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1年蒙古統治者忽必烈建立元朝時,他成為中國第一位非漢族皇帝。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中國將成為一個規模空前的帝國的一部分,毫不奇怪,元朝是一個文化多樣性和國際貿易非凡的時代。然而,它持續了不到 100 年,於 1368 年結束。
1206年,戰士鐵木真在蒙古烏農河畔召開了蒙古部落首領的盛大集會。在場的諸侯和將領都封他為“成吉思汗”——萬有之主。1267年,他的孫子忽必烈將帝國總部遷至現代北京,當時稱為大都。四年後,他下令開始一個新王朝。
在接下來的十年裡,他的軍隊消滅了最後的南宋反對派,鞏固了蒙古對全中國的控制。忽必烈借用《易經》中的大在千元(“大哉乾元”),將蒙古帝國命名為大元。
蒙古軍隊隨後為四面八方擴大影響力而建立了四大汗國。元朝統治者收復了自漢唐以來失去的土地,同時還為帝國增加了新的領土,如西藏、外蒙古和俄羅斯的大部分地區。在鼎盛時期,蒙古帝國的中國部分跨越了近 550 萬平方英里(1400 萬平方公里)。
元朝幅員遼闊,對外貿易蓬勃發展,包括透過海上絲綢之路將中國與印度、中東以及地中海與歐洲連線起來。在此期間,中國與 140 個外國進行了貿易,進一步促進了帝國的文化多樣性。
數十名阿拉伯人和歐洲人來到中國,其中一些人甚至在元朝擁有官方頭銜。這些外國人中有許多——最著名的是威尼斯人馬可波羅——在旅行日記中寫下了他們的經歷。這些在歐洲獲得了普及並刺激了海上探索。
元朝對這些廣大地區的統治,基本上保留了隋唐三部六部的統治體制。然而,忽必烈最初並沒有恢復在跨朝代期間已經衰落的儒家科舉制度。
這種寬鬆的學術研究方式導致了民間文化的迅速發展和歌劇藝術的興起。曲體作為一種唱詩體,聲名鵲起,與唐詩、宋詞並列,成為中國三大詩歌體裁之一。描繪山水和花鳥的繪畫作為一種微妙的表達情感的手段也受到學者們的歡迎。
元末至明初也見證了白話小說的誕生。雖然《水滸傳》和《三國演義》等經典著作在技術上寫於明代,但其作者出生於元代,受其民俗文化的影響。
就宗教而言,元朝統治者信奉藏傳佛教,甚至高於傳統的道教和漢傳佛教。儘管如此,他們還是接受和容忍所有宗教,為包括基督教在內的許多信仰創造了一段成長和擴張的時期。
雖然由蒙古人領導,但早在忽必烈統治時期,元朝就開始實施漢化政策。元朝統治者將其祖國蒙古的法律和政策與漢人的法律和政策相結合。隨著王朝統治的推進,儒家思想更加受到重視。1307年,鐵木爾汗皇帝授予孔子“至聖王傳者”的稱號。並且,1315 年,布彥圖汗皇帝下令重新建立以儒家為基礎的科舉考試。
相傳元朝末年,帝國流傳著一個預言,警告說:“獨眼石人,挑動黃河天下反。” 不久,黃河氾濫,朝廷下詔修河。令工人們驚訝的是,他們發現了一尊獨眼男子的石像。農民起義隨之而來,最終將王朝推向滅亡。1368年,朱元璋將蒙古人逐出中原,建立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