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蠣首載於《本經》,其曰:“主傷寒寒熱,溫瘧灑灑,驚恚怒氣,除拘緩,鼠瘻,女子帶下赤白。久服強骨節,殺邪鬼,延年。”其為牡蠣科動物長牡蠣、大連灣牡蠣或近江牡蠣的貝殼,其質重沉降。平肝潛陽、重鎮安神、軟堅散結均宜生用,收斂固澀宜煅用。
牡蠣鹹而微寒,具有重鎮安神、平肝潛陽、軟堅散結等功效,煅用能夠收斂固澀。主要用於:①心神不安、驚悸失眠等,最常與龍骨同用,伴口苦、咽乾者,宜配伍柴胡、黃芩、半夏等,如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伴汗出、惡風者,可配伍桂枝、芍藥等,如桂枝加龍骨牡蠣湯。②肝陽上亢之頭暈目眩,配伍龍骨、白芍等,如鎮肝熄風湯。③痰火鬱結之痰核、瘰癧、癭瘤等,配伍浙貝母、玄參,即消瘰丸。④煅用時可用於自汗、盜汗、滑精、尿頻、崩漏等病證,可根據不同病證而辨證加減。
《本經》載牡蠣主治“驚恚怒氣”,《名醫別錄》主“煩滿”,《海藥本草》“去煩熱”,《傷寒論》之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主治“胸滿煩驚”,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主治“煩躁”,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主治“驚狂,臥起不安”,都說明牡蠣具有鎮驚安神作用。再從古籍描述來分析,似乎牡蠣主治“煩”的機率較大,而煩躁一症屬熱者比較多,似在提示牡蠣具有清熱除煩作用。
因為牡蠣一般入煎劑,所含的碳酸鈣難溶於水,所以,研究單純的牡蠣煎劑,毫無價值。
牡蠣常在複方中配伍應用,如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桂枝加龍骨牡蠣湯、柴胡桂枝幹薑湯等。
因為熱的作用,使血管擴張,腦動脈充血,患者表現為頭脹痛、頭暈而煩躁不安,這些均屬於肝陽上亢的表現,也在內熱所致煩躁的範圍之內。所以,牡蠣同時具有平肝潛陽與清熱鎮驚安神的功效,實際上兩個功效是一回事。
此外,牡蠣具有軟堅散結作用,大部分中醫治療瘰癧、甲狀腺結節等方面,都在使用牡蠣。還有一點,煅牡蠣研末沖服可治療胃酸過多。因為煅牡蠣含有大量的碳酸鈣,能夠直接中和胃中過多的胃酸,從而具有制酸作用。不過,這種作用是針對胃酸過多這一疾病之標而言的,對疾病之本並無多大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