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有道是,人生的後半場,每一步都是歸途。
也就是說,我們走過了人生的最高點,再往前走,就是下坡了。從人生髮展的趨勢來看,就是迴歸到原點。
可是,很多人把日子過反了。越要得到更多,越會難受,並且失去的東西,也更多。
蘇東坡說過:“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既然逆轉是不可以改變的,那我們可以反著走,這樣的話,就是拐個彎,人生再一次“順了”。
因此說,六十歲之後,餘生的路,反著走,天塹變通途。
02
離開職場,不要閒著,要發揮餘熱。
很多人,在年輕的時候,使勁折騰,想要謀得一官半職。到了退休那會兒,他就啥都不做了,認為自己勞苦功高,應該享受成果了。
可是退休之後,一個人總是閒著,就不是下坡了,而是滑坡了。
事實上,很多人打拼了大半輩子,積累了很多知識,也有一技之長,如果願意拿出來,和大家共享,人生的價值,就會再次增值。
我的九叔,年輕時在當地的苗木所上班。他退休之後,成為了村裡的果樹合作社的顧問。
每年春天,九叔大部分的時間,都在果園裡。“這棵樹,要這樣修整;那棵樹,要及時增加肥料......”九叔憑藉自己的經驗,讓很多果農,持續增收。
雖然一分錢工資都沒有,但是九叔的人生,灼灼發光,顯得更加年輕了。
退休不褪色。職場上的勾心鬥角,固然讓你煩心,但是職場上的忙碌,也會讓你活得充實。把工作當成一種愛好,也未嘗不可。
03
幫助兒女,不要給錢,要學會立志。
我的一位老同事,省吃儉用一輩子,有了一筆存款。
女兒結婚,老同事花了一半的存款;女婿創業,老同事的存款,全沒了。
我們在年輕的時候,想盡辦法賺錢、住進城裡,不是為了自己活得多好,而是要幫助兒女成家立業。
等兒女長大了,我們還要想辦法,送兒女去更高的地方。
可是,你到了老年,還有多大的本事,幫助兒女呢?使勁花錢,不是長久之策。
雖然,我們都說“兒孫自有兒孫福”,要讓兒女自己去闖蕩。但是父母怎麼能夠不聞不問呢?畢竟,“操心”是不能避免的。
因此,我們要學會慢慢放手。拒絕物質上的幫助,多給精神上的幫助。
當兒女感受到了父母的愛,就會有前行的動力,與此同時,也有反哺父母的能力。
父母在下坡,兒女在上坡,未嘗不是一種補償。
04
居家度日,不要熱鬧,要享受孤獨。
很多老人,在剛剛退休的時候,邀請親戚朋友來家裡做客,認為自己有時間了,多給大家做頓飯,是應該的。
或者去親戚朋友家串門,把失去的情感,都找回來。
事實上,再熱的水,也會變成涼水。哪怕你買了最好的保溫杯,也不能扭轉乾坤。因此,我們要記住這樣一句話——熱水可以暖手,溫水可以解渴,涼水可以靜心,隔夜的水可以澆花。
人生處於任何一種狀態,都是可以享受的,包括“孤獨、寒冷”。
北宋文學家李廌記錄了蘇東坡睡覺的場景:首先是放平身體,讓每一個部位都很舒適,若有不舒服的地方,就輕輕按摩。之後,閉眼,不要胡思亂想,認真聽自己的呼吸,並且保持均勻。再後,就是身體有癢癢的地方,要忍一忍,有了一頓飯的時間,就安然入眠了。起床後,還得打個盹。
蘇東坡說:“數刻之味,其美無涯。通夕之味,殆非可比。”
古人認為,先睡心,後睡眼。睡覺都能有一系列的感悟,更何況是吃喝拉撒呢?
吃飯,最美人間煙火氣;休息,偷得浮生半日閒;小聚,閒敲棋子落燈花......從古人的智慧裡,我們總能發現最美的生活,根本不需要熱鬧。
人無千日好,不管你曾經被多少人追捧,到頭來還是會受到冷落。因此,你要主動退到清靜的地方去,享受孤獨。這樣的話,沒有社交、不要聚餐、生活清淡,就是福氣。
05
出門求財,不要大方,要捂住錢包。
也許你會疑惑,老年人,如何求財?自己沒有能力賺很多錢,退休金多少,也不是自己說了算。
事實上,老人求財的最好方式,就是捂住錢袋子,讓自己手裡的錢,慢慢增值。
如果你認真觀察,就會發現,同樣一件東西,在不同的地方,價格是不同的。花一些時間,貨比三家,你就能花最少的錢,買到自己喜歡的東西,因此你就“賺錢”了。
也就是說,把無聊的時間,變成“錢”。不要隨隨便便被人忽悠了,更不要把商人當成親戚朋友。
知乎裡,網友“zhang”說,他的父母,每次去旅遊,都會買很多的紀念品,當時很開心,但是這些東西,都沒有實際用途。因此,家裡人都很煩惱。
人生的下坡路,還意味著財富減少,花錢的漏洞增加。因此我們要懂得“查漏補缺”,不要讓財富迅速消失。或者你可以依託勤儉節約的方法,讓存款變多。
06
在山區待過的人就知道,山後面沒有別的,還是山。這山望著那山高,是慾望;翻過一道又一道山樑,是人生。
歲月不可回頭,人是註定要變老的。既然無法增加生命的長度,那就增加生命的廣度和高度。生而為人,要持續向好,才能贏到最後;不能活成“虎頭蛇尾”。
往後餘生,老驥伏櫪,老有所為,別唉聲嘆氣。
夕陽西下映紅天,枯木逢春吐綠芽。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