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的視覺腦區是閒置的嗎?
假如你家有一塊地,本來預留種紅薯的,但因為疏忽,錯過了種紅薯的季節,那你會讓這塊地一直空著嗎?不。我想,你會毫不猶豫地種上別的蔬菜。
我們的大腦也是。大腦中通常處理視覺的腦區,對於盲人來說,基本上已經沒用,但它不會被永遠“閒置”,而是會被大腦悄悄“徵用”並賦予它其他的功能。
最近,一位比利時科學家透過一項實驗證實了這一點。他招募了兩組志願者,一組是視力正常的人,另一組是盲人。然後他從一本音訊電子書中摘取三段,做適當處理後播放給所有志願者聽。第一段未做任何處理,語音清晰,意思易懂;第二段音調已有些扭曲,但不影響理解;第三段音調被嚴重扭曲,已影響到理解。在聽的同時,他掃描志願者的大腦。
科學家發現,在收聽時,兩組志願者大腦的聽覺皮層都顯示有神經活動。這是不用奇怪的。聽覺皮層是大腦中處理語音(比如音調、語速等)的一個腦區,這裡是我們通向理解語言的第一步。
有意思的是,科學家還發現,在盲人志願者中,視覺皮層也有神經活動,當播放第一段錄音時,其神經元的放電甚至與朗誦的語音同步。
這表明,盲人的視覺皮層至少部分被“徵用”,行使了聽覺皮層的功能。
這個結果還表明,我們不完全是基因的奴隸。我們後天仍具有很強的可塑性。因為在這個例子中,基因給我們規劃的藍圖是:視覺腦區只負責處理視覺訊號;聽覺皮層只負責處理聽覺訊號;而現在,兩者竟然“客串”起來了,這可發生在基因的“規劃”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