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薩沙
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
南京理工大學兵器博物館是不對外開放的寶庫,裡面有很多有趣的武器。
這個博物院的宣傳資料說得很好:可以這麼說,抗美援朝戰爭之後,我軍所贏得的每一場戰爭,都與南京理工大學這座高等學府裡開展的科研密切相關;也可以這麼說,新中國兵器科學與技術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凝聚著南理工人的無窮智慧與辛勞汗水。
這次是請帥哥攝影師找到了全部照片,薩沙帶大家看一看。
法國設計的日軍一流重炮九一式105毫米榴彈炮:薩沙兵器圖譜274期
今天的主角是九一式105毫米榴彈炮。
日俄戰爭中,日軍的火炮效能低劣,尤其大口徑火炮更是差勁。
在戰爭後期,日本被迫從歐洲購買大口徑火炮來救急,丟盡了面子。
一戰中,在面對青島德軍堅固的防禦工事時,日軍發現野戰炮口徑偏小,威力不夠。
戰爭剛結束,日軍就提出了,必須在師團一級配屬100毫米以上口徑新式火炮。
日軍認為火炮必須是世界先進水平,還要便於機動,最多隻需要6匹馬拖曳前進。
1920年開始研究,因國內設計力量薄弱,到了1924年仍然無法達到要求。
萬般無奈下,日本向大名鼎鼎的法國施耐德公司取經,要求提供大口徑火炮技術。
在施耐德公司幫助下,日本在1930年完成了九一式105毫米榴彈炮的設計工作。
作為回報,日本訂購300門施耐德新式榴彈炮,第一批在1930年運回日本。
1931年,日本根據這些火炮進行仿製,這就是九一式105毫米榴彈炮。
不過,日本能夠自行生產還是1933年的事情。
九一式105毫米榴彈炮效能還是不錯的,炮彈重達16公斤,殺傷半徑31米,射程高達11000米。
無論威力還是射程,都滿足實戰需要。
九一式的精度不錯,屬於精度較高的火炮,可以使用多種彈藥,還包括反坦克的破甲彈。
這種破甲彈在1000米可以擊穿70毫米裝甲板,可以擊毀當時所有的主戰坦克。
九一式也有一些問題。
它是法國人設計的火炮,並沒有考慮到日本的一些情況。
其一是火炮比較高大。對於平均身高僅為1米6多的日本炮兵來說,這炮太高了,操作起來相當費力。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只能招募體格比較高大的青年成為炮兵。
另外,該炮偏重偏長。它的重量為2噸多,行軍是長達9.3米。
這種重量和長度對交通便利的歐洲來說,自然不算什麼。
在交通奇差的中國和東南亞戰場,該炮長達9米多的長度,讓它步履維艱,很難及時跟隨一線部隊作戰。
即便如此,九一式也是二戰日軍主力重炮之一。
日軍工業實力還是無法同頂級列強相比,傾國之力從1936年開始,到1943年停產,也只生產了1100門。
該炮是日本師團下屬的炮兵聯隊,是師團最強大的重炮火力之一。
日軍對九一式的威力比較滿意,認為它可以摧毀任何堅固的野戰工事,也可以摧毀半永久性鋼筋水泥工事。
雖然該炮比較笨重,比150毫米重炮還是輕便了多,是可以信賴的重炮。
中國戰場上的日軍師團,有很多裝備九一式105毫米榴彈炮。
尤其關東軍裝備很多,1945年日軍投降以後,大量重炮被蘇軍繳獲,轉交給解放軍。
於是,解放軍有不少九一式105毫米榴彈炮,這是相當可靠的重炮。
直到朝鮮戰爭初期,由於蘇聯火炮還沒有運到,九一式仍然大量裝備志願軍。
《中國人民志願軍初期炮兵實力統計》中,就記載了志願軍四十二軍有三八式野戰炮44門,三八式改野戰炮5門,九五式野戰炮1門,九〇式野戰炮9門,九一式榴彈炮8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