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9月25日,北京中南海豐澤園內,穿戴整齊的毛主席正站在門口,準備迎接一位重要人物。
不一會兒,轎車緩緩開了進來,一名78歲的老人在旁人攙扶下下了車,看到毛主席的第一眼,他便激動地上前與其握手,隨即就把自己的帶來的特產交到毛主席手上。
老人名叫李漱清,是毛主席的恩師,兩人自幾十年前一別,就再也沒見過面。
毛主席高興地邀請李漱清參加了宴席和國慶大典,之後兩人也還像往常一樣談天說地,暢所欲言。
期間,李漱清曾向毛主席提出了幾個請求,比如幫人要他的簽名,主席基本都同意了,但是唯獨有一個,主席思考過後,卻始終沒有鬆口。
那麼他究竟提出了什麼要求?為何毛主席會不答應呢?
毛澤東與恩師李漱清
兩人之間的師生緣分,還要追溯到了1907年。
那時已經在家鄉讀了五年私塾的毛澤東,為了能在幫助父親毛貽昌分擔重任,就選擇了退學,一邊在家務農,一邊自學讀書。
在毛貽昌看來,兒子只要是會識文斷字,寫信記賬就可以了,但年輕氣盛的毛澤東卻不這樣想。
他對於未知的知識充滿渴望,平時只要是在地裡勞作完,他就會去找當地的一些賢者請教問題,而李漱清就是其中之一。
李漱清曾經留過洋,還在湘潭師範大學和法政專門學校讀過書,思想要比普通人更加超前。
回到家鄉之後,他就開始積極地宣傳康梁的維新思想,主張興建學堂,開發民智,廢除廟宇,反對迷信,學習洋氣學堂裡所教授的那些數理化科目。
當時正值清朝末年,李漱清的這些想法未免太過“離經叛道”,很快就遭到不少人的反對。
毛澤東也有聽聞風聲,只不過他並沒有人云亦云,而是非常贊成李漱清的觀點,同時也很佩服他敢於向舊習俗提出質疑的勇氣。
接下來的日子裡,毛澤東總是會擠出多餘的時間,前去李家登門拜訪,向這位長者請教。
他會盡情地跟李漱清談天說地,暢談自己的志向和抱負,而李漱清也會給他灌輸維新思想,幫他修改作文。
透過一段時間的接觸,李漱清深深地感知到眼前的這個“伢子”天賦極高,是一個可塑之才,所以對於毛澤東提出的很多問題,只要是他知道,都會耐心解答。
李漱清家裡還放著不少書,毛澤東每次過來都會細心閱讀,有次李漱清向他推薦了一本名叫《論中國有被列強瓜分的危險》的書,毛澤東讀過之後大受震撼。
看到開頭的那句“嗚呼!中國其將亡矣!”,看到書中講述日本如何佔領臺灣,朝鮮、越南以及緬甸等國如何被外國給侵佔,毛澤東的愛國之情油然而生,救國情懷充斥著他的內心。
毛澤東意識到了舊中國前途未卜,也深刻地理解了一句話:“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在李漱清這裡接受了為期兩年的啟蒙教育和維新思想之後,1910年,毛澤東便“立志出鄉關”,去往了湘鄉縣東山的高等小學讀書。
據瞭解,當時毛貽昌本想把毛澤東送到外地去當學徒,還是李漱清親自到毛家勸說,他才終於同意讓兒子繼續學知識。
之後,毛主席就考入了湖南第一師範學校,結識了一大批與自己有著共同志向的同學,接觸了馬克思主義,開始從事起了革命活動。
李家後代參與革命
1925年,在國共第一次合作之際,毛澤東因病回到了湖南韶山調養,這一期間,他和妻子楊開慧一起創辦了農民夜校,建立了農民的秘密組織。
作為老師的李漱清,全力表示支援,而他的兒子李耿侯、李貢候以及孫子李德深也在進步意識的影響下加入了革命,協助毛澤東將夜校的規模擴充套件至了二十多所。
不久之後,三人便相繼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同年7月,因為受到反動政府的追查,毛澤東在李耿侯的掩護下先到了長沙,隨即奔赴了廣東,代理了國民黨中央宣傳部的部長。
那時,他特意給遠在湖南的李漱清打過去電話,邀請對方來協助自己整理圖書館的資料。
已經年過半百的李漱清欣然前往,而在工作期間,他也是十分盡職盡責,深得毛澤東的讚賞。
1926年5月,毛澤東辭去了這一職位,在此之前,他將李漱清舉薦到了湖南的省政府工作,主要職責就是清查軍閥、鄉紳和貪官的財產,將它們全部都用在社會救濟方面。
那時兩人雖然分隔兩地,卻會偶爾保持聯絡。
誰知到了1927年,蔣介石勾結帝國主義,先後在上海和武漢發動了反革命政變,大肆捕殺共產黨員,導致第一次國內革命失敗,兩人便從此失去了音訊。
其實,那時的毛澤東已經跟大批的革命黨人在籌備秋收起義,至於李漱清,預感到時局不妙之後,就立即回到了老家韶山,繼續當起了老師。
這一期間,李漱清也在時刻關注著外界的局勢,他非常贊成家中的後輩們去追隨毛澤東參加革命,而在他的支援之下,兒子李耿侯也更加堅定自己的報國志向。
8月,毛澤東來到湖南的湘贛邊界領導秋收起義,李耿侯非常積極地參與了工人武裝活動,之後毛澤東又去往江西建立井岡山根據地,李耿侯也跟隨著隊伍一起前往,不久後又加入了中國工農紅軍。
同一時間,李耿侯的弟弟李貢候和兒子李德深,也在堅持參加革命活動。
只可惜,在1928年的5月和9月,李德深和李耿侯相繼在戰鬥中犧牲,次年6月,李貢候也在江西崇義縣作戰時犧牲了。
更不幸的是,由於李家很多人都參加了革命,反動派迅速盯上了他們,抄家、綁架、燒房子等惡劣手段無所不用其極。
李漱清和家人們深受其害,為了保住性命,他們就不得不背井離鄉,輾轉到各處投靠親友,直到新中國成立之後,情況才得以好轉。
那時得知毛澤東當上了國家主席,李漱清就立即寫了一封信過去,一是表達自己的祝賀,二就是說明自己的兩個兒子和孫子作戰犧牲的情況。
幾十年後再收到恩師的來信,毛澤東心中也是感慨萬千,他立即在信中回覆道:
“漱清先生,惠書收到,極表同情,已將尊件轉寄湘潭人民政府酌量辦理矣。”
不久之後,毛主席又送來了一封信,表示“李耿侯、李貢候、李德深三人為革命犧牲,均應發給光榮紀念證件,請持此往湘潭縣府洽辦為荷。”
李漱清帶著信在兒子的陪同下到了湘潭縣政府,工作人員一看毛主席已經發話,就立即將撫卹糧和三塊烈士牌匾送了過去。
將這件心事解決之後,李漱清也開始掛念起了毛主席,一想到曾經那個滿懷遠大志向的小夥子,如今已經成為了一國領袖,他的內心便生出了不少自豪。
李漱清想親自過去看看這個學生,但國家主席每天要處理很多國事,肯定無暇顧及,他只能在心中期盼著。
1952年7月11日,機會終於來了,李漱清突然收到訊息,毛主席要邀請自己進京,他一時激動得難以言喻,同年8月,毛主席又發出了邀請,李漱清便帶上了準備好的土特產欣然前往。
一個無法同意的請求
9月21日,李漱清正式到達了北京,9月25日清晨,毛主席派警衛處的負責人將他接來共進早餐。
即將要見到毛主席,李漱清心中既激動又開心,他拿上自己從家鄉帶來的特產,就坐到了轎車裡,一路向著中南海行進。
不一會兒,轎車就停靠在了豐澤園門口,李漱清剛一下車,就看到毛主席在門口等著迎接自己。
見他在旁人的攙扶下緩緩走了出來,毛主席立即上前握住了他的手,說道:“漱清先生,想不到一別幾十年,今天還能見到你啊!”
聽到這句話,78歲的李漱清反倒緊張的紅了臉,嘴巴張了好一會兒才顫抖著出聲:“主席,我有點害怕!”
主席不解地問他:“老熟人老朋友了,隨便一點,怕什麼?”
沒想到李漱清卻回答:“見了皇帝老子,我心裡就慌!”
毛主席恍然大悟,他用一貫幽默的語氣回答:“如今還有什麼皇帝老子,皇帝老子也是人嘛!”聽到他這樣說,李漱清的拘謹也消散了不少,兩人寒暄了幾句之後,就一起進了客廳吃飯。
第二天,毛主席再次請李漱清共進午餐,飯後便帶著他參觀了中南海和中央大禮堂,還與他一起去了電影室觀劇。
那時李漱清年紀已經很大,經常會聽不清楚,毛主席便讓自己的秘書在旁邊幫忙解說。
而考慮到李漱清的身體健康問題,幾天之後,毛主席又派專人給他檢查身體。
10月1日當天,正值新中國成立三週年,毛主席又邀請李漱清跟自己一起登上天安門觀禮。
可以說,在北京的這些日子,李漱清受到了非常高的禮遇,而毛主席也是盡心盡力地滿足了他提出的一些要求。
然而在離別之際,李漱清卻一反常態,突然提出想要去文史館任職,整理文史資料,希望主席能“推薦一下”。
對於恩師的能力和才華,毛主席是最為了解的,但對於恩師提出的這個要求,他卻始終都沒有鬆口,只是回覆了一句:“推薦我就不推薦了!”
聽到這句話,李漱清起初還有些不理解,但設身處地地站在主席的立場上想了想之後,他也明白了其中的難處。
早在建國之初,毛主席的一部分親戚就曾寫信來北京,希望他能幫忙介紹一份好的工作,比如妻兄楊開智和表哥文運昌。
那時楊開智想讓毛主席為自己在北京安排一份工作,毛主席嚴肅拒絕,並且要他“一切按正常規矩辦理,不要使政府為難!”
之後表哥文運昌想讓自己的十幾個孩子都進京工作學習,毛主席也是在信中回覆:“我不能給親友介紹工作。”
毛主席深知新中國的成立與人民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不能因為一個人擁有了權力,就把好處給身邊的人。
而且他平生也不願見這等以權謀私的行為,每一次在外吃飯、喝茶、買菸,他都會自掏腰包。
悟出了其中原委之後,李漱清也不再強求,收拾好行李之後,他便坐車離開了北京。
在離別之前,為了答謝恩師送來的土特產,毛主席送了他很多禮物,比如從朝鮮運來的蘋果,還有從青島運來的蝦。
此外,他還用自己賺來的稿費,給李漱清做了一套制服、一件呢子大衣,隨後又送了他100塊錢。
得知國家主席招待師友還要自己掏錢,李漱清驚訝之餘,心中也更加欣慰,他的學生跟封建時代的帝王是不同的,不愧是當代的偉人!
回到湖南之後,李漱清就自己申請進入了當地的文史館工作,算是完成了晚年的心願,而對於遠在北京的毛主席,李漱清的唯一心願就是請他一定保重身體。
毛主席曾用“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來形容與李漱清之間的師生情誼,時至今日也依舊讓人感動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