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一個註定無法“入常”的國家。
- 印度的“入常”傳說
在印度的江湖上,至今仍然流傳著這樣一個美麗的傳說:
話說1945年,那是一個夏天,病入膏肓的美國總統羅斯福顧不上炮火連天和硝煙瀰漫,執意漂洋過海到萬里之外的印度求見,求見的物件,是未來的印度開國總理尼赫魯。
羅斯福此番前來,目的其實很簡單,那就是將印度捧上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圓桌前,畢竟作為名副其實的東方大國,印度屈尊下顧乃是安理會乃至聯合國能夠吹噓的最大本錢。
然後,面對送上門的資產,尼赫魯卻毅然決然地推到一邊,並一再表示我的鄰國也就是中國才適合坐到你們身邊,於是世界歷史上留下了尼赫魯大公無私退位讓賢的經典瞬間。
鑑於印度的高風亮節實在太過耀眼,以至於當今天的印度無所不用其極卻看不到一絲“入常”希望時,內心對尼赫魯的怨言逐漸充滿,同時對新中國的所謂“忘恩負義”的批判更是如滔滔江水不絕連綿。
比如2014年印度庫德里政策集團舉辦的亞太安全研討會上,一位印度錫克小哥就滿臉不滿,並一再表示:“當年印度將安理會席位讓給了中國,為何現在中國不支援印度入常?”
這個世界上最魔幻的地方就在於,很多謊言重複千百遍,就成了自己都深信不疑的真理。且不說印度自身實力能不能夠到五常的底線,即便能夠到,聯合國成立時,英屬印度還在甘地領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中自我催眠,對外打出的代號是日不落帝國,安理會就是再沒人捧,也不至於拿個殖民地來把門面撐。
所以,印度的所謂努力,根本就是自欺欺人的意淫。
- 聯合國的身世
印度最尷尬的地方在於,無論它怎麼努力,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門就像焊死了一樣,根本就不具備入常的條件。
因為,聯合國是二戰的產物,而印度是二戰結束後的成果,印度沒有資格更沒有能力推翻傳統秩序。
雖然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確立了“主權”的概念,奠定了現代國際秩序的基礎,但卻根本擋不住列強相互之間的你死我活,畢竟地球上的資源是有限的,但彼此的慾望卻是無窮的。
而隨著兩次工業革命尤其是19世紀70年代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方興未艾,列強紛紛邁入帝國主義階段。帝國主義的最直接體現就是壟斷,而資源整合程度提升的同時意味著更旺盛的擴張慾望,於是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迅速激化,第一次世界大戰一觸即發。
一戰作為有史以來最慘烈的戰爭,深刻衝擊了世界尤其是歐洲的秩序,並沉重打擊了歐洲列強的國力。為了避免下一次戰爭的失控,更為了遏制德國的東山再起,英法等國在《凡爾賽和約》後主導建立了“國際聯盟”。
作為規模空前的國際組織,國聯確實發揮了很大作用。但受制於英法的“眼界”和水平,國聯難以將其它大國尤其是美國和蘇聯收入囊中並加以領導,於是國聯的作用大打折扣,法西斯迅速崛起,第二次世界大戰最終爆發。
二戰作為迄今為止規模最大、傷亡最慘重且影響最為深遠的戰爭,徹底顛覆了傳統世界秩序,形成了以美蘇兩極爭霸為主旋律的冷戰格局。
而在二戰如火如荼的1942年1月1日,美國就聯合中蘇英等25個與軸心國組成的反法西斯同盟國家,在華盛頓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就開始了“另起爐灶”的實質性努力。
雖然相比於英法等老牌列強,美國的歷史並不那麼源遠流長,但因為新教的寬容環境、豐富的煤鐵資源以及“南北無強國,東西兩大洋”的區位優勢,美國國力一日千里,1865年南北戰爭結束後美國經濟更是一飛沖天,並藉助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東風在1894年實現了GDP的一騎絕塵。
俗話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當美國腰桿子越來越硬,其謀求世界霸主的決心也越來越堅定。
只是,一戰的渾水摸魚並不成功,英法雖然元氣大傷但地位依然無可撼動。儘管凡爾賽和會後美國“加賽一場”,主持召開了遠東九國會議,但依然未能實現後來居上的戰略目的。
直到二戰爆發,日本偷襲珍珠港將美國拖入戰局,本土主體置身事外的美國才終於等到了稱王稱霸的歷史契機。
鑑於美國之外的幾乎所有反法西斯同盟國家都不同程度地遭受戰火侵襲,因此面對作為綜合國力如日中天且作為反法西斯同盟後勤基地的美國,大家紛紛表示服氣,聯合國作為取代國聯的國際組織框架也逐漸清晰。
1943年10月30日,中美英蘇四國代表在莫斯科簽署《莫斯科宣言》,號召儘快建立一個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的國際機構。12月1日的德黑蘭會議上,美蘇英三國領導人再度確認了這一目標。
1944年9月,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出現的敦巴頓橡樹園會議上,中美英蘇四國代表就戰後建立的國際組織在目標、結構和功能等方面達成一致,聯合國呼之欲出。
1945年10月24日,在中美英蘇法等國簽署《聯合國憲章》後,聯合國正式成立。
- “五常”的形成
因為肇始於二戰的聯合國本就是反法西斯同盟的集合,安理會又是勞苦功高的反法西斯同盟的領袖,因此長期戰鬥在反法西斯戰爭一線的美蘇英三國是名副其實的安理會三巨頭。
鑑於三角形足夠穩定,因此斯大林和丘吉爾都一再向羅斯福表示,這個世界,我們三個說了算,即所謂“三警察”制度。
雖然當時的中國最早開始反法西斯鬥爭,付出巨大民族犧牲的同時也牽制了至少60%的日軍兵力,極大地減輕了盟軍在太平洋戰場的壓力。但無論蘇聯還是英國都對中國不屑一顧。
但羅斯福堅決要將中國拉入安理會,畢竟中國是亞太地區抗擊法西斯侵略的絕對主力。更重要的是,法西斯主義覆滅後,意識形態的你死我活必然會讓美國和蘇聯在亞太地區兵戎相見。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在亞太地區需要一個強有力的盟友,勞苦功高的中國無疑是最合適的選擇。
眼看美國拉攏中國對蘇聯形成二對一,中美與蘇聯的對抗又架空了作為歐洲勢力的英國,於是丘吉爾決心放下歷史恩怨,堅決要求一路躺平的法國站起來,像個爺們兒一樣邁入安理會,五常格局由此形成。
為了應對意識形態鬥爭的不利態勢,蘇聯創造性地提出了“一票否決權”,既約束了各常任理事國權力又保證了各方勢力的平衡。於是五常的鬥爭激烈起來,安理會內外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 印度的“入常”夢
等到聯合國各項規章制度逐漸成型,印度才在1947年高調誕生。
印度的自立門戶,固然有甘地“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因素,畢竟這種鬥爭方式雖然連英國殖民者都喜聞樂見,但不得不承認,靠著愚公移山的精神,印度人民努力1000年,再向天再借500年,就一定能取得反殖民主義鬥爭的偉大勝利。
但二戰改變了這一切,在加速了英國衰落的同時,更給了印度無限的可能。
畢竟是跟著英國見過大世面的殖民地,更因為印度獨立靠的是“印巴分治”的一紙協議,所以當沒有革命或戰爭推動統治階級的以舊換新,精英階層更是換湯不換藥,印度對英國殖民者就情不自禁地充滿了感恩戴德的真誠,恨不得繼承英屬印度的遺志,做一個“有聲有色”的老倫敦。
而英國給印度留下的豐厚資產,更堅定了印度恆河後浪推前浪的信心。由於“印巴分治”以宗教為分野依據,所以人山人海的印度教徒保證了印度的巨大體型。再加上英國掠奪了英屬印度540000億美元的資產後,留下了諸如60000多公里鐵路等資產,因此印度的開局在第三世界國家中一騎絕塵。
再加上作為印度開國總理的尼赫魯常年奔走在國際社會,包括髮起不結盟運動,因此印度情不自禁地成為第三世界的帶頭人。
更重要的是,由於印度橫空出世之時,美蘇爭霸格局早已成型,美國在陸續構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巴格達條約組織”和“東南亞條約組織”時,自詡中立的印度顯得尤其出眾,所以美國為了堵上亞歐大陸的“缺口”,蘇聯為了突圍並走向印度洋,印度成為美蘇爭相拉攏的座上賓。
在內部家底雄厚,外部環境優越的情況下,尼赫魯當然想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所以,所謂恢復英屬印度版圖只是萬里長征的一小步,印度想要的,是囊括南亞次大陸、緬甸、阿富汗和青藏高原的“大印度聯邦”,更是衝出亞歐大陸走向世界的磅礴夢想。
所以,其它大國有的,印度要有,比如核武器,比如安理會五常席位。其它大國沒有的,印度也要有,比如咖哩味牛糞。
鑑於印度已經有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牛糞資源,因此印度只需要和其他大國保持一樣。
只是,就像東施效顰再努力也成不了西施一樣,印度的努力,從一開始就看不到成功的希望。
- 跌宕的“入常”路
印度一度認為,它和五常差的就是一張核俱樂部的入場券,於是印度早早開始了核武器的科研。而後在印度科學家們幾十年如一日的努力下,印度終於在1998年的5月真正夢圓,印度的歷史從此邁入光明璀璨明天。
然後,印度就墜入了無窮無盡的黑暗,因為印度擁核讓巴基斯坦壓力滿滿,尤其是核總工程師一籌莫展,不得不到沙漠閒轉,然後意外撿到了一枚野生原子彈,旁邊的中文說明書甚至還墨跡未乾。
於是在印度高調宣佈擁核的半個月後,巴基斯坦也成了核俱樂部成員。巴基斯坦的擁核,之所以令印度仰天長嘆,根本原因在於印度不僅從此徹底失去了消滅巴基斯坦並一統南亞次大陸的條件,擁核更是從此不再成為五常的入門條件,印度幾十年的努力最終淪為著名笑點。
而擁核的巴基斯坦,也讓印度真正看清了自己的嘴臉:
地區強國,是沒資格暢想五常的。印巴核平衡某種程度就是五常通力合作的典範。
對於當前的印度而言,雖然沒趕上聯合國初創的時間,不能作為“開國元勳”位列仙班,但五常也並不是沒有機會輪換,除了蘇聯解體後蘇聯席位向俄羅斯的流轉,法國幾個共和國的走馬輪換,新中國在1971年的重返似乎更令印度信心滿滿。
雖然長期被美國等西方國家奉為“自由先鋒”和“民主典範”,但西方國家也不遺餘力地鼓吹“龍象之爭”,畢竟印度和中國都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近代都曾遭遇西方殖民者的侵略和奴役,不僅如此,兩國還都是屹立於世界東方的人口大國。這樣的高度共鳴,讓深信不疑的印度時常以中國作為參照標準,並得出“中國行我也行”的可笑結論。
所以,在印度將牛糞牛棚等計入GDP終於得到了綜合國力一日千里的結論後印度再也無法淡定。畢竟,昔日有新中國重返聯合國,入主安理會的光輝案例,印度當然也能在安理會王者歸來。
只是,雖然印度感覺自己有戲,但現實情況卻令人無語。因為印度雖然錯過了聯合國的初創,卻不幸趕上了一場決定自己命運的戰爭,這就是1962年的中印戰爭。
就像只有以一敵十七的抗美援朝戰爭稱得上新中國的立國之戰一樣,想要證明印度的實力,欺負巴基斯坦甚至錫金根本就不值一提,只有和真正的大國交手才能分出高低。
鑑於印度獨立靠的是白紙黑字的“印巴分治”,所以印度的實力一直是個謎,直到1962年中印兩國的兵戎相見。
而這一次的對抗,讓國際社會大跌眼鏡的同時,也徹底將印度踹下了第三世界領袖的神壇,從此印度徹底告別了偽世界大國的歷史,昔日被公認的“棋手”從此成為真正的“棋子”。
儘管後來臥薪嚐膽的印度一再表示“印度再也不是62年的印度”,“爸爸再打我一次”的願望極其強烈,但中印戰爭基本定義了兩國邊界,印度在可預見時間內根本沒有東山再起甚至反敗為勝的空間。
畢竟,印度的臥薪嚐膽,就和某足一樣,除了本職工作,其它方面樣樣俱全。由於沒有革命或戰爭的“洗禮”,印度上不能建立強有力的中央政府,推動土地革命為工業化鋪平道路;下不能廢除根深蒂固的種姓制度為工業化釋放人口紅利。
而沒有工業化,印度的自力更生根本無從談起,連本國陸軍都深惡痛絕的“阿瓊”坦克,服役即退役的“光輝”戰機以及三天曬太陽,兩天維修廠的國產航母,就是印度工業化的最好體現。為了實現有聲有色的夢想還要腆著老臉去高價買外國的猴版,這意味著一旦國際社會有個風吹草動,高價買來的武器裝備瞬間會癱瘓。
因為沒有自力更生的工業化,更沒有革命或戰爭推倒重來的決心和契機。所以,印度的入常之路註定長路漫漫。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