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米爾高原的獨特性質一直令研究人員和旅行者感興趣。這個嚴酷的山區是一個幾乎無人知曉的古代民族的發源地。如果說直到二十世紀之前很少有人聽說神秘的帕米里人,因為他們生活在偏遠地區,那麼從蘇聯時代開始,這些人最常與塔吉克人混淆。
他們是誰?
帕米爾人不關注世界新聞,他們不為獨立而戰,他們不尋求建立自己的國家。這些是和平的人,習慣於帕米爾和興都庫什山脈的孤立生活。巴達赫尚是他們居住的歷史區域的名稱。
這個民族由許多民族組成,這些民族有著共同的起源、習俗和傳統、宗教和歷史。帕米爾高原分為北部和南部。前者中,數量最多的國族是雄南族,人數超過十萬。魯尚採夫少了三倍。Sarykoltsy 幾乎有 25000 人,而 Yazgulyams 被認為是小民族。
帕米爾高原南部的主要部分是瓦罕人,大約有七萬人。桑格利奇人、伊什卡希姆人和蒙詹人也少得多。
所有這些人都屬於帕米爾-費爾干納亞種——高加索人種的最東部分支。帕米爾高原有許多聰明的藍眼睛的人。他們有長方形的臉,鼻子挺直,眼睛很大。如果有黑髮,那麼面板白皙。人類學家認為,歐洲阿爾卑斯山和地中海的居民最接近帕米爾-費爾干納亞種的代表。
巴達赫尚的居民講印歐語系的伊朗東部族群的語言。然而,為了進行族際交流,他們使用塔吉克語,學校也教授這種語言。在巴基斯坦,帕米爾語逐漸被官方烏爾都語取代,在中國,維吾爾語也逐漸被取代。
作為講伊朗語的民族的代表,早在公元前一千年,帕米爾高原就是瑣羅亞斯德教的信徒。然後,隨著來自中國的商隊,佛教傳播到高原。11世紀,著名的波斯詩人納西爾·霍斯羅夫(Nasir Khosrov,1004-1088)為了躲避遜尼派穆斯林的迫害逃到了這片土地上。這個富有創造力的人成為當地民眾的精神領袖,在詩人的影響下,帕米爾人採用了伊斯瑪儀主義——伊斯蘭教的什葉派方向,吸收了印度教和佛教的一些規定。
宗教將帕米爾高原與遜尼派鄰居明顯區分開來。伊斯瑪儀人每天只進行兩次 namaz(祈禱),而塔吉克人和烏茲別克人每天進行五次。由於帕米爾人在神聖的齋月不齋戒,她們的婦女不戴面紗,她們的男人允許自己喝月光,鄰國並不認為這些人是真正的穆斯林。
人民的歷史
帕米爾高原的起源問題沒有單一的答案。這個民族的歷史有兩千多年。鑑於巴達赫尚的居民屬於高加索種族,一些研究人員傾向於認為帕米爾高原是古代雅利安人的後裔,他們在印歐移民期間留在山區,隨後與當地人口混居。然而,這個理論沒有歷史證據。
根據大多數專家的說法,幾個東伊朗部落在不同的時間彼此分開遷移到帕米爾高原。有趣的是,他們的近親是傳說中的斯基泰人——一個古老的族群,在公元前 7 至 4 世紀建立了一個龐大的帝國,從克里米亞一直延伸到南西伯利亞。
科學家們將帕米里斯的起源與薩克斯遊牧部落的幾波遷徙聯絡起來,薩克斯遊牧部落在公元前 7 世紀至 6 世紀開始在高地定居。然後,瓦罕人的祖先從位於巴達赫尚以東的阿萊河谷遷出。而未來的伊什卡希姆居民則從西南搬到了高地。Munjans 在對其語言進行了語言學研究之後,科學家們考慮了在偏遠地區倖存下來的雙峰社群的殘餘。
下一波薩卡移民催生了北帕米爾高原,他們從西部沿皮亞傑河遷移到巴達赫尚,隨後分裂為舒格南人、魯珊人、亞茲古利亞姆人和瓦尼什人。甚至後來,薩里科爾人的祖先搬到了他們現在的領土,現在是中國新疆省的一部分。所有這些遷徙浪潮都在我們這個時代的開始時結束了。
由於紅寶石和青金石的豐富礦藏,高地居民經常有商人拜訪,他們用家居用品、家用器具以及刀和斧頭等工具換取寶石。早在公元前2世紀,來自中國的商隊就沿著偉大的絲綢之路穿越了Pyanj河谷。
縱觀帕米爾高原的歷史,各種突厥語部落,中國人、阿拉伯人、蒙古人,以及薩珊王朝和帖木兒王朝,都試圖征服這個地區。但他們都沒有留在高地統治少數部落。因此,即便是名義上被征服的帕米爾高原,也依舊如往常一樣,長期平靜地生活著。
情況在 19 世紀發生了變化,當時俄羅斯和英國正在積極爭取在亞洲的影響力。1895年,英國保護的阿富汗與俄國人支援的布哈拉酋長國之間的邊界正式劃定。兩個帝國沿皮亞傑河劃分勢力範圍,瓦罕走廊通往阿富汗。隨後,在那裡建立了蘇聯的邊界。無論是在莫斯科還是在倫敦,都沒有人關心帕米爾人的命運,他們實際上是相互隔絕的。
現在高地被塔吉克、中國、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瓜分。帕米爾人的語言不斷被驅逐,他們的未來仍然不確定。
風俗習慣
帕米爾高原一直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海拔 2 至 7 千米的高地的惡劣性質對他們的生活和習俗產生了重大影響。
這裡房子的每一個元素都有象徵意義。帕米爾高原的住宅由以穆斯林聖人命名的五根柱子支撐:穆罕默德、法蒂瑪、阿里、侯賽因和哈桑。它們劃定了男女臥室,以及廚房、客廳和祈禱區。傳統住宅的四級拱頂象徵著自然元素:火、土、水和空氣。
以前,帕米爾人都生活在大戶人家,所有的親戚都閤家經營,毫無疑問地服從長輩。但後來,這種微型社群被普通的一夫一妻制家庭所取代。此外,在帕米爾高原中,還有堂兄弟姐妹之間的婚姻,這往往是由於不願意為另一個家庭的新娘支付一大筆錢。
儘管伊斯蘭教極大地影響了婦女的地位,但帕米爾高原的婚姻是母系的。也就是婚禮結束後,年輕人在新娘父母的家裡安頓下來。
生活習慣
這些人的傳統職業是農業和畜牧業。高地飼養著牛、綿羊、山羊、馬和驢。幾個世紀以來,帕米爾人一直從事羊毛加工、編織、陶器和珠寶製作。他們中間總是有許多熟練的獵人。
帕米爾人的飲食通常包括小麥餅、羊乳酪、自制麵條、蔬菜和豆類、水果和核桃。高原上的窮人喝奶茶,富人也在碗里加一點黃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