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國清1913年生人,是廣西壯族人。軍事生涯起自於百色起義後成立的紅七軍。紅軍時期曾擔任過紅軍幹部團特科營營長,後一直到抗戰初期一直在搞軍事教育工作。可見是有一定的文化基礎,或者是學習能力很強。黃克誠率領115師344旅大部挺進蘇北,幾經改編。成立八路軍第五縱隊第三支隊時,張愛萍任司令員,韋國清任政委。皖南事變後成立新四軍三師,三支隊改編為第九旅,張愛萍為旅長,韋國清為政委。稍後九旅劃歸四師指揮。張愛萍調任為三師副師長時,韋國清任旅長兼政委。1944年9月,新四軍四師師長彭雪楓犧牲後,張愛萍被任命為四師師長,韋國清被任命為四師副師長。解放戰爭初期,韋國清任山東野戰軍第二縱隊副司令員,司令員是名將羅炳輝。後羅炳輝因病無法堅持在前線指揮,陳毅軍長和張雲逸副軍長致電中央軍委,建議由韋國清接任第二縱隊司令員,羅炳輝回到後方養病,並擔任山東軍區第二副司令員,新四軍第二副軍長。
解放戰爭後期,韋國清被任命為十兵團政委。建國以後五二年定級,韋國清被定為副兵團級。有些讀者可能不太理解,正職兵團政委怎麼定個副兵團級?和莫文驊中將的情況有點相似。我分析,韋國清定副兵團級,主要可能是紅軍時期職務稍低,沒有師或相當於師一級的任職。幹部定級考慮的是全部任職經歷,韋國清抗戰時期和解放戰爭時期職務都可以,只有紅軍時期職務稍低。因此,遺憾地被定為副兵團級。但是,擔任過兵團政委被定為副兵團級的,不是隻有韋國清一位,在三野、四野都有,限於篇幅在這就不一一列舉了。
1955年,韋國清被授予上將軍銜。在當今的自媒體上有些人在製造話題,一說韋國清的上將是別人謙讓的;二說韋國清的上將軍銜是越方胡總給討來的。
以下談談個人看法:
第一點,授予軍銜同時考慮幹部的職務安排,到地方任職同時兼軍隊職務,可授銜可不授銜,按工作需要,不存在讓銜的情況。
第二點,韋國清按歷任職務看,授予上將軍銜完全就是在正常合理的範圍內,還需要別人去說情討要嗎?
第三點,韋國清解放戰爭時期,在四九年四月各野戰軍整編成立兵團以前,就較長期指揮幾個縱隊獨立作戰稱為韋吉兵團、蘇北兵團,包括陳唐兵團,後來由陳粟統一指揮,配合劉鄧挺進大別山作戰和鞏固大別山根據地作戰。
第四點,所謂的越方胡總為韋的上將軍銜如何如何,只是編造的謠言完全不可信。一方最高領導找另一方國家最高領導談誰誰應該授什麼軍銜?這就是一個頭腦簡單的人編造的謠言。
第五點,韋國清是廣西人,參加過百色起義,所以也就得到老領導又較長期主持新四軍軍事工作的張雲逸代軍長的支援,由負責軍事教育工作轉崗到帶兵打仗的軍政工作,職務晉升較快,當然也與自身有一定文化和能力強有關係。
對於我軍幹部的軍銜授予,有些人不斷在製造謠言和虛假資訊,欺騙讀者,甚至編造出了連載。最惡劣的是編造領導人說,這個上將如何如何那個上將如何如何等等。我軍五五年第一次授銜距今已經六十多年了,直接或間接參與過授銜的當事人,沒有任何人的回憶涉及到領導人對個人軍銜的意見和說法。因為授予軍銜的具體工作是由軍委負責的,最瞭解幹部情況的人也是軍委和各總部這些人。所以,領導只是發表原則性的意見,絕不會說某個人的軍銜高低等等。現在開始編造外方領導關於軍銜的謠言了,希望讀者朋友認真分析辨別!
相關文章推薦:
羅炳輝將軍的職務安排建議
1958年,韋國清陪同毛澤東主席視察廣西。
韋國清同志陪同朱德同志視察。
1966年3月韋國清等自治區領導請國家副主席董必武為廣西體育館題寫館名
1964年韋國清陪同周恩來總理在廣西視察。
1984年,鄧小平同志和韋國清同志、彭衝同志親切交談。
1975年9月,韋國清陪同葉劍英副主席視察邕江。
1955年授銜以後,張雲逸大將和韋國清上將合影。
1961年,韋國清上將與張雲逸大將在南寧合影。
1938年,抗大一分校訓練部長韋國清(左2)、陳明(左1)、抗大總校校長林彪(左3)、許光達(左4)、閻捷三(左5)、等人在抗大總校合影。
1941年9月,陳毅、張雲逸、韋國清等在淮北合影,右五為陳毅,右六為韋國清。
左三起、雷經天,韋國清,張雲逸,李天佑和盧紹武瞻仰韋拔群塑像。
粟裕大將戰爭年代送韋國清上將的筆記本。
1950年6月,三野參謀長張震和十兵團政委韋國清(左)、華東海軍司令員張愛萍(右)在南京機場合影。
耿飈同志、韋國清同志、許世友同志在黨的第十一大一次全會上。
1965年12月,陳丕顯(左),張鼎丞(中),韋國清(右)在上海龍華苗圃。
60年代,廣西壯族自治區主席韋國清和武元甲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