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只能給我做活魚吃,他們要是送來死魚,就給他們扔出去!”
1949年,毛主席出國訪問蘇聯,在到達蘇聯三天後,毛主席卻一反常態,特意向隨行廚師下達了這樣一個嚴格又奇怪的命令。
眾所周知,毛主席生活作風一向簡樸,在國內吃魚時從不講究,別說是死魚了,哪怕是剩魚也吃。
那麼,毛主席為什麼會突然做出這樣的舉動呢?這背後究竟有何含義?
首次訪問蘇聯
1949年12月6日,毛主席終於登上了前往莫斯科的火車,這次訪蘇有兩個目的,一個是商談廢除國民黨與蘇聯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另一個則是為斯大林慶祝70大壽。
經過10天的長途跋涉,毛主席終於在12月26日到達莫斯科。
令毛主席沒有想到的是,他首次訪問蘇聯,作為蘇聯最高領導人的斯大林卻沒有親自出來迎接,這種不合規矩的外交禮儀也表明了斯大林對中國的輕視。
毛主席心中對斯大林有些許的不滿,但卻沒有表現出來,匆匆地檢閱完儀仗隊後就被安排在莫斯科郊外的一棟別墅裡。
到達莫斯科的第三天,毛主席突然生氣地交代隨行廚師“只吃活魚”。
當蘇聯人送來生活物資時,裡面有一桶已經上凍的魚,廚師謹記毛主席的命令,讓蘇聯人把死魚帶走,他們只要活魚!
於是蘇聯人只能將死魚帶走,又送了一條活魚過來。
從此之後,毛主席只吃活魚的說法就在蘇聯傳開了,在第二次訪蘇時,赫魯曉夫還還特意吩咐手下的人:“毛澤東這個人很難對付,他是不吃死魚的。”
然而,並非是毛主席講究,這一切的源頭還是要從1949年米高揚訪華說起。
米高揚訪華
1949年1月30日,米高揚奉斯大林之命來到西柏坡訪問,身為使者的米高揚態度很是高傲。
下飛機後,米高揚看到了幾位穿著樸素的領導人和一輛簡陋的敞篷吉普車,態度很是不悅。
由於此次米高揚是秘密來訪,所以組織上的安排很是低調,然而在前往西柏坡的路上,米高揚就不顧勸阻,多次下車與農民交談暴露自己的身份。
甚至還口出狂言:“在你們這裡還有保密?明天我就會在美聯社、路透社或其他通訊社的新聞訊息中出現。”
當天下午,米高揚一行來到了西柏坡,毛主席以及其他中共領導人在門口迎接他們。
米高揚身穿圓領皮大衣,戴著圓筒的皮帽子,很是威風,看到毛主席以及其他領導人身上還打著補丁時,米高揚對中國的態度更加輕視了。
雙方交談時,毛主席談起了目前中國的外交方針政策,即“打掃乾淨屋子再請客”。他說:
“我們這個國家,如果形象地把它比作一個家庭來講,它的屋內太髒了,柴草、垃圾、塵土、跳蚤、臭蟲、蝨子什麼都有。
解放後,我們必須認真清理整頓,等屋內打掃清潔、乾淨,有了秩序,陳設好了,再請客人進來。
我們的真正朋友可以早點進屋子來,也可以幫助我們做點清理工作,但別的客人得等一等,暫時還不能讓他們進門。”
米高揚聽後,高傲地問道:“那我們蘇聯是哪種客人?”
毛主席笑著說道:“當然是屬於早點進屋幫忙打掃的真朋友了!”
得到毛主席肯定的回答後,米高揚十分高傲地表示:“這次前來只有聽的義務,具體要何時進屋要由斯大林同志決定!”
領導人們早已意識到米高揚的高傲與對中國的不屑,但是作為禮儀之邦,我國還是依舊待客之道,準備了好酒好菜。
當時,國內的情形並不好,還十分貧困,但知道蘇聯人愛喝酒,有關負責人還專門買來了上等的汾酒和葡萄酒。
招待蘇聯使團的食材全都是農家自己養的雞鴨和豬,有關負責人還專門從河裡撈上來幾條新鮮的魚。
即使我們不富裕,卻依舊拿出了自己最好的東西,誠意滿滿地招待蘇聯使團。
然而,米高揚看著滿滿一桌子菜,只覺得廉價。當紅燒魚端上桌時,毛主席客氣地說:“這魚可新鮮了,我們的戰士特地一大早去河裡捕的,您嚐嚐跟蘇聯的魚有什麼不一樣。”
米高揚卻故意問道:“這魚是活的還是死的?”
周恩來答道:“早上剛撈出來的時候還活蹦亂跳的。”
米高揚對這個回答顯然是不滿意,便又問道:“那運回來之後呢?是死的還是活的?”
“肯定是死的,魚上岸後很快就死了。”劉少奇回答道。
米高揚傲慢地說:“對不起,謝謝你們的美意,死魚不新鮮,我們是不會吃死魚的。”
“現在是冬天,魚是早上撈的,不會這麼快變質的。”任弼時說道。
“不管怎樣,死魚就是不能吃!”米高揚依舊堅持著這個回答。
此時,諸位中共領導人明顯地出現不悅了,毛主席直接對大家說:“留著,他米高揚不吃,我毛澤東吃!”
為了緩和氣氛,任弼時主動代表毛主席向米高揚敬酒,米高揚舉起酒杯一飲而盡,並稱贊說:“好酒!”
毛主席笑了笑說:“那當然,我們的酒文化從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期就開始了,那時候蘇聯人吃的魚是死的還是活的?”
米高揚頓時便愣住了,只能滿臉尷尬地低頭吃菜,沒一會兒,他對周恩來說:“你們毛主席是位了不起的領袖,為了中國共產黨有這樣的領袖,我們乾杯!”
毛主席聽了這番話哈哈一笑,對米高揚說:“多謝你的誇獎,不過我這個人還有個缺點,就是死魚活魚都吃!”
米高揚愣了一下,隨即羞愧地笑了起來。
這件事是毛主席在蘇聯要“吃活魚”的導火索,但主席心胸寬廣,不可能因為這樣一件事就專門“刁難”蘇聯。
毛主席這麼做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斯大林的態度!
毛主席首次蘇聯之行為何姍姍來遲
1947年時,毛主席就曾提出過想要訪問蘇聯,與斯大林關於中國目前的革命形勢詳談,並且想實地考察一下蘇聯的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被蘇聯方面以共產黨軍隊不能沒有毛主席領導為由拒絕了。
之後中國革命的形勢日漸明朗,在1948年4月22日,解放軍收復延安後,共產黨勝利在望。
毛主席便致電斯大林:“如果可能,我們還想去東歐和東南歐國家考察一下具體人民工作的形式。”
這次被斯大林以戰局發展和安全為由,建議毛主席推遲動身日期,但具體推遲到什麼時候卻沒有一個明確的答覆。
過了兩個月後,毛主席再次提出了想要訪問蘇聯的請求,這次卻被告知:委員要收小麥,莫斯科沒人。
蘇聯方面模稜兩可的態度讓毛主席很是不滿,再加上蘇聯仗著自己是社會主義“老大哥”的身份對中共方面很是傲慢,曾多次試圖干涉中國內務。
最令毛主席生氣的是在解放戰爭時期,蘇聯在國共兩方陣容搖擺不定,支援國共“劃江而治”,派米高揚秘密訪共的同時,還大張旗鼓的命令蘇聯大使館隨國民政府一同搬遷到廣州。
蘇聯的種種行為為毛主席訪蘇後展現出的“講究”埋下了伏筆。
首次訪蘇受到冷遇
之後毛主席會見了斯大林,提出了想要廢除《中蘇友好同盟條約》:“中國是長期受到打擊排擠的國家,在過去有很多苦沒有辦法。所以現在,對中國來說最重要的就是保障和平和領土完整。現在我問明一個問題,何為保障和平?保障程度又如何?”
然而卻被斯大林以英美以及“雅爾塔協議”擋了回去。
這個條約是1945年,國民黨為了獲得蘇聯的支援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其中涉及到中長鐵路、旅順港口的主權以及外蒙的一些問題。
中國認為既然新中國成立了,那麼舊的條約就應該廢除。而蘇聯方面為了自己的利益則堅持不願廢除。
這件事也成了兩個國家領導人之間的最大分歧。
之後,毛主席多次與斯大林會面,對方卻將話題集中在了越南、日本、印度等亞洲共產黨問題上,對於條約的問題一直避而不談,毛主席也徹底被惹毛了。
毛主席對蘇聯大使尤金說:“我同斯大林第一次會談時就提及了條約問題,但他卻避而不談,第二次同樣找藉口拒絕了。”
“不僅如此,斯大林開始對我避而不見,我曾給他的住所打電話,得到的回覆卻是斯大林不在家!”
於是,毛主席便向隨行廚師下達了“只吃活魚”,這樣一個嚴格又奇怪的命令。
刁難蘇聯事小,最主要的目的則是為了向對方表明: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都不會退讓,遑論涉及到國家利益的大事了。
當蘇聯方面邀請毛主席一同遊覽時,毛主席直接拒絕了,甚至有一次直接當場發火:“這次的莫斯科之行,不單單只是為了給斯大林同志祝壽,既然你們希望保持跟國民黨簽訂的條約,過幾天我就會離開,現在一天只幹三件事:吃飯、拉屎、睡覺!”
之後毛主席就天天“躺在別墅裡睡大覺”,外面也沒有了關於毛主席的行程報道。
當時,國際上關於新中國的風向正在好轉,一些國家正式公開承認新中國政府。
還有一些歐美國家的媒體看熱鬧不嫌事大,稱“毛主席被蘇聯方面軟禁”。
此時,蘇聯與美國正處於冷戰時期,蘇方不想失去中國這樣一個社會主義陣營的朋友,也不希望其他同盟國對蘇聯心生芥蒂,便提議召開新聞釋出會,針對此事做一個澄清。
於是,毛主席接受了新中國首任駐蘇大使王稼祥的意見,透過這場釋出會,以記者問答的方式向世界宣佈:他這次來蘇聯就是為了解決國民黨之前簽訂的不平等條約。
並且,毛主席還趁著這次的釋出會告訴斯大林,緬甸和印度等國家已經同中國建交了。
至此,關於毛主席被軟禁的謠言自然不攻而破。
斯大林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緊急召開了一場會議,參加會議的大部分人都認為毛主席這次是有備而來,如果不解決條約問題,說不定毛主席真的就不回國了。
於是,斯大林只得做出讓步,同意廢除與國民黨簽訂的舊條約,同新中國簽訂了《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
據《毛澤東、斯大林與朝鮮戰爭》裡面所說,《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最終能夠成功簽訂,還與米高揚有關。
在會議中,米高揚先提議:在不給蘇聯帶來不利的情況下,可以採取措施,簽訂一項新的條約。
米高揚訪華時拿“不吃死魚”刁難中國人,毛主席這次也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表面上看只是一場關於美食的微不足道的事情,實際上卻是兩位政治家的較量。
之後,中蘇又簽訂了《關於中國長春鐵路、旅順口及大連的協定》,蘇聯方面還將提供三億美金的貸款幫助國內建設,及蘇聯助華建設50個企業的協定等。
之後,在斯大林70週歲的壽宴上,毛主席親自前往賀壽,並說:“斯大林同志是世界人民的導師和朋友,也是中國人民的導師和朋友。中國人民在反抗壓迫者的艱苦鬥爭中,深切地感覺到斯大林同志的友誼的重要性。”
在毛主席即將結束訪蘇行程回國時,中國駐蘇大使王稼祥在舉行了一場晚宴,廣邀各界人士。
除克林姆宮宴會外,從不出席任何其他宴會的斯大林竟破例出席,轟動了整個宴會廳。
1950年2月17日,毛主席一行人順利離開了蘇聯,結束了這次長達兩個月的訪問。