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人民空軍現役戰鬥機中,型號最老的一款,國產殲-7戰鬥機在近年來迎來了退役潮,網路上也出現了各種各樣的“致敬七爺”和“七爺再見”的聲音。對於這款在中國航空工業史上有著重要地位的戰機,我們有必要進行一番深度回憶。
殲-7是上世紀60年代前期,中國在中蘇關係轉冷初期研發的噴氣式戰鬥機。由於當時兩國關係已不再穩定,故中方未能獲得完整的蘇制米格-21F-13的技術圖紙,不得不自行鑽研國產化工作。至於蘇聯方面開發的更加先進的米格-21比斯型,更是從未向中方提供過技術資料,這就使得當時水平有限的中國航空工業,在研製和完善殲-7時花費了巨大的精力和時間。
直到上世紀70年代末期,人民空軍獲得的殲-7總數也僅有70多架,且技術性能並不穩定。這其中,除了特殊的政治環境影響,米格-21的技術跨度確實超出了當時中國航空工業的研製水準,也是一個不得不承認的事實。而中國航空人真正吃透這型飛機的技術,並實現自行改進和量產,基本已經是20世紀80年代後期的事情了。
與很多人較為淺層的理解不同,中國航空工業的起步與發展其實有著很強的特殊性。當年,我們從蘇聯直接獲得了米格-17和米格-19戰鬥機的生產技術,並實現了國內仿製和量產,表面上看是很快形成了噴氣式戰鬥機的生產能力,但從最為核心的“航空器設計工程”方面來看,我們的基礎幾乎為零。身為第二代戰鬥機的米格-21到來後,如何從頭開始生產一架合格的米格-21,成為了國內航空工業的重大難題,這也是為何我們用了近20年的時間才徹底摸透米格-21的設計思路。
在對殲-7的改進和完善方面,當年的瀋陽飛機工業集團選擇了對該機進行放大,在上世紀60年代末上馬了殲-8戰鬥機專案,不過此舉多少有些低估了技術困難。直到2000年左右,殲-8系列戰鬥機的效能才逐步實現設計標準。至於成都飛機工業集團,則在摸索殲-7的國產化過程中選擇了另一條路,即在殲-7的整體構架內進行各種區域性完善,發展出了一系列衍生型號,進而探索各類技術,鍛煉出了較強的自主航空工程設計能力,這也是後來的殲-10、“梟龍”和殲-20相繼成功的一大基礎。
到了20世紀90年代,人民空軍主戰裝備一度面臨青黃不接的麻煩。一方面,引進自俄羅斯的蘇-27戰鬥機效能雖強,但數量不足以全面換裝;另一方面,國產殲-10和殲轟-7等新型戰機尚未完成研發工作。況且,大量殲-6和早期型殲-7壽命將盡,亟待退役。此時,國內及時推出了多款具備全天候作戰能力的深度改進型殲-7,在緩解空軍換裝壓力的同時,也在國際市場上斬獲了不少訂單。曾有西方國家專家論斷,“中國的改進型殲-7是世界上改進得最好的米格-21”,算是在相當程度上肯定了中國戰鬥機工業的實力。
如今的中國空軍已經有了大批的殲-10、殲-11、殲-16等三代半戰機,以及更強的隱身戰鬥機殲-20,空軍的發展戰略也出現了根本變化。殲-7在這個時候逐步退役,算是站完了最後一班崗。相信年輕的後輩們,將會更好完成前輩們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