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解放戰爭打到淮海戰役的時候,對我軍來說已經佔據了很大的上風,國軍整體以防守為主,將主要力量放在徐蚌一帶,意圖以強大的美械精銳阻擋我軍解放南方,保全南京、上海等大城市。
淮海戰役可以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華野殲滅了黃百韜所部,這部分打得非常激烈,黃百韜以一個兵團的力量堅守了十餘天,最終等不來援軍全軍覆沒了。第二個階段就是殲滅“土木系”黃維兵團,同樣打得很激烈,中野大軍一時難以攻克。
事實上,黃維的第十二兵團可以說是國軍最精銳的部隊了,下轄四個軍,分別是10軍、14軍、18軍、85軍,外加一個快速縱隊,整體實力很強。陳誠是老蔣最信任的高階將領,他的起家部隊18軍在黃維兵團內,足以說明該兵團在老蔣心目中的地位了。
在中野高階將領陳賡等人的指揮下,軍事指揮能力一般的黃維最終把大軍送入我軍的包圍圈雙堆集附近。中野因缺乏重武器,一時間雖難以消滅黃維兵團,但黃維兵團在外無援軍的情況下,也很難突圍出去了。
在這種情況下,陳賡還是希望曾經的黃埔同學能夠起義,避免無謂的傷亡和抵抗。因為12兵團裡,有諸多高階將領是黃埔畢業的學生,甚至有一些與黃維一樣是黃埔一期畢業的,比如黃維本人就是黃埔一期畢業生,熊綬春是三期、胡璉是四期。
可最終由於種種原因,黃維兵團除了少量部隊在陣前起義外,幾個主要軍長,兵團司令員都選擇抵抗,傷亡已經不可避免。我軍發動總攻後,主要高階將領除了胡璉僥倖逃脫外,黃維、楊伯濤等多數被俘,14軍軍長熊綬春最倒黴,死在了戰場上。
戰後,陳賡詢問被俘的14軍參謀長梁岱:你們的熊綬春軍長呢?被告知已經戰死後,陳賡先是大吃一驚,然後又問熊綬春的屍體在哪裡。梁岱指著熊綬春的衛士,將陳賡帶到熊綬春屍體旁。
戰死的熊綬春
陳賡非常難過,含淚下令要將熊綬春好好安葬,立個碑,以後讓家人好查。陳賡此舉讓14軍被俘的戰士大為感動,為對手立碑,那是非常少見的。戰場上犧牲的人不少,陳賡為何偏偏記住熊綬春,含淚為他立碑呢?主要有兩點原因
其一:熊綬春幫過陳賡,陳賡這個人是感恩的
陳賡是我軍高階將領,熊綬春的國軍高階將領,二人在解放戰爭中沒有什麼大的交集,為何說熊綬春幫過陳賡呢?難道是黃埔學生之間的私交?
陳賡是黃埔一期,熊綬春是三期的,不是同一期,按理來說來往不密切,接觸不多。可因為一件往事,讓陳賡欠了熊綬春這位黃埔學弟一個大人情。
1933年,陳賡在戰場上受了嚴重的傷,需要前往醫療技術先進的上海醫治,不料被叛徒出賣了自己的行蹤,最終被國民黨士兵逮捕了。
因為陳賡是高階將領,當時紅軍又被國民黨“圍剿”,一般俘虜的紅軍高階將領,多數是凶多吉少。好在陳賡與老蔣有些私交,老蔣希望留下陳賡為自己效命,陳賡自然不肯,就被一直關押著,失去了自由。
陳賡在黃埔軍校的人緣不錯,與胡宗南、宋希濂等人的私交都不錯。得知陳賡被抓,宋慶齡聯合黃埔的眾多學生,聯名給老蔣寫信施壓,希望他能夠放了陳賡。
黃埔學生的聯名信中,除了胡宗南、宋希濂等幾個黃埔一期的老大哥帶頭外,黃埔三期的熊綬春的名字也在這封聯名信中。熊綬春與陳賡雖然不是同一級的學生,但二人也有一些私交,關係還不錯,此次陳賡被困,出於對學長的關心,熊綬春在聯名信中籤了字。
宋希濂
在宋慶齡和眾多黃埔弟子的施壓下,“校長”老蔣也不得不綜合考慮了,畢竟自己還要依仗這幫黃埔學生為自己效忠。最終在我方地下黨的營救下,陳賡脫離了危險,回到了蘇區,算是保住了性命。
實際上,按照當時老蔣對陳賡的態度,並沒有想要殺他。對於曾經在自己危險的時候寫信保護過自己的黃埔同學,陳賡從內心感激他們。因此後來陳賡得知熊綬春戰死,流淚傷心也是人之常情的事情。
熊綬春未能及時起義,為他戰死而難過
黃維兵團主力被圍困在雙堆集,該兵團武器精良,戰鬥力很強,屬於國軍精銳。如果我軍強攻,攻是能攻下,但傷亡會不小。
作為攻打黃維兵團的主要指揮官,陳賡認為如果能勸說黃維兵團內部部分人起義的話,則消滅敵兵團的難度會大大降低,而且還能有效減少我軍傷亡,這是一舉兩得的事情。
黃維兵團內,有大量的黃埔學生,如黃維、楊伯濤、熊綬春、胡璉等高階將領,爭取他們其中一個或者幾個起義,對整個戰局能起到非常好的效果。為此陳賡動之以理曉之以情,多次寫信給黃維兵團內部的黃埔同學,希望他們能夠走出工事,選擇起義。
陳賡
這麼多黃埔同學中,陳賡認為想要爭取胡璉、黃維這樣的死硬分子起義難度非常大,相較之下,爭取熊綬春起義的難度會小很多,因為他對老蔣的感情沒有像黃維那麼深,如果加以勸說,相信熊綬春會明白的。
1948年11月27日,那天我軍正好俘虜了一批國軍俘虜,眾多俘虜中,有一名叫梁岱的人,他是熊綬春身邊的參謀長,正好給了我軍給熊綬春送信的一個便利。
梁岱自告奮勇,想去勸說熊綬春起義,陳賡自然很樂意,他親筆書信三封,其中一封就是給熊綬春的。當天,梁岱偷偷摸摸返回營地,將陳賡寫的信交給熊綬春。
熊綬春忐忑不安地看完了陳賡寫的三封信,然後將其撕毀,並且勸告他不要再提此事。梁岱知道此事嚴重,萬一洩露了自己和熊綬春的危險,就閉口不提起義之事。
隨著中野大軍的猛攻,熊綬春所守的陣地面積也不斷縮小,外圍據點被我軍攻克,軍部都在我軍炮彈轟炸射程內。內無戰力,外無援軍的情況下,熊綬春只能等死了。
熊綬春
就在這時,14軍的一個排長剛從我軍陣營返回,帶來了陳賡的一封親筆信,主要意思還是勸熊綬春能夠起義。
熊綬春沒有像第一次表現得那麼堅決,他看了信後,召集了梁岱等親信商議,到底該何去何從?14軍主要高階將領商量後,決定起義,以參謀長的名義寫了回覆函,派了一個排長將信送出去。
等了好幾天,陳賡一直沒有等來回信。總攻的時間已經到了,中野部隊全力進攻,戰場上的形勢混亂,熊綬春也是非常著急,不知所措,情緒非常不穩定,時不時看著妻子的照片。
很快,12兵團大軍兵敗如山倒,戰鬥已經打到了熊綬春的軍部了,當時熊綬春剛從軍部的掩體衝了出去,就被我軍的炸彈炸死了。
陳賡得知熊綬春被炸死,起義未能成功,為這位黃埔同學的死而感到難過。
綜合所述,陳賡為熊綬春流淚,其一是感謝他昔日的救命之恩,其二是為他沒有成功起義,戰死沙場而難過,兩種感情加在一起,流淚傷心也是難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