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綿陽的城市名片,最亮眼的莫過於中國唯一的科技城。作為三線建設時期的重要城市,綿陽在科研領域的實力有目共睹。也正是在科技這張名片的驅動下,綿陽的中學教育也是一路突飛猛進,甚至可以和成都一較高下。
記得幾年前,每到開學季,綿陽幾所重點中學的大門口就被堵得水洩不通。川北、川南、川中等四面八方的家長和學子紛至沓來,期待在這座城市改寫自己的人生命運。
有網友留言稱,自己所在的縣城裡,出現了三類家長。第一類最有實力,努力把孩子往成都的重點中學送,第二類則想方設法將孩子送往綿陽的高中,哪怕是次一點的高中,也認為比本地的重點中學強。而餘下的第三類人,才會考慮就讀本地的學校。
在許多人眼中,只要到綿陽上中學,就意味著再不濟最起碼也能讀個二本。
也正是因為綿陽的中學吸引力太大,每到招生季,一些四川其他縣市的高中就如臨大敵,採取不公佈成績等手段,千方百計阻止綿陽的高中來掐尖兒。
不過,隨著新規的落實,綿陽的教育也面臨著新的挑戰。
首先是雙減政策的落地,國家開始大力提倡素質教育,減少機械刷題等手段,降低中學生的學習壓力,這意味著綿陽的中學必須適應新的教育模式。
然後就是最重要的一點:隨著對招生區域限制和民辦學校規模縮減,綿陽的中學到其他城市掐尖的行為將越來越難,綿陽教育的“人氣”和“氛圍”將大受影響。
第三就是綿陽與成都,乃至其他周邊城市的教育競爭壓力在不斷加大。今後,這種城市間的競爭會更加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