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豫劇,因為“誰說女子不如男”等等耳熟能詳的名段,可謂是知名度極高的傳統劇種之一。
傳統文化往往都不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而是在悠久深厚的歷史積澱中孕育而生。
號稱“豫劇母腔”的祥符調發源於哪裡?一代名角、宗師人物孫延德墓葬的境況如何?追根溯源,需要到黃河岸邊的河南大地去尋找答案。
來自中原大地的豫劇
曾經的豫劇,因為《花木蘭》裡那一段既悅耳動聽又極富現實意義的唱腔而全國皆知;不久前的新冠抗疫歷程中,醫護人員登臺獻唱《穆桂英掛帥》,則又一次實現了時事和傳統的“雙贏”共鳴。
節目本身大受好評的同時,也吸引了更多人去關注豫劇這種古老的舞臺表演形式。
既然名字上帶了一個“豫”字,不難猜出它是流行於河南的地方劇種,它以河南梆子為基礎,不斷豐富發展而來。
然而公認的“豫劇母腔”,卻是曾經流行於開封一帶的“祥符調”。
一個劇種內部出現不同藝術流派,往往由各地語音差異、名角開創路線而來,豫劇按照音樂風格不同,被劃分為豫東調和豫西調。
其中豫東調以開封為中心,多用上五音,而豫西調則以洛陽為中心,多用下五音。
兩者音樂風格不同,形成相當鮮明的對比,除此之外還有沙河調、大高調等其他派系,但追根溯源,好幾個派系都發源自別稱祥符調的豫東調。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它流行的區域以開封為中心,為什麼不乾脆叫做“開封調”,而要以祥符為名呢?
溯源“豫劇之母”
祥符是一箇舊地名,大致相當於今天的開封祥符區和新鄉封丘縣一帶。
九曲黃河在這裡形成一個彎子,人煙稠密商賈興旺,出現了大量娛樂和敬神的需求,逐漸形成了以北岸清河集、南岸朱仙鎮為中心的豫劇科班基地。
當時人們有個順口溜,用來描述這一局面——“來的戲班不用問,不是許門就是蔣門”。
許門指清河集鎮的許家科班天興班,蔣門指的則是朱仙鎮的蔣家科班。
幾乎所有藝術門類都擁有相似的發展道路——先是野蠻生長自由發展,接著進入優勝劣汰時期,而成規模科班制度的出現,往往意味著這種藝術已經脫離了零碎小戲的侷限、發展到了集大成的階段。
直到今天,這片地方(今封丘一帶)民間仍然存留著濃郁的戲曲氛圍,人們把這裡稱為“戲窩子”,名旦閻立品的關門弟子朱巧雲曾說,封丘人要是一天不唱戲,吃飯睡覺都弄不好。
許、蔣兩家科班首開了豫劇正規科班的先河,所創制的唱腔合稱祥符調,後來蔣家科班四處遷徙,聲腔演變出更多分支,而許家科班則基本堅持在當地發展。
祥符調的唱和道白均依從標準中州音韻,被稱為最為正宗的豫劇唱腔。
其男腔激越古樸不乏醇厚,女腔則莊重委婉間有俏麗,業界流傳有“寧唱十句戲,不道一句白”的藝諺。
一生培養出數百名學生、門下名角極多星光璀璨、被後人讚譽為一代宗師的孫延德,就是許家科班最負盛名的教戲師傅。
孫延德
一代名角“白酥瓜”
在梨園行,孫延德有兩個常用名,一個是“靈妮”,來自他的乳名,另一個則是“白酥瓜”,這是捧角的戲迷們送的外號,用來形容他的嗓音甜潤、白口脆巧。
孫延德本是封丘縣應舉鎮人,幼年因家貧逃難,進入黃河邊的窩班學戲。
窩班是當時常見的戲曲成班形式,往往一家子父母兄弟姊妹夫妻組成一個班子,互相搭檔唱戲演戲,稱為“一窩親”。
孫延德進入窩班學藝時不滿十歲,但由於天賦過人又聰明用功,不到半年便可登臺唱戲,等到坐科期滿出師之後,更是名震四方紅極一時。
梨園行有句老話“出名要趁早”,意思是名角往往要趁著年輕時嶄露頭角,即使聲音和身段上難免稚氣未脫,那種與生俱來的青春活力也能很大程度抵消這些弱點。
孫延德走的正是年少成名的道路,他學戲時戲路求廣、生旦兼修,不但扮相俊美,而且唱腔甜脆,手眼身法步無一不妙,自然一登臺就一炮而紅,受到大批觀眾的追捧。
出師後,他曾到其他班子搭班唱戲,也曾經應封丘縣令的邀請進入縣衙戲班,由於真材實料本領過硬,唱到哪裡紅到哪裡,甚至還能帶挈戲班的票價也大大飆升。
雖然少年成名,孫延德卻並沒有沉浸在喝彩中止步不前,面對藝術道路上的風浪挑戰,他表現出了清晰的頭腦和卓越的遠見。
他非常清楚,舞臺上不能一直指望著吃青春飯。
年近三十時,他開始將藝術重心轉向刀馬旦,從各家技藝中博取眾長、汲取優點為己所用,同時也有意識地調整扮演角色的方向。
由於多年來打下的舞臺號召力,他有足夠多的登場機會來實現自身“轉型”。
他不但在臺下潛心演練,舞臺上更是敢演敢練,不斷磨鍊最佳化自身技藝,最終形成了一整套富於自身風格的刀馬新風格。
在那一階段,他在舞臺上主要扮演巾幗豪傑、脂粉英雄,既有英姿颯爽的颱風扮相,也不乏令人稱歎的武功。
他的轉型極為成功,觀眾眼見新戲上臺依然全力追捧,盛況不減之前。
在孫延德大紅大紫的前半生中,他被公認為開封梨園界最傑出的旦角演員,但其實他戲路極廣,不但青衣、花旦、刀馬樣樣拿得起,扮演文武小生也不在話下。
在藝術領域,他擁有極為豐厚的“肚囊”,這也成為他後半生為人師表的最大底氣。
名角轉名師
四十歲那幾年,孫延德的嗓子突然失音。
戲曲名角講究“唱唸做打”,唱是排在第一位的,他不得不在藝術最為黃金的時期離開舞臺。
這一變故對他本人來說談不上是好事,但卻幾乎立刻就在當地梨園界引發了連鎖反應。
但凡有點雄心壯志的戲班班主,哪個不想延攬他去自己的班子教戲?
畢竟有了他坐鎮,就等於有了第一流水準的金字招牌。
經過一番明爭暗鬥,終究還是清河集鎮的許家科班(天興班)勢力最大,從此孫延德便主要在天興班開班授徒。
有人統計過,孫延德告別舞臺之後曾經在各個戲班開辦過13期科班,其中在天興班時期就開辦了6期,這也側面反映出天興班的實力之強、聲勢之盛。
通常情況下,自身實力強大的人不一定就能百分百地保證成為好的老師,然而孫延德從名角轉換角色成為名師,卻恰恰有好幾個別人不一定有的優勢。
優勢之一在於能戲極多,且能演多個行當,光是火爆常演的拿手戲就有《大戰十一國》、《奪永州》、《天門陣》、《勸夫》、《玉虎墜》及《花園贈珠》等。
而且他不但對生旦戲十分熟悉,對搭檔配戲的其他行當也極為了解。
優勢之二在於博聞強記,肚子裡有大量的“戲本子”。
傳統戲曲講究口傳心授,情節唱詞往往靠老師傳授給學生。
孫延德本性聰明,腦子裡背下的豫劇戲詞多達360多部,據統計,光是其中出現的帝王角色就有七十多名。
優勢之三在於舞臺經驗豐富,且擅長因材施教。
他自己在舞臺上演過多種角色,遇到過種種意想不到的情況,因此既有豐富的經驗,對於不同才具的學生適合怎樣的戲路也有深刻的理解。
更難能可貴之處還在於他能夠跳出陳腐的傳統規則,打破“豫劇不收女弟子”的陋習,如陳素真、孫蘭芳、司鳳英、馬雙枝等著名女角都出自他的門下。
女角與男角不同的嗓音和身體條件帶來更多可能性,進一步拓寬了祥符調的表現力。
例如陳素真成名之後,便與樊粹庭深度合作,革新豫劇的唱演、音樂、舞美等諸多方面,創作出大量人稱“樊戲”的經典劇目,真正奠定了豫劇成為強勢地方劇種的基礎。
而馬雙枝後來也成為戲曲教育家,門下教出了馬金鳳等名角。
梨園翹楚“五朵雲”
據不完全統計,曾經受孫延德教戲授藝的學生超過400名,其中不乏名角而且行當極為齊全整備。
不但有生有旦,還有其他如老生、武生、丑角等等行當。
這些人成長起來後,首先覆蓋了本地戲曲業界,成為了挑梁名角和業界標杆,再傳弟子更是遠至安徽、山東、陝西、山西、河北等地。
開封城前三的戲班子天興班、義成班和公議班,挑班名角基本都是他的弟子。
當時坊間甚至有說法,開封城的班子若是缺了孫延德的學生,搞不好連一臺戲都湊不出來。
而在這些弟子之中,最負盛名者被稱為“五朵雲”——李劍雲、時倩雲、閻彩雲、林黛雲、賈碧雲。
這五人都是以男角應工旦行的演員,其表演風格、為人處世則各有引人矚目之處。
例如李劍雲被時人稱為“戲狀元”,其歌喉做工並臻佳妙,還特別擅長創制新腔,甚至以一己之力改變了開封觀眾對一個劇種的看法。
時倩雲則擅長掌控不同角色的神態心理,尤其擅長扮演《美人圖》中的狐仙,因此人送外號“狐狸美人”。
閻彩雲是豫劇六大名旦之一閻立品的父親,其人武功出眾,扎靠、踩蹺、耍刀都是一把好手。
為人又極講義氣,不管是舊友還是同事,一旦有難必定出手幫助,花錢費力毫不介懷。
因為他一貫為人大氣,閻家在整個梨園行中打下了極好的人緣。
林黛雲、賈碧雲則或擅小旦,或擅蹺功。
這一大批名角綻放舞臺,使得來自祥符調的營養源源不斷地匯入藝人的舞臺生涯中,劇種聲腔的進化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據統計,解放初期活躍於河南劇壇的近百名演員中,與封丘或者清河集“許門”有師徒傳承、親戚關係者佔了其中的半壁江山。
宗師墳墓今何在
雖然曾經身為名角紅極一時,之後又開班課徒桃李成蹊,孫延德的生活卻並不高調。
他壽終於82歲,逝世前不久仍然忙於向弟子們傳藝授戲。
近年來,也有不少人專程前去尋訪位於應舉鎮邵寨村的孫先生故居和墓地。
孫延德的後代子孫依然居住在邵寨村的三間老瓦房裡,並精心儲存著他生前用過的戲箱。
這個箱子是當時常見的戲班用款式,用木板區隔出上下兩層,上層放道具行頭,下層裝文書用品。
至於墓地則只有一個普普通通的墳頭,和其他的老墳看不出太大區別。
有人看到破敗的故居、墓地的淒涼情狀,認為後人和文化界都應該更加重視,讓這位為豫劇事業作出過諸多貢獻的名人能夠得到應有的公眾評價。
2006年4月初,封丘縣人民政府文化局正式確定清河集村為豫劇祥符調發源地,與此同時,也為孫延德先生在墓前立碑,碑上鐫刻“豫劇表演藝術家、戲曲教育家教育孫延德先生之墓”等字,作為對這位豫劇事業先驅者的紀念。
也有人關心孫氏後人對梨園事業是否有所傳承,畢竟戲曲世家的例子並不少見,傳統文化講究“幼功”,自小耳濡目染更容易取得過人成就。
然而世易時移,如今的戲曲行業以院團製為主流,早已不是當初“窩班”盛行的局面。
仍然定居在邵寨的孫家子孫中,並沒有人從事與戲曲相關的行業。
不過據《封丘戲劇志》記載,新生的封丘縣豫劇團實際上也就是在清河集科班基礎上成立起來的。
當年祥符調乃至豫劇從業者的事業,也並不能用“後繼無人”來形容。
近年來,隨著河南戲曲界對祥符調的重視和研究,不但有不少傳統劇目發掘上演,他們還將傳統舞臺表演與現代傳播體裁結合起來,諸如《三拂袖》、《三上轎》等祥符調戲曲電影正是這一思路的產物。
看到這樣的景象,曾經為河南戲曲發展進化貢獻心力的戲曲名人,大概也會感到欣慰吧。
官方參考文獻:
《新鄉學院學報》;2012-6
《河南祥符調淵源歷史》;河南鄭州豫劇二團;202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