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8日,蘇聯對日宣戰,僅僅過了一週時間,日本於1945年8月15日宣佈無條件投降。
為了配合蘇聯軍隊作戰,八路軍冀熱遼軍區派出一部分兵力前往東北戰場,會同東北抗日聯軍一起配合蘇軍作戰。
抗戰勝利以後,蔣介石在美國的幫助下,運送大量兵力進入東北戰場,企圖獨佔東北,消滅人民革命力量,為了打破蔣介石獨佔東北的企圖,中共中央制定了八字方針即:“向北發展,向南防禦”,隨後指示各解放區抽調部隊和幹部挺進東北,會同原來的東北抗日聯軍一起發展東北,打破蔣介石的圖謀。
與中共中央制定的八字方針相對應,國民黨制定的八字方針為:“南攻北守,先南後北”,蔣介石認為華東野戰軍是靠近國民黨統治中心南京作戰的,對南京的威脅很大,所以相對於東北,蔣介石把作戰重點放在了華東和華中,但是讓蔣介石沒有想到的是,粟裕指揮卓越,總是以少勝多(總體上以少勝多,運動戰區域性以多勝少),不僅南方的戰場沒有保住,連東北也陷入了被動。
在針鋒相對的大政方針上,被粟裕打破,加上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的強勢助攻,蔣介石在整個戰局方面一敗塗地。從另一方面說,在作戰核心方面,蔣介石也是不行的,蔣介石的作戰核心是“守土”,即盡一切力量佔領全國的每一寸土地。而毛澤東和中共中央的作戰核心是“殲敵”,即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最大程度地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最後的結果是國民黨軍開始佔領了一些土地,但是很快時間軍隊不僅被殲滅,連土地也重回人民之手。
就是在這種局勢下,在這種對抗方針和作戰核心下,東北野戰軍才會有如此路徑的發展,東北野戰軍在三大戰役中佔有其二,作為政治部主任的譚政發揮了什麼作用呢?下面為您解析:
抗聯歷史,力量薄弱
東北抗日聯軍的前身組成是東北抗日義勇軍餘部、東北反日遊擊隊和東北人民革命軍。下轄11個軍,發展人數最多時有4萬餘人。由於中央紅軍的長征,使黨中央和他們失去了聯絡,1936年2月,依據共產國際指令,組建全民族混合抗戰的東北抗日聯軍。由於日軍的圍剿,到了1940年,東北抗日聯軍損失較大,一部分進入蘇聯遠東地區改編為蘇聯遠東方面軍獨立第88步兵旅,另外一部在東北各地區潛伏起來,做收集情報,建立武裝,宣傳抗日的工作。
在日本投降後,面對蔣介石的東北大運兵,僅僅依靠東北抗日聯軍的老底子遠遠不行。為了完成戰略任務,經中共中央和毛主席指示,各 解放區開始抽調部隊前往東北。
抽調的部隊有:八路軍山東軍區直屬部隊一部分,第1師,第2師,第3師,第6師,第7師全部和第5師一部分,魯中、濱海、膠東、渤海軍區主力部隊各一部分,共6萬餘人,由山東各部隊總指揮、中共中央委員、中共山東分局書記、八路軍115師代師長、山東軍區司令員兼政委羅榮桓率領向東北進軍。
新四軍第3師4個主力旅和3個特務團共3.5萬人由師長黃克誠和副師長兼參謀長洪學智率領開赴東北。
八路軍陝甘寧邊區第359旅全部,警備第1旅,教導第2旅,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延安炮兵學校等1萬餘人。
晉綏、冀中、冀魯豫各1個團以及冀熱遼軍區部隊。加起來總共11萬餘人挺進東北。
眾將齊聚,合兵一處
林彪於1945年10月17日奉命開赴東北,於10月28日到達錦州,10月29日到達瀋陽。
羅榮桓於10月24日受到中共中央命令,讓其“率輕便指揮機關日內去東北”,羅榮桓從山東臨沂出發,11月5日到達山東龍口,後乘海船船到達新金縣皮口靠岸,後又改乘火車前往瀋陽與彭真回合。
彭真、陳雲於1945年9月13日受到中共中央委派,先往東北成立東北局,開展工作,1945年9月16日彭真、陳雲、伍修權乘做飛機前往瀋陽,但是途中飛機發生故障迫降,彭真受了輕傷,陳雲沒有受傷,後又改乘火車前往瀋陽。
1945年10月22日高崗、張聞天、李富春等一行11人開始搭乘飛機離開延安出發去東北,經過長途跋涉,歷經1個月的11月22日終於到達瀋陽。
劉亞樓於1945年8月8日隨蘇軍進入東北對日作戰,於八月就進入了東北。
周保中於1945年8月11日按預定方案召集部隊登艦,從蘇聯境內跨過黑龍江返回國內,9月到達長春。
黃克誠於1945年9月23日接到中央軍委命令開赴東北,由副師長劉震帶領第10旅3000多人即刻出發,剩下的大部隊在準備好棉衣後,在黃克誠和副師長兼參謀長洪學智率領下,共計3.2萬人於9月28日從淮陰出發,於10月25日到達錦州附近的江家屯地區。
譚政奉中央軍委命令於1946年1月到達東北戰場,到此時,東北戰場眾將基本集結完畢。
成立聯軍,初戰失利
1945年10月31日,進入東北的八路軍、解放軍及原東北抗日聯軍組成東北人民自治軍。林彪任總司令,彭真任第一政委,羅榮桓任第二政委,呂正操任第一副司令,李運昌任第二副司令,周保中任第三副司令,蕭勁光任第四副司令兼參謀長(1946年2月後由劉亞樓接任),程子華任副政委,伍修權任第二參謀走,陳正人任政治部主任(1946年1月後由譚政接任)。
從1945年11月開始,在秦皇島登陸的蔣軍開始向上海關我方陣地發動進攻,同時又調集第71軍、新1軍、新6軍、第60軍、第92軍及特種部隊共7個軍21個師,31.8萬人。1945年11月14日,東北人民自治軍改名為東北民主聯軍。
面對國民黨軍的強大攻勢,解放軍前期是非常劣勢的,很多仗都沒有打好,1946年2月16日,東北民主聯軍南滿部隊對南路進攻沙嶺的戰鬥就沒有打好,雖然以優勢兵力包圍了敵人的一個團,連續進攻三天,卻沒有起到殲滅的效果,我軍傷亡還很大,包括凍傷減員好幾千人,最後只能撤出戰鬥,這是東北民主聯軍吃的第一個敗仗,卻反應了很多問題,羅榮桓和譚政認真總結經驗教訓。
站穩腳跟,政工緊迫
面對如此大的壓力和如此嚴峻的形勢,政治工作擺在羅榮桓和譚政的面前,有幾個非常重大的問題需要優先解決,思想需要統一,這對於能不能站住腳,能不能打勝仗,能不能完成東北戰略任務很重要。
羅榮桓從山東去東北的時候,腎病非常嚴重,一路上都在尿血,身體非常虛弱,國際友人羅生特醫生一直在隨行照顧他,加上羅帥不眠不休的組織部隊挺進東北,身體變得更加虛弱了,1946年2月,羅榮桓元帥被診斷為腎癌,不得不去大連治病,整個東北抗日聯軍的政治工作全部落在譚政的身上,在羅帥養病期間,基本上是譚政做報告,交給羅帥過目,徵求羅帥意見。
首先,部隊整合的問題,由於原留在東北地區的東北抗日聯軍底子太薄,八路軍山東軍區,陝甘寧邊區,冀熱遼軍區,晉綏軍區,冀中軍區,冀魯豫軍區,新四軍第三師等各部隊到達東北,部隊的統一組織需要協調,準備給養需要梳理,各軍區劃分,思想統一問題,編制重新劃分,各部隊協作作戰等等問題,非常多的問題在等著譚政解決。
由於部隊人數較多且來自各個地方,政治工作的難度非常大,做好隊伍建設和部隊戰時政治工作非常重要,但是譚政和羅榮桓把這些全解決了。
其次是路線問題,東北民主聯軍剛進入東北時,佔領了一些大城市,接下來的工作重點是繼續堅守大城市,留戀大城市,還是撤出大城市,把工作重點放在建立鞏固東北根據地上,在譚政到了之前有過激烈爭論,為此中共中央於1945年12月28日發來了《建立鞏固的東北根據地》的指示,統一了意見,譚政根據黨中央的指示,著手安排部隊分散到東北各地區鞏固根據地上。
到了1945年底,中共中央東北局和東北民主聯軍總部撤出瀋陽,遷到安溪,東北的部隊也分成了野戰軍和地方軍,組建了東滿、西滿、南滿、北滿四個軍分割槽,之後又擴建了錦熱、遼寧、遼東、遼西、遼北、吉林、松江、三江、嫩江、北安等軍區,派出大批幹部深入到離國民黨佔領中心較遠的城市和廣大鄉村,透過這種形勢擴大了和鞏固了東北根據地,使東北野戰軍站住了腳跟。
繼續執行毛主席所制定的“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方針,除了四平保衛戰是為了重慶談判的政治需要之外,其他的時候把部隊都是分散到各地去區。
再次是土地改革問題,為了最大程度地調動人民的積極性,充分發動群眾,減租減息,提高青年的參軍熱情,在進行根據地建設和地方政權建設的時候,譚政特別注意土地改革,土地改革使廣大人民群眾獲得了土地,人民群眾自發的擁護東北民主聯軍。
再次是剿匪問題,東北地區匪患嚴重,為了鞏固根據地,保護人民群眾的土地改革成果,穩定東北民主聯軍的後方,東北民主聯軍發動大規模的剿匪運動,即使在正面戰場面對國民黨軍暫時失利,也要把匪患消除,這些土匪多於國民黨有聯絡。
1945年底,據統計,東北全境土匪總數達到10萬人,由於羅榮桓身患腎癌,尚在大連休養,民主聯軍的政治工作主要是譚政承擔,對於民主聯軍的組織建設,譚政強調,必須把支部設在連級上。經過3個月的不懈努力,民主聯軍進行剿匪戰鬥212次,擊斃擊傷土匪7.85萬人,繳獲長槍2.55萬支,收復土匪盤踞的城鎮118座。
但是由於同國民黨軍作戰的暫時失利,許多新開闢的根據地土匪沒來得及剿滅,譚政在民主聯軍總部會議上指出“土匪不滅,根據地怎麼鞏固,土地革命政策不能得意貫徹,翻身農民所得勝利果實沒有保障,民主聯軍的補充來源也將斷絕”,譚政指出剿匪是一項戰略任務,經過民主聯軍的努力,後續終於剿滅了匪患。
最後是武器裝備問題,1945年底,東北野戰軍總數為10萬8千人,擁有步槍39641支、輕機槍1139挺、重機槍105挺、擲彈筒59個、追擊炮64門。東野初期在東北幾乎沒有任何的武器裝備補充,這也導致了很多戰士上陣沒有槍,也沒有重武器。
為了最大程度地改善東野的裝備,東北野戰軍將部隊分散到各根據地,蒐集日偽散落的裝備,然後開展剿匪運動,將土匪手中的武器繳獲過來,另外在各根據地依靠人民群眾,打擊國民黨軍,將國民黨軍手中的武器繳獲過來補充自己。
透過這種方法起到了很好的效果,1948年1月1日,東北民主聯軍改稱東北人民解放軍。譚政透過新式整軍運動,成分的思想動員,部隊戰鬥情緒異常高漲,這為遼瀋戰役的勝利和東北全境的解放打了堅實基礎。
截止到1948年8月底,東北人民解放軍發展到103萬人,為了便於指揮,月8月14日建立了東北野戰軍領導機關,林彪任司令員,代號101,羅榮桓任政委,代號102,劉亞樓任參謀長,代號103,譚政任政治部主任,代號104。
彭真於1947年從東北局調回中央工作,高崗和陳雲一直在東北局工作,周保中一直擔任民主聯軍副司令員,但是他的主要工作方向是吉遼軍區的工作,他也是獨立帶領民主聯軍主力一部和吉遼軍區部隊單獨作戰,對於東北野戰軍總部的工作參與不多。
所以譚政在東北野戰軍的代號是104,這也反映了政治工作在軍隊中的極大作用。
小客說史,歎為觀止。緬懷過去,銘記歷史。歡迎評論、轉發、關注、收藏、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