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房貸萬分焦灼的人,可以暫時鬆一口氣了。
4月7日,工、農、中、建、交五大行回應新華社,對受疫情影響的個人住房貸款客戶,可提供包括延後還款時間、延長貸款期限、調整賬單計劃等在內的服務支援。
#五大行回應因疫情不能按時還房貸問題#的話題很快登上微博熱搜,截至發稿,閱讀量達2.3億,討論次數超9000.
早先,一張崑山某市民“希望銀行能夠暫緩房貸還款期限,或減免半個月房貸”的申請,引起網路廣泛關注。“因疫情是否應該推遲還房貸”等相關話題不時被討論上熱搜。
事實上,近兩年房貸斷供的訊息頻出,銀行起訴房貸違約斷供的案件大幅增加,法拍房數量也暴漲。
今年2月,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釋出的《2021年度中國槓桿率報告》顯示,法拍房數量從2019年的50萬套,增長至2021年的超過160萬套。
該報告進一步指出,中國居民部門槓桿率是各部門中攀升最快的,從2000年不到5%增長至當前的62.2%,但總體上我國居民部門債務風險可控。
“如果出現收入下降、工作前景不明確等情況,就會對居民槓桿率造成影響,主要體現在法拍房的數量快速的上升。”4月7日,中國房地產資料研究院執行院長陳晟接受時代財經採訪時分析,如果這一情況持續,將會是比較大的一個問題,因為我國城鎮居民家庭戶均住房資產佔家庭總資產約六成。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研究員婁飛鵬4月7日對時代財經進一步指出,居民槓桿率較高的風險相對影響較大,這不僅是由於居民部門涉及的主體多,還在於居民部門收入來源相對單一,可騰挪的空間較為有限。
房貸佔比過大值得警惕
“不想當老賴,真的扛不住啊。”清明節假期,在抖音上流傳了一個外賣小哥的無奈“斷供”的故事——來西安已經8年了,在當地買了房,每個月房貸4655.87元。由於收入急劇下降,他已經連續5個月供不起房貸。
得知自己的房子因斷供要被法院查封后法拍,他在房外抱頭大哭。
此外,吉林、上海等多地市民在網上求助,受到疫情影響,房貸“斷供”迫在眉睫,希望能夠延緩房貸期限。
關於能否給受疫情困擾導致斷供的人群施以寬限,連日來,有的銀行表示研究可行性,有的表示明確的不行,有的則表示要根據當地情況與相關部門商議再行決定。
直到4月7日,五大行表態,給以延期還款服務的支援。常熟銀行、招商銀行、中信銀行等均表示,對受疫情影響暫時失去收入來源的人員,給予房屋按揭貸款延期還款支援,還提醒受波及的人員要保留好受疫情防控影響證據。
據悉,2020年疫情暴發初期,金融部門就曾出臺過延期還款政策,要求對因感染新型肺炎住院治療或隔離人員、疫情防控需要隔離觀察人員、參加疫情防控工作人員以及受疫情影響暫時失去收入來源的人群,金融機構要在信貸政策上予以適當傾斜,靈活調整住房按揭、信用卡等個人信貸還款安排,合理延後還款期限。
事實上,去年就出現了法拍房激增的現象。根據阿里法拍平臺的資料,從2017年至2021年,全國每年掛拍的住宅用房數量由18.6萬套增加至34萬套,幾乎成倍增長。
陳晟分析,法拍房的激增跟人們對未來經濟、收入以及工作穩定的預期相關,的確會存在一些槓桿利用比較高的人,因為收入下降,無法還貸。
不過,法拍房與斷供房不能畫等號。法拍房是指因“合同糾紛”“民間借貸糾紛”“金融機構借款糾紛”等問題被強制拍賣的房產,而斷供導致的法拍房只是其中一種情況。因此,法拍房數量大幅上升並不等於斷供的情況也大量出現。
據西南財經大學與央行聯合釋出的《中國家庭金融調查報告》中的資料,30~40週歲群體的家庭中住房貸款總額是家庭年收入的11倍,但收入最低的四分之一家庭中貸款總額是年收入的32倍。按照當前住房貸款的平均利率5.6%來算,這部分家庭每年僅對住房貸款的利息支出就將近全部家庭年收入的兩倍。對這部分家庭來說,根本無法透過收入來覆蓋每年的還本付息支出。
房地產貸款佔比過大、增速較快,相應的居民槓桿率風險值得警惕。
4月7日,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復旦大學金融研究院兼職研究員董希淼對時代財經指出,個人和家庭同樣需要進行風險管理,要對資金有合理的配置和規劃。“個人償還的所有貸款,包括信用卡、房貸、消費貸等在內,一般不能超過個人收入的三分之一。 ”
居民部門槓桿率過高但風險可控
當前各銀行對人們還款延遲的表態各不相同,陳晟對時代財經分析,不同的銀行,其不良貸款率也是不一樣的。
截至2021年12月末,工行、建行、中國銀行(3.290, 0.01, 0.30%)、農行、交行和郵儲銀行(5.740, 0.03, 0.53%)個人住房貸款不良率分別為0.24%、0.2%、0.27%、0.36%、0.34%和0.44%。
陳晟進一步指出,上級機構對不同銀行也有不同的要求,所以有的銀行有相應的空間,可以展期或者進行其他處理。此外,不同銀行要根據各自的不良資產率來做出相關的判斷。
據《2021年度中國槓桿率報告》,2021年居民部門槓桿率是各部門中攀升最快的,從2000年不到5%增長至當前的62.2%。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研究員婁飛鵬指出,我國居民部門槓桿率在新興經濟體國家中是最高的。根據國際清算銀行的統計資料,2021年3月底,我國居民部門槓桿率為61.3%,比新興經濟體國家平均水平52.8%高出8.5個百分點。
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研究,用居民債務與GDP之比的居民部門槓桿率計算標準,居民部門槓桿率超過30%就會影響經濟增長,超過65%就會影響金融穩定。
陳晟認為,槓桿率過高之後,其邊際效益會下降,未來的增長就很困難。“彈性空間也會剛性化,遇到突發或不可控的情況,就會帶來一些系統性的風險。”
事實上,在全球範圍內多個國家都曾經歷家庭居民部門債務加快膨脹階段。
據國家資訊中心經濟預測部李若愚在《居民部門槓桿率的國際比較及啟示》一文指出,不少發達國家均出現住房抵押貸款的快速擴張和住房市場的迅猛發展、房價的快速上漲。早在2012年,澳大利亞住戶部門債務收入比率高達201.08%,加拿大、韓國和英國住戶部門債務水平也偏高,分別為163.77%、163.8%和154.02%。
因此,《2021年度中國槓桿率報告》認為,債務風險可控,即便出現風險也並不是居民部門整體資不抵債,而僅僅是一部分人沒有足夠的現金流來還本付息就有可能引發一系列的債務風險。部分低收入家庭的槓桿率遠遠大於高收入家庭,正是這種內部的結構分化是居民債務危機的重要導火索。
婁飛鵬對時代財經指出,過去房企仰仗新債滾舊賬來實現資金週轉,在這過程中,居民透過按揭貸款購置期房的方式使得房企這種滾動開發的方式得以持續。
為了防範居民債務以及房企信用違約風險,政府近年來強調“房主不炒”,並且在調控房價過快上漲中,採用了“釜底抽薪”的有效手段。
早在2020年12月,人民銀行會同銀保監會聯合釋出《關於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建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以健全我國宏觀審慎管理制度,完善房地產金融管理長效機制。
據悉,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是實施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的重要舉措,能夠從根本上校正銀行預期,引導其根據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和房地產形勢的需要,調整中長期經營策略和信貸結構,從而起到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防範潛在系統性風險的作用。
本文源自時代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