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無疑是歷史上最能體現女性魅力的時代。
武則天,太平公主,長孫皇后……無數的女子,都留下了青史留名的燦爛一筆。
有這樣一位女子,是武則天的親信,太平公主的密友。
她擁有過人的美貌與才情,智慧堪比班昭,才學可“稱量天下”。
她用一生串聯起兩個不同凡響的朝代,也譜寫出一曲蕩氣迴腸的盛世長歌。
她,就是上官婉兒。
細數中國歷史,從來不乏才貌雙全的女性,但能擔得起“巾幗宰相”之名的,唯獨上官婉兒一個。
千百年來,有人驚豔於她的驚世才情,也有人窺探她的風流豔名,更多的人,感慨於她跌宕起伏的命運。
她的人生從最低賤的罪婢起步,卻憑藉才智逆風翻盤,登上權力的高峰,活得精彩而熱烈。
時至今日,我們依舊可以從她的故事裡,咂摸出歲月的餘香。
驚才絕豔
武周時期的一年春天,武則天去香山寺踏春。
看著滿山春色,女皇詩興大發,決定讓文武百官比賽賦詩。
而被欽點主持這場詩會的,正是女皇身旁的“大紅人”——上官婉兒。
那是上官婉兒一生中最志得意滿的時光,她站在綵樓上,品評天下英豪的詩作,勝者的詩詞留用,落選者的稿紙則被拋下彩樓。
霎時間,樓下白紙翻飛,蔚為壯觀。
看著眼前的景象,上官婉兒感慨萬千。
她想,多年前的那個夢,到底還是實現了。
原來,婉兒的母親鄭氏懷孕時,曾經夢見過一位老人,手拿一杆秤,對她說:
“你的孩子總有一天,能夠出類拔萃,稱量天下。”
這讓鄭氏很高興,婉兒出生後,鄭氏就把這個夢告訴了女兒。
然而沒過多久,上官家族就遭到了滅頂之災。
因為起草廢后詔書被武則天發現,上官婉兒的祖父上官儀被殘忍處死,家族裡的男丁全被殺害,女眷被罰入掖庭為奴。
本是千金大小姐的上官婉兒,也從此淪落為宮廷罪婢。
但鄭氏並沒有放棄對女兒的教導,她將畢生所學全都傳授給了上官婉兒,希望她能成為一個通達事理的人。
在母親的悉心教誨下,婉兒飽讀詩書,14歲就能出口成章。
當時的武則天正是用人之際,聽聞宮中還有如此才女,她當即召見上官婉兒,出題考她。
在女皇強大的氣場面前,婉兒不慌不忙,端坐在桌前,很快完成了一首應制詩。
這讓武則天大為驚喜,她給婉兒封了“才人”,位列正五品。
可以說,憑藉出眾的才華,上官婉兒完成了人生的第一次逆襲。
儘管上官婉兒的傳世詩作不多,但從僅存的殘稿裡,不難窺見她的絕世才情。
“葉下洞庭初,思君萬里餘”,這是對遠方情人綿長的思念;
“勢如連璧友,情若臭蘭人”,這是對帝后同心的禮讚;
“煙霞問訊,風月相知;山林作伴,松桂為鄰”,這是寄情山水的曠遠胸襟……
《舊唐書》裡記載,上官婉兒曾經同時替五個人寫詩,而且越往後寫的越好,以至於被大家奉為“詞宗”。
這位曠世才女,終於實現了曾經那個“冠絕天下”的預言。
袁枚曾稱讚上官婉兒:“論定詩人兩首詩,簪花人作大宗師。”
上官婉兒用經歷告訴我們,一個人有多大的能力,就會有多大的機遇。
想要被上天眷顧,唯有積攢才華、修煉好自己,才能實現人生的諸多可能。
巾幗宰相
當上才人後,婉兒很快就成了武則天的得力助手。
武則天很器重婉兒,她手把手教婉兒書寫詔令,批閱奏章,把婉兒培養成了一個出色的女官。
有的人詬病上官婉兒:為了一己私利,對殺父仇人效忠。
可從上官婉兒的角度看,她何嘗不是在忍辱負重呢?
若她拒絕女皇、忤逆聖旨,上官家族便再無出頭之日了。
但,如果她追隨武則天,不僅能更多地施展自己的才華和抱負,還有可能實現復興家族的宏願。
朝堂上哪有絕對的是非對錯,吞下去委屈,成就的才是格局。
在女皇的耳濡目染下,婉兒很快修煉出了極高的政治才能。
神龍政變後,武則天退位,唐中宗李顯登基。
因為久仰上官婉兒的才華,他把婉兒封為了正二品昭容,權利僅次於皇后。
上官家族也終於得到平反,婉兒的母親鄭氏被封為沛國夫人,上官儀父子恢復了名譽。
李顯很信任上官婉兒,他讓婉兒專掌制詔大權,親手批閱百官的奏摺和文書,相當於把國家大事的決策權都交給了她。
然而,雖然權力達到巔峰,但史書對於上官婉兒的記載,卻頗有微詞。
《舊唐書》裡說,掌權時間,上官婉兒和武三思、崔湜等人穢亂宮闈,私生活非常混亂。
這也成為了上官婉兒被很多人詬病的地方:身為皇帝妃嬪,卻和別的男人私通,成何體統?
可現代學者研究發現,婉兒只是名義上的妃子,中宗之所以給她封了昭容,只是為了讓她更好地履行女官的職權。
不然,中宗也不會在宮外給婉兒單設私宅,讓她像男性朝臣那樣,自由出入皇宮、拜會官員了。
至於婉兒和其他男人的交往,其實也更像是利益的交換:婉兒給他們夢寐以求的權力,也從他們身上獲得短暫的愛意。
時局的變幻,讓上官婉兒很清楚,自己註定不能擁有長久的愛情。
因而,她只能在一段段露水情緣中,滿足自己的情感需求,同時,也鞏固自己的勢力。
或許這是男人只當政的時代,婉兒能做出的最好選擇。
事實上,掌權期間,上官婉兒也沒有辜負中宗的期望。
她薦賢用賢,進一步擴大了書館規模,使得天下有才之士紛沓至來。
除此之外,婉兒還開展了很多文化活動,將典雅清麗的“上官體”發揚光大。
在一次“曲水流觴”活動時,她曾提筆揮就《流杯池》25首,很多詩句裡,都展現出了她的開闊胸襟,和遠大抱負。
“鬥雪梅先吐,驚風柳未舒。直愁斜日落,不畏酒尊虛。”
言辭之間,當真是顧盼遺光彩,長嘯氣若蘭,即使是今天讀起來,也讓人覺得回味悠長。
有位作家曾說:“廣闊的世界,應當有舒展的女性。”
在那個女子覺醒的時代,婉兒始終活得瀟灑,世俗的偏見,世仇的枷鎖,都不曾困住她前行的腳步。
憑藉遠闊的格局,她促進了大唐文化的繁榮興盛,亦彰顯了女子的盛世風華。
開到荼靡
曾經,為了在權力漩渦中站穩腳跟,上官婉兒鼓勵韋皇后走武則天的道路。
沒想到後來韋后一黨愈加囂張,她的女兒安樂公主,甚至為了把持朝政,讓中宗立自己為皇太女。
上官婉兒對此憂心忡忡,她早就知道安樂公主心術不正,如果讓她得逞,必將禍亂天下。
經過慎重權衡,上官婉兒選擇加入太平公主的陣營。
景龍年間的某一天,朝中突然大亂。
起因是上官婉兒突然喝毒酒自殺,生命危在旦夕。
得知訊息後,中宗李顯忙請出最好的太醫,才把婉兒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
上官婉兒為什麼要自殺呢?
原來,她是在以死相諫,反對中宗立皇太女的決議。
其實早在這之前,上官婉兒就曾好幾次向中宗進諫。
從揭露安樂公主的種種惡行,到自請辭官、出家,上官婉兒拼盡全力,但中宗都置若罔聞。
萬般不得已之下,上官婉兒才選擇了自殺這樣慘烈的方式,讓中宗妥協。
這也讓安樂公主懷恨在心,不久,她就和韋皇后一起,毒殺了唐中宗。
身處權力夾縫之中的上官婉兒,處境愈發艱難起來。
但她依然憑藉自己的聰明才智,周旋在各方勢力之間。
為了抗衡韋后一黨,婉兒還和太平公主草擬了份遺詔,讓李旦輔佐治國。
一個月後,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發動唐隆政變,將韋皇后、安樂公主全部誅殺。
得知訊息,上官婉兒終於鬆了口氣。在李隆基軍馬趕到之時,她率領宮人,執燭相迎。
然而,婉兒千算萬算,到底還是算錯了一步。
她不知道的是,李隆基一直忌憚太平公主的勢力,而她作為太平公主陣營的一員,李隆基怎肯輕易放過?
趁著這次黨同伐異的機會,李隆基把上官婉兒也一併處死了。
一生遊走於權力之間的上官婉兒,最終卻被權力殺死,實在可悲,可嘆。
上官婉兒死後,太平公主悲痛欲絕,不僅派人前去悼念,而且斥巨資贈了五百匹絹。
即使是親手殺死上官婉兒的李隆基,也很欣賞婉兒的才華,他把婉兒的詩文收集起來,編成文集,供後世憑悼。
上官婉兒的人格魅力,可見一斑。
北大教授蒙曼曾感慨:
上官婉兒的出生,註定了她是一個必須在宮廷艱難求生的、無依無靠的弱女子,這造成了她政治上的搖擺,和最後的悲劇。
雖然受限於時代,但上官婉兒夾縫求生的智慧、和恪守原則的孤勇,卻讓人敬佩。
她短暫的一生,就如同“此花開遍,花事終了”的荼靡,熱烈、美麗、而決絕,在時間的長河中,留下不絕的餘香。
上官婉兒的墓誌銘上有這樣一句話:
“懿淑天資,賢明神助。詩書為苑囿,捃拾得其菁華;翰墨為機杼,組織成其錦繡。”
上官婉兒的一生,正如銘文上所寫,因才華出人頭地,靠智慧叱吒風雲。
她走過波詭雲譎的朝堂,卻始終不改高遠志向;對峙過複雜變幻的人性,也始終堅守道義和底線。
她的一生並不完美,卻因為全力以赴地綻放過,所以顯得如此的精彩絕倫。
而今天,我們要記住的,除了她曠世才女、紅妝宰相的身份,更有她開闊的氣度,和成就自我的勇氣。
也正因如此,她才能一次次衝破命運的桎梏,活成不朽的傳奇。
“千年萬歲,椒花頌聲。”
回想上官婉兒不凡的經歷,和後世對她的讚譽,她這一生,到底還是值得。
作者 | 竹西,愛讀書,愛生活。
圖片 | 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