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學家們對豐鎬遺址的確切位置至今仍持謹慎的保留態度,關鍵在於西周宮殿和君王陵墓迄今仍未發現。
我們正在經過一片古老而又神秘的土地。雖然歷代史籍地誌對豐鎬地域位置言之鑿鑿,雖然現代考古發掘也陸續發現不少西周古建築、墓葬,但兩座都城的宮殿和陵墓似乎在和考古學家們“捉迷藏”。
另外,在咸陽之北的畢原,傳說有西周五座陵墓建於此原,因而又稱五陵原。這裡的幾座大陵冢前,還樹有清朝所立的“周文王陵”、“周武王陵”等墓碑,但據考證,這些都不是西周王陵。
周陵,對考古學家、歷史學家們具有特殊的誘惑力。西周王朝是中國奴隸社會的頂峰,以文王、武王發端,後經歷13位國王。按當時墓葬制度,王族墓地與宮殿距離很近,甚至可以看作宮殿結構組成部分。王族埋葬得十分集中,因此,無論宮殿或陵園一旦有所發現,就可以“順藤摸瓜”,扯出一大串。西周墓葬“不封不樹”,沒有任何地面標誌,歷史上從未被人盜掘。它們的歷史文物價值非同尋常,每座陵墓裡,除玉器、骨器、陶器等殉葬品外,按當時制度必定有“九鼎八簋”。這些青銅禮器上鑄刻的銘文是歷史學家們夢寐以求的無價之寶。目前,中國歷史上的準確紀年起於公元前841年,許多專家確信,周陵系列青銅器銘文一旦重見天日,至少可以使它再上溯300多年以上。
周陵在什麼地方?至今仍是未解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