,第一次大規模興造的皇家窟寺,從而掀起了各地石窟寺的營建運動,影響遠及中原,河北,河西及西域地區。其造像制式被佛教考古界稱為"雲岡模式",代表了公元5世紀雕刻藝術的最高水平。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在世界上享有盛譽。
在以往的旅遊生涯中,觀看景點無非是走馬觀花,拍幾張照片一走了之。但這次看到雲岡石窟後引起的震撼和深思,久久難忘。從中瞭解到的雲岡石窟形象地記錄了印度及中亞佛教藝術向中國佛教藝術發展的歷史軌跡,反映出佛教造像在中國逐漸世俗化、民族化的過程。雲岡石窟的造像氣勢恢宏,內容豐富多彩,堪稱公元5世紀中國石刻藝術之冠,被譽為中國雕刻藝術的寶庫。同時石窟中展示的建築風格,風俗民情也一覽無餘。
在人們遊覽景點時大都是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我感悟到透過參觀遊覽,所看到的景物,應該是有所想,有所悟,從中悟出文化內涵和歷史變化的過程,從而啟迪心靈,激發精神動力,為社會做貢獻,為自己提振精氣神。遠方的朋友們你們看到我這篇遊記有什想法嗎?歡迎八方賓客早日看一下,這是活生生的歷史教科書,不要留下人生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