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歷史最好的懷念,就是永遠不要忘記曾經的歷史。100年前,共產黨誕生時,那時的舊中國,軍閥割據,人民飽受欺凌,社會動盪不安,從來都沒有人想到我黨會帶領人民取得今天如此偉大的成就。
在100年的奮鬥歷程中,正是一批批黨的革命老前輩以智慧和勇毅,不怕流血犧牲,吃苦在前、享受在後,才讓我們如今的生活更加幸福。劉傑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曾任河南省委書記,研製“兩彈一艇”,一生很無私,活到104歲。
1915年1月,劉傑生於河北威縣張營鄉邵莊村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值得一提的是,威縣還產生了一名建國後很有名的廣東省委書記,就是1914年9月出生的任仲夷。此時的河北大地,民不聊生,劉傑的父母也過著非常貧寒的日子,辛辛苦苦勉強維持著一家人的生活。
雖然家裡很窮,但是劉傑的父母很開明,東挪西借湊足了學費,把他送進了學校讀書。劉傑深知學習機會來之不易,成績總是名列前茅,深得老師器重,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河北省立第二中學。學習的校風非常進步,老師不僅傳授文化知識,還傳播進步思想,劉傑開始接受革命啟蒙思想。
1931年爆發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日本關東軍偷偷炸燬瀋陽柳條湖附近的南滿鐵路路軌,指責是中國軍隊故意乾的,炮轟北大營。不到半年時間,東北三省全部淪陷,日本帝國主義開始逐漸侵入華北,妄圖吞併中國。
此時的蔣介石還在執行“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在組織國民黨軍進攻中央蘇區,對日本帝國主義採取鴕鳥心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每一個熱血青年都在想著對付日本人。1932年,17歲的劉傑毅然參加了革命工作,投入到中華民族對日鬥爭的偉大洪流中。
劉傑在北平黨組織的領導下,一邊從事地下工作一邊宣傳黨的抗日救國思想,由於工作積極出色,1935年4月,20歲成為一名年輕的共產黨員。1937年“七七事變”後,全國抗戰爆發,國共兩黨達成協議一致抗日,劉傑也先後擔任北平市委委員、農委書記等職務。
隨後,他作為黨員優秀代表被派往晉察冀邊區,組織發展抗日武裝力量,進行敵後遊擊活動,並擔任邊區第三地委書記等職務,為開創晉察冀根據地做出了重要貢獻。
解放戰爭時期,劉傑沒有參加前方的戰爭,先後擔任中共察哈爾省委書記、北嶽區委副書記、中共豫西區委第二書記等職務,一直在後方組織群眾支援前線、籌措糧食、後送傷員等任務。
淮海戰役勝利後,為做好解放區城市的接管工作,劉傑先後任中共開封市委副書記、河南省委副書記兼河南省總工會主席等職務。為了鞏固新生的人民政權,他積極組織肅清國民黨反動殘餘勢力,接管財政和經濟,組織農村土改,確保農民獲得土地,很快河南人民的生活發生了根本性的好轉。
1952年8月,劉傑調往地質部擔任副部長,此時國家正在制定“一五”計劃,大力發展工農業建設。他和李四光制定了我國地質勘探規劃,尋找核工業所需要的物質鈾礦。1954年,經過不懈努力,終於在廣西找到了我國第一座鈾礦。此後,劉傑還先後擔任原二機部部長,成為我國核工業的開拓者、奠基人之一。
1966年,在中國那段特殊的歲月,劉傑也被打倒,調離工作崗位。但是他心中信念堅定,始終相信烏雲總會散去,國家肯定會走上正軌。1978年10月,劉傑復出,先後擔任河南省省長、省委書記。他主持研究河南省大量冤假錯案的平反工作和複查結論,深入全省搞調研,迅速把工作重心轉移到農業生產和經濟建設上來。
1982年9月,67歲的劉傑響應廢除領導幹部職務終身制的要求,擔任了中顧委委員。值得一提的是,2009年1月,在全國首屆管理科學獎頒獎大會上,由於劉傑在擔任二機部部長期間,我國成功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和氫彈,基本建成中國核燃料工業體系,為第一艘核潛艇的技術物質奠定基礎,被授予管理科學特殊貢獻獎。2018年9月23日,劉傑因病醫治無效在深圳逝世,享年104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