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又挑戰了一個硬核話題:DeFi。
我們都知道 WiFi,那麼這個 DeFi 是什麼鬼?
其實是 Decentralized Finance(去中心化金融)的縮寫。
請注意這個詞“decentralized”,詞根為 central(中心的),字首 de-表示“去除”,-ized 是形容詞字尾,表示“…化的”。
傳統的金融體系都是中心化的,比如任何人之間的轉賬,表面上好像是點對點的,但背後都要透過國家的銀行系統。
而“去中心化金融”就是去除了銀行這樣的中介,讓錢在點對點之間自由流通。
文章標題上方有一行紅字,叫做 down the rabbit hole,值得重點講講。
rabbit hole 的字面含義是“兔子洞”,來自於名著《愛麗絲夢遊仙境》。
愛麗絲在森林中不小心掉入了兔子洞,然後進入了一個奇異的世界,那裡有行色匆匆的大白兔,有抽著水煙的藍色大毛毛蟲,有神經兮兮的瘋帽子,有總是哭唧唧的素甲魚,紅心王后不斷喊著要砍掉別人的頭,公爵夫人抱著豬一樣的嬰兒,當然還有會笑的柴郡貓…
所以“兔子洞”(rabbit hole)後來進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用來比喻未知、不確定的世界。
作者認為 DeFi(去中心化金融)將把人類社會帶入一個全新的、未知的狀態。
這一段交待了DeFi 和傳統金融的區別:
Conventional banking requires a huge infrastructure to maintain trust between strangers, from clearing houses and compliance to capital rules and courts. It is expensive and often captured by insiders. By contrast, transactions on a blockchain are trustworthy, cheap, transparent and quick—at least in theory.
譯:傳統銀行業需要建立一個龐大的基礎設施體系(如結算部、合規部、資金制度等)來確保陌生人之間的信任。這個體系非常昂貴,而且往往被人為操控。相比之下,基於區塊鏈的交易就顯得非常可靠、廉價、透明和高效—至少理論上是這樣。
Each embodies a technical architecture and an ideology about how the economy should be run.
譯:這兩種金融服務方式體現了不同的技術框架和經濟應該如何執行的思路。
作者這裡提到 ideology 一詞讓我頗受震撼。
ideology 是“意識形態”,這個詞讓我意識到,經濟執行方式的背後,也可以有不同的“意識形態”,你看:
以銀行為代表的傳統金融服務代表一種“中心化”的運作方式,有一個 big brother 在確保整個體系的執行,有點類似政治中的“中央集權制”。
而以比特幣為代表的“去中心化金融”,顧名思義,沒有老大,所有人在一個公平、透明的分散式記賬體系當中自由交易,大大提高了效率和透明度,有點類似政治中的“民主制”。
是不是兩種不同的 ideology?
當然,正如政治中沒有完美的體制,經濟上也很難說哪種方式更好,作為現代人的我們很幸運,未來5-10年,將會見證 DeFi 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