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中國長城,我們都知道萬里長城長,它是世界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傳說在太空中都可以看到長城綿延,而我們言必提及的基本都是秦長城和明清長城,一般意義上是說從“天下第一關”山海關到“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之間的長城。
中國長城作為我國古代的軍事防禦工事,其實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還有一段山東的齊長城,這是比秦長城還早數百年的我國最古老有遺蹟可循的長城,齊長城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歷史,它橫貫山東中部,沿著泰沂山脈東西全長有618893米。
齊長城現在依然保留有遺蹟的關隘眾多,眾多關隘中既有真正的“天下第一雄關”穆陵關,而不是現在大家普遍知道的嘉峪關。
穆陵關是我在查閱齊長城資料時看到的,它位於沂蒙山大山深處,地理位置是臨沂沂水縣與濰坊臨朐縣交界處,即沂山東麓,大峴山與龍山之間的埡口處,現在為國道G233(東紅路)處。
為了探訪穆陵關遺址,因為少有人給出確切的位置,我走的彎路不多說了,今天只是講看到遺蹟。
穆陵關實際上應該是齊國的東長城,有資料說是建於齊宣王年間,在《中國歷史地圖集》西周輿圖上,穆陵關是唯一被標註的關口,由此可知當時的穆陵關是名副其實的天下第一雄關。
自西周齊國開始,穆陵關歷代均為戰略要地,關隘越建越雄偉,作為青州通往沂水的重要通道驛站,這兒後來不僅駐軍,還設定了不少管理機構。
歷經各代硝煙瀰漫的穆陵關,如今已蕩然無存,只剩下與其有關的地名大關、小關、關頂等村落,唯有一塊大清重修穆陵關的功德碑和明嘉靖年間修葺關樓時所立石碑,還能記錄著雄關的蒼茫歷史煙雲。
去往穆陵關遺址,如果自青州方向向南走,沿著國道G233(東紅路),當臨朐境內快要到沂水界內時,會依次發現小關村、大關鎮、沂山風景區東門、沂水和臨朐界牌、關頂村(沂水縣村落)等地名,而穆陵關遺址就位於關頂村。
遺址處沒有指示標誌,一般人是不會發現的,而我是因為到了此處後,下車問路,村民才熱心地給我講了哪兒是穆陵關遺址,哪兒是齊長城,在哪兒可以看到古蹟。
關頂村路西有一牌坊,上書“厚俗”匾額,北側有一長約十數米的石刻雕畫,為綿延群山中一巍峨雄偉的關隘,又有戰國時期的車馬出行,這就是歷史上的穆陵關了。
順著牌坊向西行,一條山路延伸向群山,跟著路行走大約二三百米,就會發現一塊文物保護碑的碑刻,這兒是齊長城遺址(沂水段),長城遺蹟清晰猶存,雖然歷經千年風霜,但寬約1米多高不等的夯土非常明顯。遺址為混合沙土夯築,據資料介紹,因此土中摻雜了鹽,故能保持2000多年還依然相對堅固。遺蹟逶迤起伏伸向遠方,現代的風電大風車在風中悠悠地轉動,滄然懷古,風車下的金戈鐵馬就在風扇的葉子上一幕幕閃現。
回望關頂村,恍然如昨,一條國道,一條高速(長深高速)車流如水,而此起彼伏的群山之巔,長城的痕跡非常明顯,它不停的隨著山脊延時,不知終於何處!
回到關頂村,按照村民說的,國道233的路東有一個小小的被青松遮蓋的小山,山坡上隱隱有一紅瓦覆頂的小型建築,但是過馬路卻非常危險,即沒有橋,也沒有斑馬線,而過往的車輛幾乎是一輛跟一輛,想要找一個過路的空隙都非常難,車基本沒有讓人的,我是好不容易找了一個空隙,飛速的跑過馬路,真的是嚇出一身冷汗。
登山有一石階,也就數米高,及至一空曠處,左手間即有一仿古的亭子,下有石碑數通,走進可以一窺全貌,有沂水縣立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石碑”,山東省革命委員會1977年設立的“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碑”,還有一通清道光26年立的功德碑,以及明嘉靖年間修葺關樓時所立石碑。後兩通石碑字跡猶存,但風化嚴重,字已經非常難以辨認了。
穆陵關作為“天下第一雄關”,雖然只是看到這幾通石碑,但曾經卻不是如此,殘存的齊長城遺蹟在此地有兩處走向,一為桲跟腿走向大關的,一段就是我們上文的一段。
據說當時的穆陵關佔據地勢之要,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險。但是為了確保安全,第二道防線就是從泰薄頂東側的脖根腿北去,經草山亭、太平山、青石衚衕、城頂山、摘月山、臥牛城,在臨朐、安丘境內轉一個大彎,在莒縣、沂水邊界與第一道長城會合,兩道長城圍成一個以穆陵關為核心“關城”。二道長城的關口名“大關”,大關以北不遠是“小關”。小關、大關、穆陵關(關頂),三重防線三道關,這才是穆陵關之雄偉壯觀之場面。
穆陵關如今已蕩然無存,只有殘存的齊長城孤單的綿延,好在山東正在對齊長城世界文化遺產進行開發保護,據說作為重要的節點的穆陵關是重要的一環,專家們正在論證規劃復建,而我們也期待雄關再次顯現,不要只留下地名,行走在長深高速中的“穆陵關隧道”中,卻無處尋到穆陵關的蹤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