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埃博拉病毒登上歷史舞臺,首次亮相就展示了它恐怖的殺傷力。在扎伊爾境內一片偏遠的地區,人們開始發燒並嘔吐。有的病人身上像口鼻等所有開孔都流血不止,甚至雙眼也在出血。
病毒學家彼得·皮奧(Peter Piot)拿到血液樣本。透過電子顯微鏡,皮奧觀察到了一大群蛇形的病毒。
在當年,病毒學家只知道另一種蛇形的病毒,那就是危險的馬爾堡病毒。但皮奧確定自己看到的不是馬爾堡病毒,而是另一種親緣關係比較近的病毒。
皮奧和他的團隊在當地展開調查,原來,這種病毒會在人和人之間傳播。沒有證據表明這種病毒能像流感或麻疹病毒一樣飄浮在空氣中,實際上,它是藉助受害者的體液傳播的。
同年,埃博拉病毒出現在蘇丹,奪走了284人的生命。3年後它在蘇丹捲土重來,造成34人死亡。然後它銷聲匿跡15年,1994年又在加蓬髮起了攻擊,殺死了52人。每一次疫情爆發,都讓皮奧的後繼者們對埃博拉病毒的瞭解更進一步。
一些病毒學家很好奇,埃博拉病毒消失的這些年,都藏到哪兒去了?
他們發現在蝙蝠身上發現了埃博拉病毒的抗體,這種抗體似乎能幫助蝙蝠同病毒和平共處。或許,一般情況下埃博拉病毒會在蝙蝠個體之間傳播,但不會對它們造成任何傷害。
後來有科學家忽然發現,埃博拉病毒一直在各種哺乳動物宿主中傳播。它們在某些物種中是無害的,有時會跳到其他物種,不管透過什麼途徑,埃博拉病毒一旦進入我們的身體,就能迅速入侵免疫細胞,導致嚴重的炎性反應。
演化生物學家在倉鼠和田鼠的基因組中,發現了埃博拉病毒的基因。倉鼠和田鼠在1600萬年前有共同祖先,那麼是不是說明在這一千多年前埃博拉病毒就已經存在了?
早在人類出現之前,病毒就佔領了這顆星球,歷經高溫、酷寒或乾旱等極端條件,到現在病毒仍然無處不在,在我們的DNA裡留下了豐富的資訊,人類DNA片段中8%來自病毒,說它們是我們親緣有點遠的祖先也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