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來,民辦教育為促進全國教育事業和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歷史性的重要貢獻:一是政治貢獻。民辦教育擴大了教育規模,增加了教育供給,滿足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教育需求,緩解了“上學難”的問題,同時擴大了就業,為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發揮了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二是經濟貢獻。民辦教育引導民間資金投資教育,拓寬了教育投資渠道,彌補了國家教育經費的不足,在拉動內需方面做出了積極貢獻,促進了經濟發展。三是文化貢獻。民辦教育在培養人才,提高國民素質和思想文化水平,以及文明傳承和文化創新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四是教育貢獻。民辦教育在經費籌措、辦學形式、管理機制、國際交流合作等方面的探索,開拓了教育改革創新之路,促進了公辦學校的改革和發展。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實行“兩免一補”政策,公共財政對公辦教育投入明顯加大,政府給予公辦學校的撥款大幅度增加,公辦學校教師工資待遇明顯提高,再加上物價的持續上漲,民辦學校與公辦學校辦學條件上的差距進一步拉大,對民辦學校辦學形成越來越大的壓力,民辦學校資金緊張狀況進一步加劇,民辦學校的生存與發展迫切需要得到公共財政的支援。
民辦教育是我國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增長點,民辦教育與公辦教育同樣屬於社會公益事業,民辦學校學生家長同樣是納稅人,民辦學校學生同樣是未來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公共財政不是公辦教育財政,公共財政對公辦教育與民辦教育應當一視同仁,公共財政對教育的扶持應當有民辦教育的份額,對民辦學校應當與公辦學校一樣給予財政扶持,對民辦學校學生應當給予和公辦學校學生同等的國民待遇,公共財政對民辦學校的支援形成的資產都屬於國家所有。
《國家中長期教育和改革規劃綱要》要求:“健全公共財政對民辦教育的扶持政策。”《國務院關於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0〕13號)要求“落實對民辦學校的人才鼓勵政策和公共財政資助政策。”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透過的《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健全政府補貼、政府購買服務、助學貸款、基金獎勵、捐資激勵等制度,鼓勵社會力量興辦教育。”
據瞭解,近些年來不少省市已經建立了公共財政對民辦教育的扶持政策,有些省市財政按一定比例給予民辦學校撥付生均教育經費。公共財政對民辦教育的扶持屬於政府補貼、政府購買服務的範疇。建議抓緊落實黨和國家有關精神,儘快建立公共財政對民辦教育的扶持政策,除設立民辦教育發展專項資金之外,按照公辦學校生均撥款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的比例給予從事全日制學歷教育的非營利性民辦學校財政資金支援,以實際行動體現政府對民辦教育的“鼓勵”和“促進”,推動民辦教育的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