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自己留點空間,好讓自己可以從容轉身!
有些事,總是很難稱心如意,甚至原來計劃的好好的,一下子就打破了計劃。
的確,《中庸》理論告訴我們,喜、怒、哀、樂是人們的正常反應,是人們受到外界事物的刺激後產生的自然情感。
之所以說喜、怒、哀、樂的情感沒有表現出來的時候叫做“中”,是因為在這種情況下這些情感是被控制的,內心保持著平靜和均衡,這是合乎正道的。
然而,人的感情無法正常宣洩是不可能的,因此宣洩需要有個尺度,這個尺度就是:不要看到好的事物就喜形於色,遇到不高興的事情就勃然大怒,極度悲哀或是過度高興都是不合理的。這便是點到為止、適可而止,見好就收的真諦。
人生何來十全十美?見好就收半稱心也就足矣。
浙江杭州靈隱寺內有這樣一副對聯:“人生哪能多如意,萬事只求半稱心”。
這副對聯語言樸實,卻富含哲理。這種“半稱心”的生活和知足常樂、隨遇而安的心態,被林語堂先生稱為“中國人所發現的最健全的生活理想”。
當然,“半稱心”不是無奈和消極,而是一種豁達和智慧。
豁達,指寬宏大度、胸懷坦蕩,體現的是一種情操、一種境界、一種心胸。我欽佩豁達,欣賞豁達,更要恪守豁達。
豁達與大度同庚,更是一種從容、一種大德、一種優雅、一種風度,豁達的人把個人的得失看得很輕,並且對自己有著足夠的自信,所以他們能做到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更有著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臺的從容不迫。
學會豁達的人,就會寧靜淡泊,正視人生——笑看庭前花開花落,靜望天上雲捲雲舒。
自古人生最忌滿,半貧半富半自安;半命半天半機遇,半取半舍半行善;半聾半啞半糊塗,半智半愚半聖賢;半人半我半自在,半醒半醉半神仙;半親半愛半苦樂,半俗半禪半隨緣;人生一半在於我,另外一半聽自然。
豁達,也就是要學會轉換角度看世界。比如說從前一個老婦女有二個孩子,老大靠制雨傘來養家,老二靠擺菜攤子餬口。這老婦一年到頭都愁容滿面,晴天為老大雨傘賣不出去而長吁短嘆,陰天之日又為老二的生意而鬱鬱寡歡。後一智者點化,胸中塊壘頓化煙雲,從此,雨天為老大高興,晴天又替老二慶幸,成天眉歡眼笑的。快樂與憂愁僅一牆之隔,但若沒有“智者”出現,老婦斷難穿牆而過。
家庭和睦了,社會才安寧。家,是講愛的地方,不可講理;家,是放鬆的地方,不可吵鬧;家,是安心的歸宿,不可囂張;家,是感情的寄託,不可欺騙。家要溫暖,而不是冷言冷臉;家要陪伴,而不是親人離散。
“君子不跟牛治氣”。生活中偶爾會碰到一些品質差,或者素質差的人,說話辦事傷害了我們,如果與他,或者她,爭執甚至打鬧起來,我們也就是同類人了!就像狗咬人,人不能咬狗一樣,看似吃虧,卻保住了做人的尊嚴。
不管做什麼,都要給自己留點空間,好讓自己可以從容轉身。留一點好處讓別人佔,留一點道路讓別人走,留一點時間讓自己思考。任何時候都要記得給人生留點餘地,得到時不自喜,失去時不抑鬱,得失之間淡定從容。
笑鈾
2022,4,10.
作者自白
笑鈾,真名遊德福,1958年生,1983年從武漢軍區高炮644團復員後任鄉文化站站長35年,其間還擔任黨政辦主任等職,2018年7月退休歸隱田園,碼字不輟,以“鄉土作者”自詡。2005年被《贛南日報》評為“關心熱愛新聞事業的十佳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